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成藏特征及富集规律

2015-12-15陈维涛杜家元施和生何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年2期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

陈维涛,杜家元, 2,施和生,何敏(.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2.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成藏特征及富集规律

陈维涛1,杜家元1, 2,施和生1,何敏1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2.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针对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油气勘探面临的4大问题,深入开展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分析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藏勘探潜力和勘探方向。惠西南地区具有由基底构造层、断陷构造层和坳陷构造层组成的复式地层结构,紧邻发育多个富生烃洼陷的惠西半地堑,具有由断裂体系、砂岩层和层序界面“三元耦合”构成的复式油气输导体系,油气富集主要受富烃洼陷周缘控洼边界断裂、长期继承性古隆起和古构造脊3种构造带所控制,形成了“多层系纵向叠置、多圈闭平面连片、多类型圈闭复合”的复式油气藏。根据控制油气富集的3种构造带类型,惠西南地区可划分为3类共7个复式油气聚集带,从而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图4表1参12

关键词:复式油气聚集区/带;惠西南地区;珠江口盆地;成藏特征;富集规律;勘探潜力

1 研究区概况及问题提出

惠西南地区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西半地堑西南侧,是东沙隆起向珠一坳陷的延伸地带,构造区划上主要包括惠西低凸起、惠州凹陷南部及东沙隆起西北缘[1](见图1)。惠西南地区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块,但经过30余年的勘探,面临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长期以构造圈闭勘探为主,缺少对其他类型油气藏的研究和勘探;②长期以中新统珠江组为主要勘探目的层系,缺少针对多层系的系统勘探;③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成本高,许多已发现的相对孤立的含油构造难以形成商业性油气田;④新发现的目标越来越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深入研究该地区的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对扭转目前的勘探困境,指导该地区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区复式油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

2.1 多构造层的复式地层结构

惠西南地区作为珠江口盆地的一部分,具有多构造层的复式地层结构,由老至新可分为基底构造层、断陷构造层和坳陷构造层(见图2),这种地层结构为浅、中、深多层系复式油气成藏创造了有利条件。

基底构造层是指盆地的沉积岩基底,岩性主要由古生界变质岩、中生界岩浆岩、中生界沉积岩以及新生界下部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4类组成[1]。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将盆地基底错断、切割,并构成古近纪断陷期湖盆沉积的基本构造格局。在惠西南地区,洼陷与洼陷之间以及洼陷周缘的的基底构造层往往形成基岩潜山,在烃源岩供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上生下储”的潜山油气藏。

图1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构造位置和洼陷分布图

图2 惠西南地区地层结构及构造层划分

断陷构造层又称“下构造层”,是盆地裂陷阶段形成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地层,主要包括文昌组、恩平组、珠海组。其中,文昌组和恩平组为断陷湖盆沉积,是盆地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段;同时,在湖盆周缘陡坡带发育一系列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沉积,在断层转换带和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在水下隆起等特殊背景发育滩坝沉积,这些沉积体都发育良好的储集层,加之与油源直接相邻,是形成“自生自储”油气藏的重要层段。自珠海组沉积期盆地开始海侵,发育海陆过渡相砂泥岩沉积,因地层含砂率较高,是油气横向输导的重要层段。

坳陷构造层又称为“上构造层”,是晚渐新世以后盆地进入拗陷阶段形成的以海相沉积为主的地层,主要包括珠江组、韩江组、粤海组和万山组。珠江组沉积期盆地海侵范围迅速扩大,水体变深,坳陷构造层发育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背景下的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和浅海陆棚相沉积[1],古珠江三角洲沉积体系是坳陷构造层的沉积主体,其在多期次相对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下形成多套储盖组合[2],古近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顺断层运移上来,形成“下生上储”他源成藏的重要含油气层段,其中,珠江组和韩江组下段含油气情况最好。

2.2 油源条件

惠西半地堑发育多个富生烃洼陷(见图1),为惠西南地区提供了充足油源。惠西半地堑面积超过3 000km2,总生烃量达320×108t,生烃强度超过1 000×104t/km2,资源量近20×108t,资源丰度达65×104t/km2,是典型的富油气半地堑。惠西半地堑有6个生油洼陷,紧邻惠西南地区的惠州26洼、西江30洼、西江23洼等都属于“厚文昌、薄恩平”型(即文昌组半深湖—深湖相泥岩发育)生烃洼陷[1],生油能力强,如惠州26洼的平均生烃强度达1 800×104t/km2。

惠西半地堑发育两套有效烃源岩:文昌组和恩平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文昌组以湖相沉积为特征,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少数为Ⅰ型和Ⅱ2型,中深湖相优质烃源岩靠近洼陷边界断层,洼陷之间的相带烃源岩发育差,厚度薄;恩平组以浅水沉积为特征,属煤系生烃层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少数为Ⅱ1型和Ⅲ型,好的生烃相带位于洼陷中心,边界断层附近为近源富砂沉积[3]。通过对惠州凹陷埋藏和热演化史的分析,认为文昌组烃源岩最早在距今32 Ma进入生烃门限,距今25 Ma时开始大规模生烃;恩平组烃源岩在距今18 Ma左右进入生烃门限,距今15 Ma左右开始大规模生烃,一直延续至今[4]。

2.3“三元耦合”的复式输导体系

断裂体系、砂岩层和不整合面是最常见的油气运移通道[5-7]。断裂体系垂向输导油气,是形成多油层纵向叠置复式成藏的关键;砂岩层和不整合面使得油气沿构造脊长距离运移,是平面连片复式成藏的重要条件[8-11]。在惠西南地区,断裂体系、砂岩层和不整合面(主要表现为层序界面)的“三元耦合”构成了油气输导的复合输导体系,是复式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惠西南地区断陷构造层储集层紧邻烃源岩,可优先捕获油气,尤其是烃源岩发育的文昌组和恩平组。油气在该层段的运移首先是从烃源岩进入附近的砂岩层,再沿砂岩层或层序界面向构造高部位运移,后期构造运动和晚期生成的油气可能对早期形成的油藏有一定调整和补充。基底构造层中位于洼陷中间或洼陷周边的基岩潜山往往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尤其是紧邻洼陷的继承性古隆起,因其长期的正地形特征和多期次抬升隆起造成裂缝发育,成藏条件更好。坳陷构造层均为下生上储式油藏,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首要运移通道,在横向上则沿构造脊上珠海组和珠江组下段高含砂率的砂岩层以及层序界面长距离运移;珠江组上段,地层含砂率显著降低,砂岩具有沿层序界面上下分布的特征,油气沿断层进入珠江组上段后会优先选择沿层序界面及其附近的砂岩层进行横向运移,层序界面成为油气横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区域研究表明,早期控洼边界断层下降盘易形成一系列孔渗条件较好的扇三角洲,这些扇三角洲成为烃源岩所生成油气向断层聚集的中转站,控洼边界断层向上与珠海组、珠江组下段高含砂率的砂岩输导层以及珠江组上段砂岩相对发育的层序界面直接相连,油气由烃源岩运移到断层附近后,进一步顺断层向上运移到砂岩输导层和层序界面附近,进而沿砂岩输导层或层序界面长距离运移,而晚期断层(包括晚期活化的早期断层)及与其沟通的砂体则对油气进一步垂向分流、侧向输导(见图3)。因此,控洼边界断层及其下降盘扇三角洲、珠海组和珠江组下段高含砂率砂岩输导层、珠江组上段砂岩相对发育的层序界面、晚期断层及与其沟通的砂体共同构成了惠西南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生成油气的复式输导体系,从而形成了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成藏特征。

图3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油气运移模式图(剖面位置见图1)

3 复式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3.1 复式油气成藏特征

惠西南地区油气成藏表现为“多层系纵向叠置、多圈闭平面连片、多类型圈闭复合”的复式成藏特征。“多层系纵向叠置”是指复式油气藏的储集层并不限于某一“主”储集层,多时代、多种成因类型的储集体形成了多套含油气层系。惠西南地区由于具有多构造层的复式地层结构,形成了底部潜山、下部断陷湖盆周缘陆相沉积、中上部海相三角洲沉积3套储集层系纵向叠置的样式,且每套储集层都有不同的圈闭类型和成藏特征。“多圈闭平面连片”是指在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带内不同层系、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往往组成一个油气藏群,不同的油气藏在平面上具有叠合连片分布的特点[12]。在惠西南地区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3方面:①在紧邻烃源岩的控洼边界断层下降盘,由古近系构造圈闭、地层超覆圈闭与新近系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复合连片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②在洼陷周缘长期继承性古隆起上由基岩潜山、披覆背斜和构造翼部的岩性圈闭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③在东沙隆起西北侧倾没端由新近系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复合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多类型圈闭复合”是指复式油气聚集带圈闭类型多样,同一个构造位置在不同层位往往具有不同的圈闭类型,而某一构造位置往往又以一种或几种圈闭类型为主。如在古近系控洼边界断层下降盘形成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内主要以逆牵引背斜构造圈闭和古近系地层超覆圈闭为主,兼探新近系岩性圈闭;在长期继承性古隆起形成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内则以披覆背斜圈闭及隆起周缘的岩性圈闭勘探为主,兼探古近系可能发育的滩坝相岩性圈闭;而在东沙隆起倾没端形成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内则以新近系背斜圈闭和岩性圈闭勘探为主。

3.2 油气富集规律

惠西南地区含油气丰富,油气藏类型多,虽然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复杂多样,但基本受3种类型的构造带所控制,即富烃洼陷周缘控洼边界断裂、长期继承性古隆起和古构造脊。在这些构造带中沉积岩体与构造圈闭纵向交错、叠置,横向交替、衔接,通过断裂、砂岩层和不整合面,油气运移、输导、汇聚、富集,最终形成多个复式油气聚集带[12](见表1)。

表1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聚集带类型及特征

洼陷周缘控洼边界断裂不仅控制了古近系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或扇三角洲等储集体的发育,而且在断层下降盘往往形成逆牵引背斜圈闭、断层圈闭以及断层-岩性复合圈闭。古近系陡坡带的扇体直接接触烃源岩,油源条件很好,但由于埋藏较深以及陡坡带近源沉积,储集物性往往较差,成为制约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当有厚层泥岩对下伏储集层形成超压封盖或有机酸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时,则会形成具有较高产能的油气藏。当控洼边界断层下降盘形成逆牵引背斜圈闭或断层圈闭时,则含油气层段往往会跨越古近系和新近系,从而形成分布层位广、含油层段多的复式油气藏。此外,控洼边界断层下降盘还可能发育断层封堵岩性尖灭复合圈闭,但由于该类型圈闭需要断层有效封堵和岩性尖灭落实两个圈闭条件,勘探风险相对较大。

长期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基底古隆起可形成潜山油气藏。文昌组沉积期往往会在古隆起顶部或者侧翼发育滩坝沉积,因滩坝沉积在湖侵初期较为发育,之上被厚层湖泛泥岩覆盖,不仅与烃源岩直接接触,而且顶部泥岩易形成超压,会对滩坝储集层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滩坝沉积不管是形成岩性圈闭还是构造圈闭,其成藏条件均十分优越。文昌组沉积期潜山的侧翼在低湖平面时期也可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因超覆地层经常是相对远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或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储集物性较陡坡带要好。古隆起的恩平组和珠海组披盖层,因地层含砂率高,加之古隆起的晚期抬升造成顶部裂隙或小断层发育,不易成藏,但可成为油气继续向上运移的通道。古隆起的新近系披盖层主要是古珠江三角洲沉积,储盖组合十分良好,一般在构造高部位形成背斜圈闭,在构造翼部形成岩性圈闭。因古珠江三角洲物源方向基本是从西向东,因此又以古隆起的西倾翼部更利于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圈闭。

构造脊是指地层产状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正向构造脊线,在惠西南地区主要表现为东沙隆起在惠州凹陷和西江凹陷之间延伸形成的惠西低凸起,由于凹陷和凸起区差异压实和沉降,使得凸起披盖层分别向南北两侧的洼陷下倾,从而在凸起中央形成一个向东沙隆起不断抬升的构造脊。该构造脊上的油气主要来自于北面惠西半地堑的惠州26洼和西江30洼,这两个洼陷烃源岩发育,油源充足,因此构造脊上的油气可以一直长距离运移到东沙隆起的碳酸盐台地上(见图3)。目前,在该构造脊的各个构造高点部位都已钻探,发现了多个背斜油气藏和多个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使该区成为惠西南地区乃至整个珠江口盆地油气发现最多、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但是沿构造脊上的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和北侧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的岩性圈闭仍有很大勘探潜力。

4 惠西南复式油气藏勘探潜力

通过上述复式油气成藏有利地质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的分析,认为惠西南地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区。根据控制油气富集的3种构造带类型,可将该油气聚集区进一步划分为3类共7个复式油气聚集带(见表1、图4)。第1类为古近系控洼边界断层下降盘复式油气聚集带,包括环西江30洼断层下降盘复式油气聚集带和环惠州26洼断层下降盘复式油气聚集带。这两个复式油气聚集带均已有逆牵引背斜油气藏发现,其中西江30洼断层下降盘发现的逆牵引背斜油气藏规模较大,且已投入开发。目前,对这两个复式油气聚集带内古近系陡坡带扇三角洲地层超覆圈闭和岩性圈闭的勘探还十分薄弱,目前仅聚焦在可形成构造圈闭的部位,勘探风险主要是储集层物性差、测试产能达不到海上油气勘探的标准。而对于这两个复式油气聚集带内的断层圈闭和新近系断层-岩性复合圈闭,勘探风险较大,主要体现在断层的晚期活化对油气的垂向输导与侧向封堵之间的矛盾、岩性圈闭的尖灭落实程度等方面。整体而言,惠州26洼南缘较西江30洼南缘在新近系更远离物源,处于三角洲前缘的更远端位置,因此其可能形成的圈闭不论是断层封堵型还是岩性尖灭型,效果均相对要好。

图4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聚集带划分

第2类为长期继承性古隆起复式油气聚集带,包括西江23—西江24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惠州25复式油气聚集带和惠州21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其中西江23—西江24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规模较大,北面为西江23洼和西江24洼,南面为西江30洼,油源充足且已有多个披覆背斜油气藏发现。西江23—西江24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在新近纪离物源较近,主要处于三角洲平原到三角洲近端前缘位置,地层含砂率较高,因此,油气垂向运移到达的层位较浅,目前发现的含油层段主要位于珠江组上段到韩江组底部。除地层含砂率较高外,西江23—西江24潜山呈向东偏北方向倾没特征,其下倾方向与古珠江三角洲尖灭方向一致,因此不利于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对于潜山圈闭和潜山周缘文昌组发育的岩性及地层超覆圈闭目前勘探还较薄弱,但因其紧邻油源,潜力巨大,是下一步勘探的重要方向。惠州25复式油气聚集带位于西江30洼、西江24洼和惠州26洼的包围之中,已经发现了文昌组滩坝储集层形成的断块油气藏和辫状河三角洲形成的地层超覆油气藏,是目前古近系勘探发现最好的地区。该构造带呈北东向倾没,因此,在新近系除可形成披覆背斜圈闭外,其西侧的局部位置还可以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惠州21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是一个处于惠州26洼东缘的长期继承性古隆起,是惠州26洼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在潜山的高点已经发现了新近系披覆背斜油气藏,同时,因其新近纪处于三角洲前缘远端,三角洲前缘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以及三角洲前缘受潮汐改造后形成的条带状砂岩岩性圈闭均有发育。此外,潜山顶部、古近系文昌组滩坝相岩性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恩平组和珠海组披覆背斜圈闭均已发现较好的油气显示或已测试为油层,表明该复式油气聚集带在浅、中、深3个构造层均具有巨大勘探潜力。

第3类为古构造脊复式油气聚集带,包括惠西低凸起复式油气聚集带和东沙隆起西北缘复式油气聚集带。这类复式油气聚集带因处于东沙隆起上,只发育珠海组沉积晚期以来的地层,含油层段主要位于珠江组。惠西低凸起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整个珠江口盆地勘探发现最好的地区,该构造带上的每一个构造高点几乎都是一个新近系披覆背斜油藏,同时在珠江组下段和上段也均发现规模较大的岩性上倾尖灭油藏。目前该油气聚集带的勘探程度已经很高,具有一定规模的构造圈闭都已钻探,勘探潜力主要体现在沿古构造脊线方向的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和构造脊北翼处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的岩性圈闭上。东沙隆起西北缘复式油气聚集带在珠江组下段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与东沙隆起周缘滨岸交互发育的相带,发育构造圈闭,也可形成岩性圈闭。在珠江组上段处于三角洲前缘末端和东沙隆起碳酸盐台地交互发育地带,由古珠江三角洲带来的粗碎屑物质已经很少,因此碎屑岩地层的含砂率较低,储集层物性较差,虽已发现多个含油构造,但规模均不大。但在远离惠州凹陷的碳酸盐台地上发现了LH4-a和LH11-a两个大型碳酸盐岩油藏(见图4),证实其油气来源于惠州凹陷,说明油气曾沿这个复式油气聚集带在新近纪发生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进而说明在油气长距离运移的路径上也具有好的勘探潜力。此外,围绕惠州22洼和惠州24洼的南缘地区勘探潜力还有待证实。

据统计,惠西南地区已发现的构造圈闭油藏储量超过3.7×108m3,天然气67×108m3。根据陆上成熟油区的勘探经验,构造圈闭油气藏储量只占一个富油气区总储量的三分之一,复式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还有2倍的油气资源量待发现。按照这一理念,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惠西南地区应该有(3~5)×108m3油当量的复式油气藏潜力,其主要存在于新近系岩性圈闭、古近系、古潜山、浅层和老油区挖潜等方面所带动的复式油气藏勘探中。其中以新近系岩性圈闭为主的复式油气藏勘探已经在惠州21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区和惠西低凸起区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成效,以古近系为主的复式油气藏勘探已经在惠州25复式油气聚集区取得突破,环惠州26洼断层下降盘复式油气聚集区也显示出很好的勘探潜力。这些勘探实践和认识不仅为惠西南地区指明了勘探方向,也揭示了惠西南复式油气聚集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5 结论

基底构造层、断陷构造层和坳陷构造层组成的复式地层结构,发育多个富生烃洼陷,断裂体系、砂岩层和层序界面“三元耦合”构成的复式油气输导体系构成了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惠西南地区油气富集主要受富烃洼陷周缘控洼边界断裂、长期继承性古隆起和古构造脊3种构造带所控制,表现为“多层系纵向叠置、多圈闭平面连片、多类型圈闭复合”的复式油气成藏特征;根据控制油气富集的3种构造带类型,惠西南地区可划分为3类共7个复式油气聚集带,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是成熟区滚动勘探和高难度构造带勘探突破的理论基础,勘探过程中要针对复式油气勘探区带的特点,从构造、沉积、储集层、圈闭、油气运移及其之间配置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加强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长民, 施和生, 许仕策, 等. 珠江口盆地(东部)第三系油气藏形成条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1-30, 196-208.

Chen Changmin, Shi Hesheng, Xu Shice, et al. Tertiary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 i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1-30, 196-208.

[2]陈维涛, 杜家元, 龙更生, 等. 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珠江组控砂机制及地层岩性圈闭发育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3): 449-458.

Chen Weitao, Du Jiayuan, Long Gengsheng, et al. Factors controlling sandbody development and models of stratigraphic-lithologic traps of Zhujiang Formation in Huizhou Area, Pearl River Mouth Basin[J]. Oil & Gas Geology, 2012, 33(3): 449-458.

[3]施和生, 朱俊章, 姜正龙, 等.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油气资源再评价[J]. 中国海上油气, 2009, 21(1): 9-14.

Shi Hesheng, Zhu Junzhang, Jiang Zhenglong, et al. Hydrocarbon resources reassessment in Zhu I Depressio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2009, 21(1): 9-14.

[4]杜家元, 施和生, 丁琳, 等. 惠州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划分及其勘探意义[J]. 中国海上油气, 2009, 21(4): 221-226.

Du Jiayuan, Shi Hesheng, Ding Lin, et al. Division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tages in Huizhou Depression and their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2009, 21(4): 221-226.

[5]高先志, 庞雄奇, 李晓光, 等. 断陷盆地潜山构造带油气复式成藏特征及油气藏系列: 以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构造带为例[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08, 38(增刊Ⅰ): 95-102.

Gao Xianzhi, Pang Xiongqi, Li Xiaoguang, et al. Complex petroleum accumulating process and accumulation series in the buried-hill trend in the rift basin: An example of Xinglongtai structure trend, Liaohe subbasin[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08, 51(zkⅡ): 108-116.

[6]杨海军, 韩剑发, 陈利新, 等. 塔中古隆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复式成藏特征及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28(6): 784-790.

Yang Haijun, Han Jianfa, Chen Lixin,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complex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Lower Paleozoic carbonate rocks of the Tazhong Palaeouplift[J]. Oil & Gas Geology, 2007, 28(6): 784-790.

[7]何登发. 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34(2): 142-149.

He Dengfa. Structure of unconformity and its control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7, 34(2): 142-149.

[8]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 519-565.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Explo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thologic-stratigraphic oil and gas reservoirs[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5: 519-565.

[9]贾承造, 赵文智, 邹才能, 等.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34(3): 257-271.

Jia Chengzao, Zhao Wenzhi, Zou Caineng, et al. Geology theory and exploration technique of lithologic-stratigraphic oil and gas reservoirs[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7, 34(3): 257-271.

[10]何登发, 李德生, 童晓光. 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J].石油学报, 2010, 31(5): 695-707.

He Dengfa, Li Desheng, Tong Xiaoguang. Stereoscopic exploration model for multi-cycle superimposed basins in China[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0, 31(5): 695-707.

[11]赵文智, 张光亚, 汪泽成. 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提出及其在叠合盆地油气资源预测中的作用[J]. 地学前缘, 2005, 12(4): 458-467.

Zhao Wenzhi, Zhang Guangya, Wang Zecheng. On the concept of composite petroleum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prediction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superimposed basins[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5, 12(4): 458-467.

[12]刘兴材, 杨申镳. 济阳复式油气区大油田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25(2): 276-284.

Liu Xingcai, Yang Shenbiao.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oil field in the compound oil-gas area, Jiyang[J].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98, 25(2): 276-284.

联系作者:杜家元(1964-),男,湖北松滋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相关工作。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168号,海洋石油大厦1526室,邮政编码:510240。E-mail:dujy@cnooc.com.cn

(编辑 黄昌武)

Compou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enrichment in southwestern Huizhou area,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ern China

Chen Weitao1, Du Jiayuan1,2, Shi Hesheng1, He Min1
(1. Shenzhen Branch of CNOOC Ltd., Guangzhou 510240, China; 2.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Exploratio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China)

Abstract:Aimed at four major issues in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Huizhou area i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in-depth study on geologic features and oil and gas reservoir forming pattern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find out exploration potential and direction of compound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this area. There develops the compound formation structure of basement, rifting and depression layers in this area, and a composite hydrocarbon transport system comprised by faults, sandstone layers and the sequence boundarie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the several hydrocarbon generation subsags in the adjacent Huixi half graben. Controlled by the subsag-controlling boundary faults, long inherited paleo-uplifts and the ancient structural ridges, oil and gas accumulate in multiple series in vertical direction, multiple connected traps horizontally, forming compound reservoirs of various trap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types of structural zones controlling oil and gas enrichment, the southwestern Huizhou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compound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s in three categories, which combine into a large compou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rovince.

Key words:compound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play/zone; southwestern Huizhou area;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reservoir forming features; accumulation pattern; exploration potential

收稿日期:2014-08-02 修回日期:2015-02-13

作者简介:第一陈维涛(1983-),男,山东青州人,硕士,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相关工作。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168号,海洋石油大厦1529室,邮政编码:510240。E-mail:chenwt2@cnooc.com.cn

DOI:10.11698/PED.2015.02.08

文章编号:1000-0747(2015)02-0194-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E122.1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2011ZX05023-002)

猜你喜欢

珠江口盆地
旋转井壁取心在珠江口盆地潜山勘探中的应用
再论珠江口盆地恩平组时代归属
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
探讨海底浅层生物礁及海沟对目标层构造的影响
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构造特征
珠江口盆地长昌
—鹤山凹陷古近系沉积—构造耦合关系
白云凹陷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储层特征研究
基于辫状河露头几何模型的小层对比方法及应用——以珠江口盆地A油田恩平组为例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物源特征分析
珠江口盆地重要不整合界面与珠江沉积体系演化分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