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福建”之动物疫病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2015-12-14蔡国漳刘斌琼朱春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
蔡国漳 陈 珍 刘斌琼 朱春华 黄 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
“数字福建”之动物疫病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蔡国漳 陈 珍 刘斌琼 朱春华 黄 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
动物疫病的发生频率增高,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动物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以上,仅2005年口蹄疫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150亿元。“数字福建”之动物疫病服务体系的构成,弥补了我省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推广体系的不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数字福建”、“数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福建数字信息化动物疫病远程诊断自助推理
人类在经历了百万年蒙昧、万年游牧、千年农耕、百年工商之后,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1];2000年,时任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省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2]。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数字信息化已经给工业、商业等领域及生活带来便利及财富;民以食为天,数字农业更值得优先扶持与应用,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业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要全面实现信息化,如此才能迅速、准确、有效地促进我国畜牧业向先进、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1 建设背景
近年来动物疫病的发生频率增高,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2005年口蹄疫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150亿元[3],根据资料,我国畜禽传染病有200多种,我国每年因动物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以上[4]。我国2007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指出优先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2011年“十二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数字福建”动物疫病服务系统的建设正是以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最终促进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推广和应用为目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发挥重要的作用。
2 建设内容及目标
“数字福建”动物疫病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数据中心、应用系统。项目涉及福建省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信息采集、处理、存贮、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通过收集畜禽疫病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等基本信息,构建网络应用系统,通过Internet发布,为畜牧业用户提供方便地获得开放性、交互式、可视化、智能化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支持。
“数字福建”动物疫病服务系统建设的目标,主要以福建省畜禽为对象,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部分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成果为专业基础,建立覆盖全省养殖业服务系统及其推广体系,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
3 应用系统结构及其作用
应用系统结构包括四个子系统: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动物疫病情况监测系统、动物疫病远程实时诊断系统、动物疫病自助推理诊断系统。
3.1 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基础系统主要包括疫病、兽药、生物制品基础信息库,福建省动物疫病历史库,管理信息库等。其作用是为动物疫病情况监测、远程诊断、自助推理等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3.2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是通过病例及动物抽样情况,进行统计、查询、分析,最后上报。其作用是使得用户知道该地区正发生某些疫病,为诊断提供参照并提前做好预防。监测及数据流程见图1。
图1 监测及数据流程图
3.3 远程实时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会诊请求端和远程会诊中心组成。会诊请求端包括请求人员、远程诊断客户端、动物疫病对象及音视频采集设备;远程会诊中心由Web服务器、会诊服务器、数据库和后台支持工具组成。主要作用于构建多媒体视频会诊环境,以满足网上专家们实时会诊及会诊过程中交流、远程辅导授课等需要。远程实时诊断系统见图2。
3.4 自助推理诊断系统自助推理系统包含动物疫病识别特征定义、动物疫病特征索引、动物疫病自助推理、自助推理记录管理。能提供地方兽医人员或有经验的养殖户通过系统导航方式自行开展比对诊断,以满足快速诊断的要求。系统能生成重点疫病情况诊断报告,并自动提交到中心数据库。数据流程见图3。
4 系统设计原则
“数字福建”动物疫病系统除动物疫病远程实时诊断子系统外,采用的基本架构是MS.NET,动物疫病远程实时诊断子系统采用的是C/S架构。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的资源和设备,结合Intemet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有系统的、分步实施的实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图2 远程实时诊断系统结构图
图3 数据流程图
4.1 技术先进性原则采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使建成后的系统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网络技术发展的变化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如先进的数据库设计技术、信令技术、音频编码技术、实时传输技术、回声消除技术和防火墙穿透技术等多项技术,都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
4.2 数据稳定性原则系统的web服务器,采用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使用双机集群及磁盘阵列技术,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并有适当的应急措施,确保系统的数据传输畅通。NET框架将用户界面与各种业务功能的实现隔离开来,对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调用都是通过该程序进行的,确保数据库数据的永久性及安全性。
4.3 管理集中化原则系统的管理操作采用集中管理与分布管理相结合,整个系统采用一体化管理措施和功能,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对用户设置内外网及其它访问权限,使系统数据安全、可靠。
4.4 网络安全性原则由于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总部的web服务器是可以被人访问的,所以系统数据的安全是系统运行的主要问题。“数字福建”动物疫病一期数据中心网络防火墙作为网络边界之间信息的出入口,将网络防火墙配置在数据中心网络接入交换机后面,通过防火墙可以有效地监控非信任端接口与内部网之间的任何活动,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内部服务器和客户端同时部署网络防病毒系统,完成对整个网络的病毒防护工作。
5 运行技术保障
系统在运行保障措施上,主要依靠强大畜牧兽医专业科研队伍、兽医临床专家、软硬件电脑专业人员,专项负责、合作分工,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运行维护工作,为长久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5.1 畜牧兽医专业队伍“数字福建”动物疫病系统主要负责单位主要有:禽病室、畜病室、牧草室和遗传育种室等几个重要科室。在动物传染病研究领域和兽医临床领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现有从事畜禽疫病病原学、诊断技术、免疫学和防治技术研究及实用技术推广的专业人员55人。
5.2 计算机网络专业队伍专门成立了信息中心,现有人员5人,其中高级网络工程师1名,技术人员4人,能够参与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服务系统的建设和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操作和技术维护。
6 社会经济效益及今后设想
6.1 社会经济效益“数字福建”动物疫病系统的运行,有效地提高我省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防控能力,适时、有效地指导我省农民正确地进行畜禽疫病诊治,有效减少畜禽死亡率,减少兽药滥用,降低药物残留,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系统运行以来,每年给国家减少几亿元的经济损失。该服务系统对于提高畜牧业无公害生产水平、促进畜禽及其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2 今后设想
6.2.1 完善网络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信息体系的质量,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要充分发挥已有信息的作用,围绕推广先进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发展农村科技和文化教育,积极开展广泛有效的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充分实现“数字福建”项目共建共享这一目标。
6.2.2 加强信息储备,扩充服务系统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信息源建设。一是在省内各县市的重点地区建设防疫处理中心,与本系统连接,基层工作第一时间反馈上层,上层指令能够及时下达基层[6];二要围绕农牧业、农村和农民对动物疫病诊治信息需求,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工作;三要切实加强信息分析、加大工作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建立“傻瓜型”信息系统。
6.2.3 增加专家参与,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从事畜牧各行业专家(如地方畜牧专家、养殖户、从事门诊工作的专家等)的参与,利用网络共享、教材和自身专业知识,实现教学的数字化,提供强大的交互性,尤其是对畜牧兽医试验过程的讲解具有很强的表现力[7],为基层工作的技术员和饲养员提供很好的学习条件,提高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6.2.4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系统影响首先要加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信息化应用服务系统的宣传力度,要让我省广大的农业从业人员能了解到这种新型技术推广方式,就必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第二,要让更多的人熟练掌握"数字福建"动物疫病系统的使用方法,加大培训与推广力度。
6.2.5 加强地方配合,探索服务模式推进农业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探讨公用的、公益的和有偿的信息服务形式。国家应当支持公益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传播工作,同时对有市场潜力的信息服务,应当积极探讨有偿服务的方式。要通过机制创新,广泛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扶持和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和中介机构,培育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农业信息化产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8]。
[1]徐祖哲.信息化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饲料博览·管理版,2008(9):11-13.
[2]周琳.福建省集中开通一批"数字福建"建设项目[N].东南网-福建日报,2012-03-31(1).
[3]熊忠良,徐涤平.我国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策略[J].湖北畜牧兽医,2007(12):22-24.
[4]焦宏,买天,周泓.陈瑞爱: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迫在眉睫[N].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2013-03-13.
[5]朱晓平.“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京举办[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1):46-48.
[6]吴书伦,尚曙玉.在广域范围建立有效的畜牧与防疫信息化体系的构思[J].河南农业,2006(6):11.
[7]曹贤庆.畜牧兽医专业的数字化教学[J].安徽农学通报,15 (24):132-133.
[8]王文强.以信息化促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J].世界农业, 2003(3):49-50.
B
1003-4331(2015)06-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