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14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21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水体

张 敏 权 伟

(山东省聊城市环境监测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张敏权伟

(山东省聊城市环境监测中心,山东聊城252000)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生物监测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项技术能够对环境中的污染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全面的监测。将生物监测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主要体现在土壤污染物、大气污染物与水体污染物等方面,通过本文的研究,生物监测技术的作用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环境监测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生物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意义应用发展

当前,社会经济在稳定发展,但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对其展开了全面的监测,主要是借助生物监测技术实现的,通过对不同污染物的分析,明确了其污染的程度。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生物监测技术将获得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监测也将获得可靠的技术保障。

1 生物监测技术对于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当前,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主要是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各个部门与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保证监测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对生物监测技术进行了应用,该技术具有诸多的优点,如:敏感性、连续性、综合性与经济性等,同时它对监测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了真实的、全面的呈现[1]。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及时性。在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生物,如果环境出现变化,生物对其反应是最为及时的与真实的,因此,利用生物监测技术,保证了环境监测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全面性。

其二,经济性。目前,生物监测技术的运用最为简便,主要是由于该技术对于各方面的要求较低,在实际工作中,控制了监测的成本,利于环境监测经济效果的提升。

其三,规律性。在环境监测中对生物监测技术进行长期应用后,监测人员易于明确环境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保证了环境问题的有效处理,同时也易于环保目标的实现[2]。

2 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当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其中在土壤污染物、大气污染物与水体污染物方面的监测效果最为显著,本文对各个方面的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2.1在土壤污染物方面

通常情况下,土壤污染情况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在对其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时,要对众多方面展开研究,如:人体、地下水与农作物等。为了实现对土壤污染物的全面监测,运用了生物监测技术,具体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动物监测法。该方法主要的监测对象为蚯蚓,此生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对于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能够实现有效的察觉。同时,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和蚯蚓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二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蚯蚓对于土壤环境污染物的监测而言,它具备一定的实用意义。第二种,植物监测法。该方法的监测对象为土壤指示植物,如果土壤受到污染,此时植物将呈现出不同的受污染反应,通常情况下,植物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伤斑、生长变缓或者植物死亡等。第三种,微生物监测法。该方法的监测对象为微生物,通过对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分析,便可以了解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为人类和动物的粪便与尿液、灌溉污水与工业污水等。此时的污染物直接影响着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如:细菌、霉菌等,通过对此类微生物的分离,实现了对其结构、数量的认识,进而明确了土壤污染的状况[3]。

2.2在大气污染物方面

大气污染情况的监测主要是通过了解大气的质量与环境污染的程度从而实现的,大气污染后对植物的影响是显著的,主要是由于植物的生存难以实现对大气污染的避免。在此基础上,对于大气污染物的了解,可以监测相应的植物,以此明确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在生物监测过程中,具体的指示植物如下:

第一种,关于SO2的指示物。具体的植物有落叶松、水杉、地衣与苔藓等,如果大气受到污染,则植物会呈现出伤斑的症状,此类症状主要出现在叶脉间或者叶缘,通常情况下,此类伤斑的颜色为土黄色或者红棕色。第二种,关于氟化物的指示物。具体的植物有郁金香、大蒜、杏与梅等,如果大气受到污染,则植物会呈现出伤斑的症状,此时伤斑主要体现在叶脉间,而其颜色多为红褐色或者浅褐色,与此同时,植物的坏死部分和健康部分二者的差异是明显。第三种,关于NO2的指示物。具体的植物有向日葵、秋海棠、番茄与烟草等,如果大气受到污染,则植物会出现伤斑的症状,具体呈现在叶脉间,并且多数为黄褐色、棕色与白色等,与此同时,植物的伤斑也会呈现出全叶点状。

2.3在水体污染物方面

在水域中生存着繁多的水生生物,此时的生物对于水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水体环境与水生生物二者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依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水土出现污染,在水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水生生物则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在此基础上,水体污染监测便拥有了一定的生物依据。水体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如下:

一方面,指示物监测,关于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其中应用方法最典型的为指示物法,主要是对水体中生物种类数量进行判断,从而明确了水体污染的状态。指示生物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与固定的活动范围,因此,对于水体污染物的呈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此时具体的生物有鱼类、浮游生物等[4]。

另一方面,微型生物群落监测,在水体系统中,微型生物群是重要的,它对水体污染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为了实现了对此类生物的收集,主要借助了泡沫塑料块,此方法的运用具有便捷性与高效性,同时也保证了监测的经济性与准确性。目前,此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方面的监测。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生物监测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主要分析了该技术应用的意义及具体的方法,相信,环境监测的水平将不断提升,其结果将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1]王春香,李媛媛,徐顺清.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N].生态毒理学报,2010,05:628-638.

[2]任宗明.在线生物监测技术在饮水安全预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刘亮亮.基于GIS大连市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0.

[4]郑雪松.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92-93.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水体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欧盟将禁止八种水体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