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教育

2015-12-15王睿喆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9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校

王睿喆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学习行为偏差生已经成为高校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群体,也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学习行为偏差生的形成原因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对转变转化学习行为偏差生,认真分析非智力因素的失误及学习行为偏差生的思想转折点,走近学习行为偏差生的生活,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做出探索性的尝试,以期能为更好解决学习行为偏差生转变转化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习行为偏差;转化教育;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47-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大众化教育的推进,教育逐步走向市场化,各个高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行为偏差生的存在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群体,也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真正体现全面教育的价值?实践告诉我们:重视并做好学习行为偏差生的转化,对于一个学校意义非常重大。要做好学习行为偏差生的转化工作,必须要认真分析学习行为偏差生形成原因及其心理特点,并研究相应的教育方法促使学习行为偏差生尽快走出茫途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目前高等院校学习行为偏差生的现状

“学习行为偏差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或因为某些因素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近几年在高等院校尤其是一般本科院校,学习行为偏差生的比例已经不容忽视。

学习行为偏差生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的人或者事物情感投入不够,缺少相应的适度情绪表达;缺乏持久的意志力,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及情绪的不稳定性,三分钟热潮之后沦为被动;对所学专业无兴趣,做任何事情精神不能够集中;好逸恶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性格冷淡、情绪不稳定,少言寡语,或我行我素不听劝告,或思维活跃情绪易变;生活习惯差,厌恶群体生活,排斥与同寝室的交流;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差;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者小说,没有方向感。

三、学习行为偏差生形成原因的普遍性探索

学习行为偏差生有别于贫困生,目前在高等院校贫困生和学习行为偏差生在数量上已经趋于相等,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指导下,各个学校都较为妥善地解决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而学习行为偏差生的教育工作却不尽人意。同样,高校的学习行为偏差生更有别于中小学的学习行为偏差生,高校的学习行为偏差生已经完全排除了智力方面的因素干扰,作为基层的学生工作者,我们认为其主要成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源动力不足

以某工科院校2012级学生为例,在对321名学生的学业规划调查中,有30%以上的学生表明大学前两年学习目标不明确,有长远规划但缺乏详细计划,有短期目标但没有具体措施,有定期小结但未能付诸行动。学习缺乏动力驱使,有担心学习科目及格的近忧,缺乏人生目标规划的远虑。为数不少的学生表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是按照家人的意愿填报,对目前所学专业认识很模糊,或者对自己的前途很茫然。

(二)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大学的学习有别于中学,知识的广度要求比较高。每学期所学科目的数量一般都在6~9科,而学生还是沿用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与学习的投入程度不成正比。在与学习行为偏差生的谈心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学习方法都与当前的学习不配套,更有一部分学生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学习方法,对学习只停留在老师讲授学生听讲,有的甚至连课堂笔记都没有。

大学的基础教学阶段一般都是采用大课的方法讲授,每一节的知识容量大及课堂进度快,大学的学习时间相比中学而言,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就势必要求学生至少要保证预习复习的时间是课堂学习时间的1~2倍,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工作实践当中,我们注意到学习行为偏差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自主学习能力基本未养成,有学习的渴望但缺乏持久的恒心。

(三)玩物溺志,迷失学习方向

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失去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和老师父母的约束,拥有了完全自我的自主权。首先,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尤其是网络及网络游戏,让刚入学的新生很快迷失方向,带着强烈的尝试欲望,由试探性的尝试逐渐成为大学生活的另一个避风港,到最后完全成为精神支柱,完全占据心灵空间;其次,思想上的松懈,前期对学业开始放松,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导致对学业的兴趣越来越低,到后期想努力却无从着手,最后网络游戏及其他事物完全成为逃避现实学习生活的口岸。

(四)家庭环境影响

社会的变迁,家庭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习行为偏差生的形成。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使得学生内心缺乏安全感,以读书作为逃避家庭的一种手段。某工科院校一个年级300多名学生中,单亲家庭学生就达26个之多,谈及家庭情况时,言语中怨恨多于怀念,由于家庭因素这部分学生基本上把自己锁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中,排斥与身边同学及老师的交流,在学习没有提高或者出现大幅度的滑坡时,容易逃避现实进而自暴自弃,最终导致学习上的问题愈积愈多以致欲补无方。

(五)自我控制能力差

学习行为偏差生大多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差,在对学习时间安排上极其不合理,对待学习心浮气燥。在我们的教育群体中,对外界的诱惑有的学生抵抗能力极差,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因素父母或者亲属专程在学校陪读,以期能帮助其改变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但是学生在父母陪读期间多次以不同的理由欺瞒陪读亲属跑出校外打网络游戏。

四、学习行为偏差生教育方法探索性的尝试

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学习行为偏差生的指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关爱,需要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在工作实践当中,我们认为对待学习行为偏差生的教育引导应当在重视的基础之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分层次指导,制定“长远规划、短期目标、阶段总结”

每一个学习行为偏差生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地沿用一般的教育方式。依照学生入学时的大学生活规划,对学习行为偏差生这个群体采取分层次的指导,尤其是在进入大学一年以后应当适时的帮助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制定可行的短期目标。制定长远规划并细化到每个学期,并做好详细计划安排;帮助确立短期目标并时时督促,确保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要求阶段总结并检查其实施效果,约束其各方面的学习行为。

(二)注重从学习方法上的引导,树立学习榜样意识

对于任何学习的过程都存在“顿悟”,学习行为偏差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时偏离主要目标,走了一些弯路,因此,在学习方法引导上尤为重要。在工作中,我们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定期进行学习方法交流,鼓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与学习行为偏差生结成学习上的对子,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及时解决学习行为偏差生各方面的问题,有效保证其学习时间。

同样,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学习标兵,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这里的榜样不是单纯意义上品学兼优的学习尖子,主要是确立一些在学习上有显著进步的学生,让学习行为偏差生能够看到学习的希望,不会对一些过高的目标感到望尘莫及,通过身边现实的样例让学习行为偏差生看到自己的希望。

(三)重视个体不同的心理需求,注意正面激励赞赏

学习行为偏差生由于在学习上的不理想使得其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自卑感,因此在做个体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其有被另类区分的感觉。注意寻找不同学习行为偏差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有些同学只是在某些科目上存在困难,但其他方面很优秀,对此,在个体教育当中,要注意从其好的方面多鼓励,让学习行为偏差生有被器重的感觉,进而从各个层面提醒其全面提高的重要;有的同学对所有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我们就应当多发掘其其他方面的才华,让其感受由努力带来的成就感。

对学习行为偏差生我们还要适时对其进行赞赏式的教育,注意其每一个细节的成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帮助其找回学习的信心。很多学习行为偏差生都是因为学习上的努力没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丧失信心,重回起点,“愿望高、起点低”,最后导致这种落差造成的失落影响学习的情绪。

(四)强化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控能力

学习习惯对一个学生的成才是极其重要的,对学习行为偏差生尤其重要。帮助转化学习行为偏差生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达成意识上的转化,进而完善其自我控制能力。

在我们的年级采取学习行为偏差生集中自习制度,对每个学习行为偏差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其每天晚自习时间和地点,其他学习时间要求做好学习记录并定期检查。以这种比较直观的方式让学习行为偏差生自己心中有一个比较,有效保障学习时间,促使其尽快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集中自习的同时,我们动员各个班级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尤其是党员学生干部,深入自习室帮助学习行为偏差生解决学习上存在的困难。

通过强化集中自习有效的纠正其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将学习的被动性因素完全转为为自身的主观能动接受。

(五)发动社会力量,寻求多方关注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体而单独存在,个体教育同样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应尽可能地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脉络,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与学生家长建立稳定的联络,这种双向的沟通为我们学生工作尤其是学习行为偏差生教育工作提供了不少的方便,家庭的重视、学校的关注让学习行为偏差生能够感觉到明显的压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每学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当中依靠自己的力量,踏实地投入进去,真正体验社会竞争的激烈。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高校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