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陕北地区测井资料识别煤层技术分析及对策

2015-12-15白奋飞王菲菲

地下水 2015年4期
关键词:煤田声波测井

白奋飞,赵 倩,杜 燕,周 康,王菲菲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75)

陕北地区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能源富集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平面分布广,纵向上叠置,同一个钻孔基本均能见到煤层和油层[1,2]。此外,能源勘查工作耗水量大,投资高,为减少重复勘查,避免地下水浪费,节约勘查投资,需进行协同勘查。陕北地区石油、煤炭勘探技术比较成熟,但目前仍以单矿种勘查为主,协同勘查基本处于理论阶段[3,4],现场实践很少。测井技术是“一孔多用”协同勘查中重要手段,为更好地利用陕北地区丰富的油田测井资料,本文对目前常规的陕北油田测井资料识别煤层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陕北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煤炭层位分布较多,主要有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和山西组、三叠系延长组顶部(瓦窑堡煤系)和侏罗系延安组。从层位分布可以看出,延安组和延长组都是赋存有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层位,这为协同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 油田测井资料识别煤层分析

1.1 煤层定性识别

1.1.1 测井资料定性识别煤层存在的问题

油田测井和煤田测井都是通过测量井壁附近岩石的物理性质研究钻孔地质剖面。但由于两种测井方式采用的测井仪器及采样间隔不同,导致测井结果在岩性识别和厚度划分精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

密度曲线为煤层主要判断依据[5,6,7],但陕北地区多数油气探井为了节约经费,三孔隙度测井只测声波时差一项,缺失煤炭测井必测的密度测井。这就造成了在利用油气测井资料对煤层的定性存在偏差。

根据研究需要对子长地区理A、理B两口井同时实施了油田、煤田两种方式测井。大多数煤层在油田测井图上呈现出低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的特征。实际应用中,根据油田测井曲线组合无法将图1理A井554~562 m的2个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特征确定岩性,但是通过图2,利用煤田测井系列中的密度测井可以将上部地层判断为煤层,下部判断为泥岩。此外,理A井560 m处的煤层段自然伽马并没有降低趋势呈现高值,这与“低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的普遍特征相悖,只有依靠密度测井来做出判断。高自然伽马是瓦窑堡煤系5#煤的测井特征之一[8]。

表1 一些岩石的密度与孔隙率[5]

图1 理A井油田测井曲线特征

图2 理A井煤田测井曲线特征

煤田测井方法确定的理A井的煤层,主要是依据密度测井曲线。其他测井特征也是一种判断依据,但不是最直观的。

1.1.2 测井资料定性识别煤层问题解决对策

大量的岩心实验数据证明地层的声波时差与其孔隙度呈线性关系,且为正相关关系,即:

n=AΔT+B

式中:A,B为与岩石岩性、孔隙中流体性质有关的系数;ΔT,n-岩石的声波时差和孔隙度。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的变质程度的加深,煤层的孔隙度减小,密度增大。这样就建立了声波时差与岩石密度之间的关系。从前人建立的密度-声波时差交会图可以看出[9],随着声波时差的增大,密度减小。煤层密度比大多数的岩石矿物小,故声波时差应该为高值。

通过对大量探井的岩心与测井资料的对比,认为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声波时差来代替密度测井,达到煤层定性的目的。煤层的曲线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即高电阻、高声波时差、低自然伽马。此方法在煤层厚度较大的靖边-定边地区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图3是定边地区定A井的实测资料图,煤层在测井响应上呈现出明显的“电阻、高声波时差、低自然伽马”特征。

1.2 煤层定厚分析

1.2.1 测井资料划分煤层厚度存在的问题

利用石油测井可以达到划分煤层厚度的要求。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夹矸小于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且煤分层厚度均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可将上下煤分层厚度相加,作为采用厚度。陕北地区最低可采厚度为0.8 m。

石油测井系列的采样间隔为0.125 m,纵向分辨率一般在0.4 m以上。常规测井中分辨率最高是微电极测井,一般可以分辨0.2 m的薄层和夹层,可以达到识别煤层要求。

图3 定A井油田测井曲线特征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0.2 m以下的夹矸识别不够准确,对煤层的定厚也达不到规范要求。

图4 理B井油田测井曲线特征

图4为子长地区理B井油田测井资料,通过声波时差和微梯度微电位曲线可以识别出3m的煤层和中间两层共1 m厚的夹矸;但是通过图5煤田测井资料的电阻率、密度曲线可以将410 m处的煤层划分出0.78 m厚的夹矸。两种测井方法煤层和夹矸厚度的读数方法产生的差异主要在于读数时产生的的误差[10]。

究其原因,煤田测井采样间隔小,分辨率高,可以利用1:50精测曲线进行厚度划分,误差更小。

1.2.2 测井资料划分煤层厚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油田测井资料划分煤层厚度不够精确的问题,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引进高分辨率测井系列;同时,由于煤田测井成本较低,也可以在同一个钻孔中实施油田和煤田两种测井方式,既节约钻井费用,又能满足油田、煤田勘查要求,避免单一测井方式的缺陷。

2 结语

协同勘查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孔多用”,减少重复勘查工作量,节约勘查投资,避免地下水资源污染。陕北地区油煤纵向分布叠置,资源量大,具有进行协同勘查的物质基础。

利用油田测井资料可以达到识别可采煤层的要求,在预查及普查阶段,这种方法无疑是简洁有效的。在陕北地区可利用“高电阻、高声波时差、低自然伽马”的测井特征来识别煤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高分辨率测井系列,既可以获得更多的油气储层参数,也可以更好的进行煤层识别评价。

[1]赵军龙,谭成仟,刘池阳,等.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富集特征分析.石油学报.2006,27(2):58-60.

[2]杨伟利,王毅,王传刚,等.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特征与协同勘探[J].地质学报.2010,84(4):579-580.

[3]伍天洪,王毅,王传刚.多种能源矿产的地球物理判识标志及其在协同勘探上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7,134(3):487-488.

[4]李增学,王佟,王怀洪,等.多能源矿产协同勘查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23(4):69-70.

[5]董守华,张凤威,王连元.煤田测井方法和原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120-123.

[6]武健全,曹伟元.煤田测井中的煤层判定及定厚经验[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增刊):95-96.

[7]张应文,王亮,王班友,等.煤田测井中煤层的定性及定厚解释技术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8,32(1):51-52.

[8]李强强,许建涛.瓦窑堡组岩煤层测井曲线特征[J].陕西煤炭.2011(6):10-11.

[9]洪有密.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238-239.

[10]段铁梁.煤层定厚解释误差浅析[J].中国煤田地质.1991,3(2):64-66.

猜你喜欢

煤田声波测井
本期广告索引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巨野煤田沉降监测
八扇区水泥胶结测井仪刻度及测井数据处理
爱的声波 将爱留在她身边
声波杀手
自适应BPSK在井下钻柱声波传输中的应用
“声波驱蚊”靠谱吗
基于测井响应评价煤岩结构特征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中石油首个全国测井行业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