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狭缝型通风孔的安全气囊变风孔结构简化研究

2015-12-14苗志慧

汽车文摘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通风孔反作用力乘员

由于传统安全气囊通风结构的放气作用,因此安全气囊在初次膨胀后,与乘员接触之前,其反作用力往往会降低。防止安全气囊气压下降的潜在手段是增加变风孔结构,在安全气囊接触乘员之前保持常闭以保证安全气囊内压力,而后打开通风口放气。但受附加部件的影响,可变风孔结构较为复杂,易出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个简化的变通风口结构即狭缝型通风孔。

应用上述结构的传统气囊无需增加额外部件,只需在安全气囊侧面开一个狭缝型的通风孔即可。当安全气囊初次膨胀时,径向应力较大、曲率较小,此时狭缝型通风孔关闭。当安全气囊与乘员碰撞时,受乘员头部撞击影响,径向应力减小,曲率增大,狭缝型通风孔打开放气。

通过静态布置测试和冲击测试来比较狭缝型通风孔气囊与传统安全气囊的气压影响。此外,针对狭缝长度/深度值与气囊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执行撞击测试来阐明狭缝型通风孔结构对优化整个乘员保护和约束系统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狭缝型通风孔结构可以实现简单的安全气囊变风孔功能。狭缝的长度和深度与安全气囊的反作用力大小有一定关联,因此可以根据安全气囊的目标反作用力来改变安全气囊的狭缝大小。通过调整安全气囊的反作用力以及其它乘员约束装置(如安全带)等,可以优化整个乘员保护和约束系统。

Kenshi Torikai et al. SAE 2015-01-1455.

编译:苗志慧

猜你喜欢

通风孔反作用力乘员
观光车乘员乘坐的安全隐患分析
气球火箭
基于MADYMO的轻型客车前排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一款新型端子箱防雨罩的研制
分析、概括法在牛顿第三定律中的应用
民用雷达电子设备机柜通风孔设计
定子轴向通风孔对牵引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
机箱通风孔屏蔽效能仿真研究
用比较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两厢车后排乘员保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