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辅导员理性权威及其建构

2015-12-15李刘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3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挑战对策

李刘静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理性权威是指在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被认可和信从的力量,主要由其个人学识、专业特长、人格修养等几方面决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辅导员理性权威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从人格、知识、情感等几方面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重塑,使之成为独特的教育力量,从而实现教育教学互动的高效率、高质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理性权威;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76-02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日益壮大,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支主力军。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他们能否获得大学生群体的敬重和信服,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目前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不容乐观,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积极采取措施重塑辅导员的理性权威,从而实现教育教学互动的高效率、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辅导员理性权威的内涵及重要性

“权威”在汉语中,一是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学校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权威性的活动。“从教育伦理学上看,教育权威有两种: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个人素质,非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地位权势。”理性权威更多的是权威对象对权威者的自觉的认同和接纳。非理性的权威是指权威者依靠职业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将意志强加于权威对象,使其处于不情愿的被支配地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辅导员的理性权威是指在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被认可和信从的力量,主要由其个人学识、专业特长、人格修养等几方面决定。崇高的品德、广博的知识、杰出的才能和真挚的情感是辅导员理性权威的重要体现。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这个大环境中团体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与保障,其行为方式能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与其权威密不可分的。高校辅导员若没有一定程度的权威,便无法教育和影响学生。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指出:“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的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的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师所拥有的教育手段中,对孩子们的权威是最要紧、最普通、包罗一切,同时又是最锋利和不安全的手段,这是考验教师的意志与克服精神、确立勇气与智慧的工具,但同时它也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可见,权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教育活动实施的效率和效用;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带来不可控的消极影响,一旦误用,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信心,从而给师生关系埋下隐患。如何规避教育权威的副作用,使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弱化非理性权威,重视并加强理性权威的建构,因为在理性权威下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才是稳固的、和谐的。

二、辅导员理性权威面临的挑战

现代社会文化以自由、民主、平等及个性为其特征。知识的信息化和价值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愈演愈烈,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上升,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随之弱化,辅导员的理性权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辅导员自身职业认同感下降。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确定辅导员有八项工作职责: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问题疏导、困难学生帮扶、就业指导服务、组织教育活动和指导党团建设等。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辅导员以“super nanny”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即超级保姆。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空间上的无边界性和时间上的不可测性,凡是涉及到学生的事务性工作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辅导员身上,由于该“角色丛”的存在,客观上要求辅导员向“多专多能化”发展。在来自学校职能部门、院系领导、专业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不同群体的高期望值之下,年轻辅导员通常难以在各个角色之间实现自如转换,导致自我角色的混乱,极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自身职业认同感的不断下降使一些高校辅导员放松了在专业上的拓展,也大大削弱了在学生中的权威。

2.多元文化背景下知识权威受冲击。随着大众传媒的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化和知识信息化飞速发展,大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程度和方式向辅导员权威提出了挑战。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等产品,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其次,各种新思想、新知识层出不穷,传统的刻板、单调的教育与管理活动远不能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再者,个性化的快速发展,使不少大学生在学业、交友、恋爱、人际关系、人生规划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出现了诸多特殊的问题。但相当一部分辅导员并非教育管理或思想政治教育科班出身,缺乏教育、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与工作内容的不匹配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辅导员的知识和信息权威因此被弱化。

3.非理性权威占主导的弊端。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制度观念以及自然因素为教师拥有权威提供了客观条件。传统的教育推崇师道尊严,在所谓的“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思想的引导下,学生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绝对服从教师,教师管束和控制学生也是理所应当。在这种非理性权威占主导的观念之下,辅导员习惯于以监督者、支配者、惩罚者的身份出现,难以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非理性权威具有强制性、专断性等特点,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今,这种观念常常引发学生的敌对和不满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可见,非理性权威如若发挥不好或被过分滥用,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会严重降低教学成效,阻碍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辅导员理性权威的对策

理性权威主要基于人格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等几方面形成。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现状来看,充分建立理性权威还有诸多需提升之处。endprint

1.把握角色定位,寻求职业认同。辅导员角色意识的转换是重塑高等学校辅导员权威的关键,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理解、高校制度的改革和优化是重中之重。但就辅导员主观方面而言,在工作中扮演着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学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中的服务员、成长中的咨询师等多重角色,根本的教师身份是不能淡忘并且需要不断强化的。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学生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善于理清工作思路,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形势和学生特点、需要,与时俱进地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多向优秀的老前辈虚心请教,从榜样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从中找到自信和乐趣,激发对工作的热情。

2.打造人格魅力,发挥感召力量。如果说高校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学生“成材”,那么辅导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成人的首要问题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尼采说:“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和示范作用。因此,辅导员要想做好工作,必须注重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打造,以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的心灵。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人格魅力是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感召力量,当拥有这种感召力时,教师将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产生自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3.扩充知识储备,走专业化、专家化道路。知识渊博、学识丰富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钦佩。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要想给予大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就必须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咨询、人际关系协调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因此,辅导员应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培训机会,及时“充电”,加强教育技能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扩充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走专业化、专家化道路,才能在各种角色的转换之间游刃有余,获得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和敬畏感,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起真正的权威。

4.尊重学生主体,实现良好合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尤其如此。辅导员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尊重,可以引起强大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于主动性、互动性、互惠性基础上的,意味着对话、参与和相互构建,说得通俗些就是靠情感的交流。因此,要塑造辅导员的理性权威,需要辅导员善于以情感为纽带,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树立服务也是一种管理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以合作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力求把自己对学生的真诚和真爱,转化为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敬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高校辅导员应注重和加强理性权威的建立,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用崇高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用专业的知识素养去引领学生,用真挚的爱去感化学生。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孙迎光.教育的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03):24.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4]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7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挑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