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瑞士为师以瑞士为师:瑞士科技投入对贵州省科技投入的启示
2015-12-14黄昊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15-3
收稿日期:2015-3-21
基金项目:贵州省软科学联合基金项目“科技投入对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支撑研究”[黔科合体R字(2014)LSK2016]。
作者简介:黄昊(1972.10-),男,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科技史、科技发展战略。
Taking Switzerland as a Teacher: Implications of Swi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on Guizhou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Huang Hao
(Gui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Guiyang Guizhou 550002)
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conduc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in Guizhou, the problems of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Guizhou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witzerland has a relatively successful ap⁃proach an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are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witzerland has been carried out, providing some meaning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atecomer catch-up strategy of Guizhou.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Switzerland;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uizhou
2014年6月5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在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贵州目前从各项统计数据看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是,贵州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贵州目前进行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后发赶超战略,并提出把贵州打造成“东方瑞士”。以上的后发赶超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是适合贵州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如何将以上的建设目标落实将是贵州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铺开,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凸显出来,特别是在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科技创新扩大人类知识的外延、延展人类探索的领域、更高效的创造财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做好科技创新有一个前提——即有充足、高效的科技投入。科技投入被认为是一种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投资,其回报率远远超出经济学意义上投资的回报率。科技投入是贵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紧迫、重要的任务,且没有理论与实践来指导,只好自己趟出一条科技投入之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瑞士科技投入的成功做法,可以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投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 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目前没有一个精确、能被所有人接受的界定。学者多认为科技投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技投入包括所有用于科技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总和;狭义的科技投入指的是资金投入 [1]。本文中的科技投入是指狭义的科技投入。
2 科技投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创新,特别是生态化的科技创新。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显示,“科学技术开始只是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外生因素,在新增长理论中,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终极因素”。其次,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更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能源,而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再次,贵州在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污染方面需要生态科技创新。
2.1 瑞士的科技投入
瑞士位于欧洲内陆,有约700万人口,陆地面积41 293平方公里,矿产资源匮乏。但是,瑞士科技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居世界前列,多次被评为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瑞士成功的科技投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1.1 瑞士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很早就认识到科技创新将是决定瑞士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支撑科技创新的科技投入是必要保障。瑞士科技创新的思想渊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对于“世界的本源”问题的关注和探讨。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扬理性的大旗,从精神枷锁中解放自我。而理性是和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和科学思想、科学思维方式等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科学作为理性的象征在启蒙运动中是反对宗教迫害的重要武器。当时生活在现瑞士版图内的人们和后来迁入瑞士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等深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对于理性、科学和科学创新等已经渗透到其文化基因中,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2]。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的能量人们不再怀疑,人们把科学素养作为一种必备的个人修养,科学当成一种信仰,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类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财富的增加,知识边界的扩展无不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瑞士人亲身经历了以上的变化,对科学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和重要基础,有些甚至成为很多人的信仰。通过对瑞士科技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底蕴追溯,不难发现瑞士人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较为深远的思想渊源和厚重文化底蕴。这也是瑞士能较好推动科技创新,从而实现较快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持较好生态环境的软实力。也就理解为什么瑞士会吸引大量优秀的一流学者在瑞士从事科技创新,并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1.2 瑞士的科技投入强度、科技投入的人均量居位于世界前列。而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投入或地区科技投入的指标是其中的R&D投入。瑞士的R&D投入绝对量一直逐年增加。“1996年瑞士R&D经费为100亿瑞士法郎,2000年瑞士的R&D经费为107亿瑞士法郎,2004年瑞士的R&D经费为131亿瑞士法郎,2008年瑞士的R&D经费为163亿瑞士法郎。”瑞士人均R&D经费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士的科技投入强度在世界上一直位于前列。“1996年,瑞士R&D/GDP为2.65%,2000年,瑞士R&D/GDP为2.53%,2004年,瑞士R&D/GDP为2.9%,2008年,瑞士R&D/GDP为2.99%。”
2.1.3 瑞士的R&D经费来源多样,企业资金是R&D经费的来源的主体,政府资金是R&D经费重要来源。2008年,瑞士的R&D经费来源于企业的占总资金68.2%,R&D经费来源于政府的占总资金22.8%,R&D经费来源于其他资金的占总资金9%。瑞士拥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企业,企业资金是R&D经费主体很正常,瑞士政府对一些公共科技产品资助、基础研究的资助是R&D经费另一重要来源,瑞士的民间科技投入和非营利组织科技投入是瑞士R&D经费的补充 [3]。
2.1.4 瑞士科技投入的执行主体多样化,但是以企业和高校为主。2008年瑞士企业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73.5%,政府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0.5%,教育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24.2%,非营利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1.6%。从瑞士科技投入执行主体来看,企业是最重要的科技投入执行主体,企业知道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所以,企业执行的科技投入最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效率也最高。瑞士教育部门的科研在追求学术性、真理性的同时,也将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使科学研究在求真的同时,也为人类更好的生活服务。
2.1.5 瑞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不同。2004年瑞士的基础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28.7%,应用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33.32%,试验发展费用占R&D经费的37.98%;2008年瑞士的基础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26.8%,应用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31.9%,试验发展费用占R&D经费的41.3%。从瑞士的基础研究投入,可以看出其所占的份额较大,这是瑞士具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石。
2.1.6 瑞士积极营造最佳的科技创新环境,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到瑞士来从事科技创新,很好地解决了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执行主体不足的问题。瑞士拥有世界上按人口比率最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很多是旅居瑞士的科学家在瑞士从事科技创新、科学研究时获得的。
3 瑞士科技投入对于贵州科技投入的启示
从瑞士的科技投入看,不管是在思想上、文化底蕴上,还是具体的科技投入来源、科技投入的结构、科技投入执行主体吸引与发挥作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瑞士的科技投入促进了瑞士的科技创新,进而为瑞士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支撑。瑞士在科技投入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的做法,对贵州的科技投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不能说发达国家瑞士的科技投入跟贵州科技投入没有关联,这其中的关联还需要详细研究。贵州适当的借鉴瑞士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尽快地实现欠发达地区在科技投入上的跨越式发展,促进贵州的科技创新,为贵州最终的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1 在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科技投入的重要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对贵州现在和将来发展有决策权的精英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持久性
做好科技投入不仅仅是贵州当前发展所需,还是贵州长远生态发展所必需。对科技投入应该持之以恒,长久发展下去就会真正体会到科技投入对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威力,展示出科技创新能力是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持久、强劲动力。贵州现在是欠发达地区,既要赶超发展,又要加快转型,是高难度的跨越性发展,要实现以上的目标,目前只能从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上下功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较为轻松地实现以上的目标,但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做好科技投入将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唯一路径。
3.2 贵州当前要加大科技投入的量,拓宽贵州科技投入的资金来源,使资金来源多样化
科技投入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贵州R&D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09年为0.57%、2011年只有0.64%,2012年只有0.61%。这样的科技投入强度不要说支持赶超型发展了,就是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也不充足。从长远看科技投入的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例至少达到2.5%左右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经费需求,支撑赶超型的发展。首先,要强化政府的科技投入。贵州是在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科技基础薄弱,政府在此时负有重要的责任。其次,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理性的进行科技投入。从瑞士看企业R&D的投入一般都占全社会R&D投入的70%左右。贵州省企业的科技投入绝对量在增加,但投入的强度是不足的,离70%左右的投入强度差很远。为此,只有积极地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在所有的科技研发执行主体中更具有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和洞察力,因此,企业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投入最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投入回报见效快,效率高。鉴于贵州的企业现状,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研发能力较弱,在现阶段应先将科技投入用于该地区最需要的高科技项目的技术引进,边引进边吸收边改进,有一定的实力和基础以后,再独立地进行高科技的研发。同时根据科技投入的风险性,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科技投入的前期评估,规避风险,最后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军资本市场。
3.3 贵州省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主体,引进优秀人才来贵州创业
依据瑞士的经验,不仅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执行主体,还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来贵州创业,不仅可以缓解科技投入的不足,也可以缓解科技投入执行主体不足的问题。
3.4 贵州的科技投入要保持合理的配置结构
依据瑞士的经验,基础研究多是政府资金,应用研究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实验发展阶段以企业资金为主。贵州目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政府资金为主,试验发展阶段以企业的资金为主。随着贵州的发展,政府资金要慢慢让位于企业资金,专注基础研究领域和公共科技需求领域。
3.5 树立艰苦奋斗作风,踏实做好贵州科技投入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事业,要把贵州建设好,贵州自身的力量是内因,要依靠自身力量去实现,将科技投入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