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5-12-15张刚李德路侯文宝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3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张刚 李德路 侯文宝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建设的热点。本文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探讨高职教师发展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职教师发展存在的不足,最后从制度建设和教师自身发展入手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22-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只有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高职教师发展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探究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师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强调提升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将教师专业发展视为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的历史发展、专业组织、社会地位、专业守则等问题备受关注,强调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二是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在关注提高教师经济、社会地位和争取权力与资源分配的同时,更强调提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关注教师的专业特性,如专业技能、专业自我、专业情意等。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性质决定了高职教师的基本特征。因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性、技术性人才是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目标。所以,理论型、实践型和“双师型”是高职教师至少具备的三种类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学的特殊性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学目标的现实性(实用性)、教育内容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对高职教师的特别要求具体体现在:(1)具备过硬的理论功底、科研能力,即专业技术能力;(2)掌握与工作过程、技术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3)具备从教育学角度将职业专业知识融入到职业教学的能力;(4)具备发现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案的能力;(5)对相关专业领域工作过程涉及的知识非常熟悉,更重要的是要遵守职业教学论的要求,有能力将工作过程知识融入到课程开发中,根据行动导向教学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师结构不合理

高职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学科机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文化课教师比例高于实习指导教师。我国高职教师大多是毕业自高校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由于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兼职教师所占比例太小,导致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他们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完成从学校向工作岗位的过渡。另外,高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数量与教师年龄成反比,教师队伍年轻化十分明显。2013年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在高职教师年龄比例调查中:35岁以下的占48%,36~45岁的占35.30%,46~50岁的占7.90%,51~55岁的占2.40%,55岁以上的占2.80%。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与年龄成反比。虽然年龄较轻的教育队伍更有活力,但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欠缺,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开展。

(二)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不足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三个方面。根据调查研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最希望提高的方面如图1。

1.专业实践能力薄弱。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环节,将实际环节和学习过程相结合。在课堂中模拟企业生产过程,避免“纸上谈兵”,力争达到“真枪实弹”的效果,因此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来自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时,缺乏实践经验,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开展。高职教师缺乏企业经验导致教师职业指导能力的欠缺,从而在帮助学生从自然人向职业人过渡时力不从心,这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指导能力。

2.科研能力薄弱。在实际的高职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教学任务导致高职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向科研,久而久之就淡化了科研的重要性。相比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缺乏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导致高职教师没有良好的平台从事科研,而良好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教师吸取新的研究成果,拓宽专业知识领域,丰富专业知识,同时,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既包括理论教学,又包含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现实中教师科研能力的薄弱影响了教师的发展。

3.社会交往能力薄弱。在与社会交往能力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与学生交流和与同事合作的能力,与相关企业交流和联系的能力。而与企业的交往可以获取相关专业教学的支持,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对有效培养学生技能相当有益。当今学生的顶岗实习尤为重要,而企业是学生进行定岗实习的载体,因此需要教师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进社会,而绝大部分教师社会意识淡薄,缺乏社交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缺少交流平台的支持,教师缺乏与企业交流的主动性。

(三)教师引进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对高等职业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而新增教师大多是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些年轻教师不仅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规划,最主要的是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影响了高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评价。此外,高职院校在对教师进行审核时存在明显的缺陷,审评过分注重学术性,充分显示了利益驱动的缺陷,忽略了对其专业长足发展能力的审视,使得高职教师愈加向功利性偏移,这就使一切教育活动和科研都是为了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而不是指向教师专业的发展。这种结果严重损害了专职教师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高素质师资人才延揽培育

由于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不理想,导致高职院校引进优秀人才困难。学校在引进先进人才时不仅仅是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还要注重综合素质强、实践能力丰富的人才。在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新人力资源共享的模式。(1)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重视利用社会优质教师资源,也要与其市场定位相协调。我国高职院校要以国外的成功经验为参考,切实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保障教师的工资与福利待遇。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引进具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创立自己的教学品牌和学术品牌。(2)加大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高职院校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有利于解决招不进来、招进来了又留不住高级人才的问题,也能让学生在学校里和社会、企业无缝连接,弥补了学校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的不足,有利于改善高职院校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利于髙职院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二)完善教师的引进和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必须完善高职教师的引进制度。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师从源头上改善了高职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和教职员工提升自身能力。此外,我国在高职院校评鉴过程中着重强调了片面的学术从而忽略了对教师在理论外的要求。对此高职学校应改善并创建适用于自身院校的审核机制,从而全面的使审核在激励和发展上起到作用。在审核过程中要注重专业性学习理论和教学涵养上的双提高,这样审核机制才能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建立多样化的教师能力培养机制

针对高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三个方面,为了满足多样化教师培养机制,校企合作是重要的交流平台,要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优质资源进行培训。有效的高职教师培养途径有:定期分批派教师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包括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脱产锻炼;选拔部分教师到国外或师范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加大校企深度合作,甚至开办学校企业;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实训、科研的培训;从生产一线引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

四、结论

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需要长期性的、不断研究改善的问题,不仅需要正确的政策引导,充分的经费保障,也需要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的同时,探索出一套适合校情的新做法、新思路,从社会制度建设和高职教师自身发展入手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促进整体师资队伍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丹阳.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辨析和培训策略初探[J].职教论坛,2011,(1).

[2]殷智红,吕广革.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职业教育,2013,(9).

[3]邢敏村.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4]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5]郭小平,邱力.试论高职教师素质及其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7,(4).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