天真与经验之歌
2015-12-16朱一南
朱一南
“天真与经验之歌”拍摄项目聚集了八位来自北京电影学院2015年硕士与本科毕业生的十组影像作品。
这些作品既体现着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影像创作者少年天真的情怀和创作上孩子般的天真状态,也能反映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人经验的体验与表达,以及他们迈向成熟影像创作的苦涩探索历程。
我们看到这些被视作“90后学院派”通过一次集体尝试,来证明自身并非刻板印象中的“学院派”。对这些年轻人更确切的理解或许应该是“经历过学院教育”的一个群体,其中学院教育只是一个过程,而非百分之百决定学生走向的唯一因素。
作为这几位学生的指导老师朱炯,她将项目作品划分为三个主题:面向内心的影像;用影像反思消费时代;日常照片的艺术探索。
在第一部分“面向内心的影像”中,刘艺程用自拍的方式进行表达,《幼稚的人》是对青春成长的直接剖析,《观照》则如影像日记般将所思、所想、所梦诚实表达。黎晨驰《见我所见》虽然将镜头面向了大自然,但是他只愿让底片记录他所想见的碎石、冰柱或者一波阳光。在对东方审美的“空”及“有”中寻找当代生存的自我立足点。袁远则以家庭影像为载体,将个人的影像经验转化为一个时代的公共影像记忆,与观众一起来追溯家庭的亲情和内心的成长。
在第二部分“用影像反思消费时代”中,三位女性摄影师敏感而锐利地用影像剖析日常消费对象:王译媚的《重组速食》以色彩的暴力重建驰名中外的快餐食品菜单,仝丹奇为老老少少的日常消费用品树碑立传,沈孝怡自省而犀利地再造大众娱乐的消费对象——“女性”。
而第三部分是日常照片的艺术探索。日常照片是那些非专业的影像,是今天摄取影像总量中的大多数,也有着无限的艺术表达的空间。吴涛以自己的生命体验,长期以日常化的影像表现着无常的人生命运。何博则收集了他人的影像,并基于互联网的蔓延,挽手无名的世界众生,探索无从追寻的意义影像。
照片展出后,策展人、评论家海杰认为,这个项目从影像语言到对于情感和记忆等议题以及对于大众观看之于图像的解读都做出较为立体化的处理,也显示出一种更加自由宽广的视野和对于日常的关注。评论家吴毅强认为,这些年轻人既带着学院视觉技术训练的宝贵经验,同时又保持了一颗孩童般的天真之心,既对传统的视觉语言有所传承,同时又保持警惕和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贵的实践样。“天真与经验之歌”项目今年在平遥、大理举办同名系列展览,由北京电影学院朱炯副教授策展,先后有13名毕业生参展,包括袁远(《家庭相册:回到·未来》)、仝丹奇(《象·无形》)、何博(《延伸的刺点》)、王译媚(《重组速食》)、沈孝怡(《仿》)、刘艺程(《观照》《幼稚的人》)、黎晨驰(《见我所见》)、吴涛(《日常》)、陆倩(《栖吾之肤》)、赵良鹰(《爱红、超英、叶丽娜与W.》)、辜颖玲(《从前有座山》)、夏凡(《桥下》)和袁洁(《黄金海岸》)。今年该展览在大理、平遥、丽水摄影节举行了三次。每一次都依据展览空间的变化,进行了创作性、有变化的呈现。在大理摄影节朱炯获得“金翅鸟最佳策展人评委会提名奖”、袁远《回到.未来》获得“金翅鸟摄影评委会提名奖”、王译媚《重组速食》获得“金翅鸟新锐摄影师评委会提名奖”。在丽水摄影节,朱炯荣获“中国优秀策展人2015年度飞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