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震荡出发中高海拔的野骑装备

2015-12-15陆阳

户外探险 2015年12期
关键词:越野

陆阳

我们都享受在纯粹的自然环境中越野骑行的美妙,在四川西部的群山之中,没有既定路线,风云变幻莫测,这种略带恐慌的刺激感令人欲罢不能。然而,在中高海拔进行山地车越野骑行,除了对自身体能的高要求,还对装备使用提出了新的组合概念。

动态保暖需求,顾名思义,即维持运动中身体散发热量与外部寒冷环境在体表的平衡,从感受本身来说,即使贴身层已潮湿你仍不会觉得闷热或寒冷,如今的户外细分化市场已经打造出了适合攀冰、登山、徒步的专属产品,以最具针对性的面料组合来满足动态保暖需求。

深秋时节在中高海拔进行山地越野骑行,大量在山路上推车上行的工作和下坡时速度所带来的风寒,加上山区内极大的温差和多变的天气,这样的穿戴需求在选择上却有些困难,甚至令人困惑—既不能过度臃肿丧失灵活,又要保持温暖。所幸,我们依然在千百种产品中找到了合适的装备,而且它们在实战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在海拔超过3500米后,我把黎明巡逻轻量软壳换成了Black Diamond的Deployment Hybrid Jacket,在那之前,我们已经推车爬升了四个小时,身体极度潮湿,阳光隐匿后,气温也下降得很快,Deployment Hybrid躯干和手臂外侧填充的80g/m2 PrimaLoft® Silver Hi-Loft此时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股暖意传遍躯干,而且细腻的绒质领口也让人备感舒适,再继续推车上行时,腋下、躯干两侧和背部的高度透气功能便开始发挥作用。有别于传统的针织表面的弹力抓绒,Black Diamond使用了全新的面料—弹力尼龙表层美丽诺羊毛内衬,既保证了与背包接触部分的耐磨性,又发挥了羊毛良好的保暖、控味功能。八天的高强度骑行,没有任何的磨损和起球现象。Deployment Hybrid属于修身版型,因此在骑行时并不会像普通版户外服装那样在躯干正面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气包,贴合度效果很棒,我还喜欢它纤细的衣袖,由于弹力面料的存在并不会感到束缚,相反,在极度颠簸的路面上对车把的操控更灵活。PrimaLoft®的表面由Schoeller®软壳面料覆盖,在冲坡时展示出卓越的防风性,而且它超级坚韧,在不幸侧滑摔车时,肩部也没有破损。惟一的期望是希望它增强躯干两侧部分的防风性,因为身处山脊上时,侧面呼啸而过的风还是穿透了弹力层感到寒意。

除了常规的All Mountain护膝,为了保证双腿在骑行踩踏时的灵活性,依然要穿着越野短裤,在保暖方面,我们借鉴了滑雪的穿着方式,Smartwool的 NTS Mid 250贴身中裤和SW0SW006滑雪袜组合使用,对海拔和温度的适应区间极广。它们都采用美丽诺羊毛制作,材质本身所赋予的控温性能一流,而且多日持续穿着也没问题,NTS Mid 250贴身中裤有着毫无摩擦感的腰部、裤脚和立裆剪裁,当风从护膝与越野短裤之间的缝隙溜进来时,大腿也不会觉得过于寒冷,一流的贴合性使我在骑行时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及膝的滑雪袜则完成了与中裤的对接,配合护膝足以抵御寒冷的环境,SW0SW006羊毛滑雪袜添加了33%含量的尼龙,所以它更加耐磨,精英贴脚系统和高强度缓冲区保证了脚部的舒适。

为了应对高山上可能出现的持续降雨,我们选择Shimano Hybrid jacket和storm long pants作为风雨外层,上衣的剪裁非常符合骑行状态下的人体工学,肩部,背部与下摆没有任何束缚感。最后一天我们遭遇了持续的细雨,其透气性也保持在合理范围,特别是背部的透气口,减少了热量聚集。另外,可拆卸的衣袖可以很容易把它变成一个马甲,这让我在山脊上等待下方的队友时,躯干两侧和背部没有被冷风带走体温。裤子设计得非常简洁,摒弃了立裆拉链和置物口袋,腰部的松紧调节由魔术贴固定,版型宽松,在推车上行时,大腿与膝部没有紧绷感,内部空间甚至能兼容轻型款的护膝。在骑行时,裤脚与小腿处的魔术贴可将膝部以下全部收窄,无需担心与牙盘和链条发生钩挂刮蹭。

我们该选怎样的一款鞋来应对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越野环境?它需要能抵御低温下夹杂着冰晶的冻雨和潮湿的草甸与泥土,需要像一双徒步鞋那样具备很好的包裹性以及跟腱的支撑性,在大角度爬升时具有良好的抓地力,以及对足尖充满保护,也需要在大底橡胶沾满混合落叶杂草的泥巴时,仍对脚踏上的钉齿保持紧密的契合度。答案是Five Ten的Impact VXi,在这种略显极端的环境中它的种种潜能都被激发出来了。在背车前行在巴谷多峰顶最后300米海拔的刃脊上,尽管车在背包上轻微摇摆着,但Mi6橡胶让我们踩在大块碎石和草甸混合地形中的每一步都很稳,从没有任何打滑的情形出现,由于其自重比老款减轻了25%,在每天超过八小时的上升和下降时也没有给双腿带来过多负担。一种特殊的混合材料制作的鞋面非常强韧,它不会阻碍脚部的弯曲动作,而且在被砾石摩擦后也没有被损伤。最棒的是防潮功能,即使没有Gore-Tex衬里,在久久不散的雾气和细雨中,我们的双脚每一天都是干燥的,而且即使在这样大强度的持续使用中,鞋面本身也没有发生过度的形变。在骑行状态下,Mi6橡胶的优势尽显,它甚至比S1橡胶还要黏,纯自然的未知因素很多,可能下一个转角就毫无征兆地出现巨大落差,或者坡道上凸起无数岩石,在巨大的震颤中它兢兢业业地完成了工作,而且令人备感放心。

一共有四款Osprey背包被使用在了巴谷多峰越野骑行中,分别是Escapist 隐者 18 L、Raptor 猛龙 14 L(同级别女款Raven 雷鸦 14 L)和Zealot 狂热 15 L 。

隐者 18 L是可以在山地骑行和单日徒步之间转换的摇摆产品,与老款相比,新隐者在面料和背负系统的材质上做了改良,210菱形格子布提升了耐刮蹭性,420高耐磨的底部则非常耐用,而且整体感觉上也更加柔软,降低了自重。背板和肩带的填充材料在保证支撑性的前提下更注重透气性,而与服装直接接触的内层网布也细腻了很多,正面开放式的网袋和两侧水壶口袋变为弹力面料,也更好的兼容风雨外套的临时存放,内部空间的设置没有变化,与主舱分离开的水袋仓依然备受好评。

猛龙14L(包括雷鸦14L)与Zealot 狂热 15 L都是完全针对山地骑行设计的产品。其共性为很稳固的兼容3L水袋,半盔固定扣,安全灯固定点,底部带有工具包,顶部可放置眼镜、手机等散碎物件的小口袋以及腰带上的零食口袋,拒水的背板和肩带在舒适性和支撑性方面平衡得很好,猛龙和雷鸦偏轻质,只有680克,而且分隔仓更加细致,两侧捆扎带与包体正面还有储物空间,带卡扣的弹性网兜及其侧面的拉链口袋还可以继续把所有装备打理得井井有条,顺便说一下,顶部的大提手和肩带上的水袋管保护层设计真是太赞了。Zealot 狂热 15 L偏重型风格,330D和420D组合的面料更加耐用,从背板处直接开启的大U形拉链让拿取包内物品更加方便,肩带上还额外带有两个可以放置能量棒的小网兜,另外,狂热的外挂系统让它在携带全盔和护具时更加方便。在急速颠簸中,它们在背部的稳固效果是一流的,而且在满载状态下,也没有给肩膀和背部增加太多的负担,让我们的精力依然能够放在复杂的路面上。

“你完全感觉不到自己还戴着一顶头盔”,这就是我们对Smith Forefront的评价,而且给予它五星之选的高度赞赏。这款全方位都保护性十足的山地头盔只有280克,在前往营地的路上我宁愿戴着它而不是背着,Forefront没有所谓亚洲头型的兼容问题,内层的各个角度都很舒适。亮骚与辨识度极高的设计感自不必说(而且你会发现它非常符合头骨的结构),Smith在其内部置入了专利的Koroyd材料,这些密集恐惧者慎入的蜂窝状保护层给予头部最周全的防护。实验室数据显示抗震能力比传统EPS泡沫高约30%以上,自然我们并不敢用自己的脑袋“以身试法”,但这一层保护的确令人安心了许多。这种设计同时还让散热变得“静悄悄”,风吹过时,头部不会感觉过分的凉意,汗如雨下时,也没有什么热量在头部聚集,这种潜移默化的热量交换实在太赞。很多现代山地盔的两侧都会压迫太阳镜腿,进而让耳朵倍感不适,然而Forefront的弧度巧妙避开了尴尬,在顶部,还专门为运动摄像机设计了胶合点。

在高海拔,我们并不建议夜骑,夜晚是留给篝火、调侃、大餐和休息的时光。但如果要拍摄绝美的光轨,车灯显然是最重要的装备,因为即使天气晴好,也只有一流明月光让我们在营地范围内溜达别踩到牛屎而已。FEREI飞锐BL800F车灯就为这样的创作提供了有利保障,双头单支架,可以在冷白和中性白两种色调中选择,这就意味着,无论前方的地形是草甸、沙土、碎石还是泥泞,灯光所及处,对比度都能够很好地被双眼识别,合理的光杯产生超大泛光照明区域,很容易判断车轮方向和左右两边的路况。BL800F能够提供高达1500流明的亮度,长按开关键的自定义亮度调节也很方便(并自带记忆功能,车灯关闭后再开启即是关闭前的亮度),最关键的,它抵御住了低温冰霜的侵袭,持续工作能力非常出色。

头灯则是常规化的露营装备,不过我们选择的FEREI飞锐HL40AA头灯为可持续性提供了保障,有别于时下流行的轻量化配置,HL40AA的电池仓位于后脑处,可以使用三节AA电池,也可以使用18650充电电池,并且它提供了一根可拆卸的外置电线方便直接充电。最高600流明的光通量能够明辨任何看得到的物体,同时,又有八个挡位的亮度可供选择。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是灯头,可伸缩的灯头可以便捷地操控聚光泛光,这使得HL40AA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虽然牺牲了收纳型和重量,但综合性能十分强大。

为了远离紫外线伤害和反射炫光,速度超快的山地车手在下坡中最需要什么?清晰的视野,这背后包含了诸多功能诉求:真实还原环境的落差,特别是在明暗相间的林道中;耐冲击的镜片与镜架保护,在高湿度环境中镜片的疏水功能保证视觉不被干扰以及无边框的最大化视野效果。这些Smith Pivlock™ ARENA和Pivlock™ ASANA(女款)都做到了,“它就好像在疾速中视觉的延伸”,我们的车手这样评价道,“两挡可调节的鼻托非常稳定,而且额外搭配的两种镜片在阴天和浓雾中都完美地呈现了环境的本源。”

猜你喜欢

越野
北京越野BJ60
越野行走的安全指导建议
拖拉机越野
北汽越野独立
春季轻运动,千里达X7带你去越野
感谢越野这件事儿
2017 Marin Gestalt 2单盘碟刹越野公路车开箱测评
在什么时候你最想越野?
定向越野
提高某越野运兵车乘坐舒适性的悬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