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预采访”技巧
2015-12-13■尤美
■尤 美
电视“预采访”技巧
■尤美
电视节目的采访工作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镜前采访,如现场报道、人物专访等,它们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电视采访过程。第二类与文字记者采访工作颇为相似,一般无需电子摄录设备的介入,所以也不直接用作节目素材,而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节目拍摄制作所进行的前期准备。这部分采访工作内容涵盖面很广,但大抵可以分为静态采访准备(包括资料、理论、知识、心理及事务方面的准备工作)和直接进入预定拍摄现场所做的动态采访过程。人们通常把这类采访称之为“前期采访”,并把其中的动态采访过程称之为“预采访”。那么,预采访对于专题片拍摄有什么帮助呢?
问题一::预采访是否必要?
人们在研究专题片采访时,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镜前采访上,而对预采访重视不够。在一些专业书籍中,会用很多笔墨去探讨镜前采访的技巧、作用,而对预采访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这也难怪,很多专题片的摄制过程确实存在省略预采访程序的现象。不过,这并不说明预采访之于专题片的拍摄不重要,尤其对于纪实性专题片而言,如果缺少预采访程序,只靠拍摄者临场发挥,是很难拍出高质量的作品的。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是一个涉及若干人若干设备相互配合的复杂过程,它需要有编导、摄像师、主持人、灯光师……外加昂贵的现代化电子摄录设备,所以这一过程应该尽可能高效。而要使镜前采访更顺利更高效,就必须充分利用拍摄前或拍摄间歇做好预采访工作,与可能的采访对象多接触,多了解具体情况,多收集有关资料,多熟悉拍摄现场。这样才能设计出具体的采访提纲,明确摄制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减少拍摄消耗。
电视专题片创作质量的优劣与能否采集到高质量的生活素材息息相关,这就对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能否增进了解、加强交流提出了特殊要求,而要满足这个要求,预采访过程不可或缺。只有有了预采访,才能让我们需要的生活情节合乎理想地在镜头前展开,让被摄主体也合乎理想地在镜头前活动。同时,拍摄者也需要预采访程序为具体拍摄做好前期准备,通过预采访了解情况,熟悉相关事件、人物、环境,并消除与采访对象的隔阂,缩短彼此的距离,确定镜前采访的角度选择、采访方式和采访重点等。
因此,预采访即便不是电视专题创作中的必要程序,最起码也是重要程序。
问题二:预采访进行到什么程度为宜?
对文字记者来说,采访自然是越深入越细致越好;可对于专题片的采访者而言却不是这样。例如,某记者听说了一个贤惠媳妇长年照料多病公婆的动人故事,于是前往了解情况。这次预采访很深入细致,婆媳俩与记者谈了很多,谈到动情处甚至涕泪涟涟。可等到记者携摄像机进行正式采访时,做媳妇的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不值得说了又说;老婆婆也对自己头一天的动情有一点难为情,接受采访时多了几分冷静。结果,镜前采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个例子说明,专题片的预采访确实存在度的把握问题,同时还有个方法的问题。
电视专题片的传播符号有其特殊性,在电视所拥有的画面、声音、文字三大表现符号中,它更倚重于前两种。一个记者的采访所得,最终要以摄录在磁带上的东西为主。用电视记者的行话来说,那就是“拍到了才是你的,拍不到的再好也不是你的”。预采访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镜前采访更加高质高效,而不应该影响拍摄效果。这是我们在考虑预采访的方法时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作为专题片拍摄者,应该经常这样问自己,什么样的预采访才能帮助我们拍好片子?我们可以把专题片预采访的方法笼统地概括为了解和熟悉人物、事件、环境,其中了解人物最为重要。不管你所要摄制的专题片是说人的还是论事的,人总是第一表现要素。因此,我们在讨论预采访的方法时不妨先确定一个终极目的——在镜前采访时,镜头要实现对人的最佳表现。
问题三:怎样做好预采访?
《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温迪雅在一篇创作谈里提到:“预采访我感觉不宜太长过深,当你对一个采访对象直接接触太多、了解太深,会缺少新鲜感,而这种新鲜感在采访时会刺激你的思想,形成撞击。尤其是对艺术家,他们大多不愿面对一个人重复表述自己,在彼此都感到新鲜的时候精彩的话讲完了,我们需要的时候就不一定那么精彩了。”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在某种情况下,预采访的确宜浅不宜深,特别是当我们所要拍摄的专题片将部分地使用“过去式”的时候,即采访对象诉说往事的时候。
首先,与采访对象的接触,或深或浅,要掌握好一个“度”。我们还是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在专题片《沙与海》中有一段记者与沙漠人家姑娘的对话——记者:找了对象没有?姑娘:谈了。记者:离这儿有多远?姑娘:……记者:骑骆驼要多长时间?姑娘:七个小时。记者: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姑娘:还没定吧。记者:想不想离开这个家呢?姑娘:……评说这段采访,其魅力就在于那姑娘的两次沉默。问未来婆家离这儿有多远,她沉默,显然是回答不上,她只是知道骑骆驼要七个小时;问她想不想离开这个家,她低头不语,一种不知如何表述的复杂心态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段采访也许是记者事先设计好的,也许是临时想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记者在预采访中没有就这个问题与姑娘交谈过,否则就难以达到这种效果。预采访中的“浅”,往往能带来镜前采访的“深”,能让你在镜前采访中有意外收获。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预采访中与采访对象的接触也可以深一些。譬如,当我们所要表现的是“现在式”的东西时(从预采访这一时间点来看则是“将来式”的东西),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就可以深入一些,这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物的个性、情感、想法等,从而对采访对象可能在镜头面前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何做、如何说,做到心中有数。这类专题片中,与采访对象的深入接触一般不会影响人们在镜前采访中的激情,反而会因为主客体的熟悉沟通而使采访对象能自然地说话做事,并促使采访者设计出一些触发力更强的提问。
其次,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或正面或侧面,要把握好分寸。一般来说,人们是带着对所要摄制专题的粗略想法进入预采访的。所以,预采访应该是一个对设想情节的深化过程,是一个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甚至改变原来设想的过程。预采访不妨做得活泛一些,尽可能多想、多提外围问题,甚至可以东拉西扯,这么做经常会有意外收获。以专题片《有这样一个老太婆》的创作为例。1995年,在为抗洪救灾捐款捐物的人群中,一位记者认识了蒋奶奶,从旁人那里听说了她不少善行义举,就大致设计了一个横向的表现路子。后来在预采访中,记者与蒋奶奶谈起她的家人、她的经历,才知道她的一生是超乎寻常的艰辛坎坷,直到改革开放,她才做起小生意过上稍好一点的日子。这种了解使记者重新确定了一个纵向的表现路子,整个专题超出“好人好事”这样的格局,而有了一种历史沧桑感。
另外,预采访还可以从采访心理学的角度为镜前采访做准备,以使采访对象能够自如地在摄像机前一如往常地说话做事,这是更高的一种境界。日本的佐藤真先生为了拍摄《家住阿贺河》,与他的同伴在河边租了房子,跟当地农民一起生活了四年。佐藤真说:“我们帮助他们耕种稻田,在河边捕鱼,尝试分享他们的生活。如果不是整个摄制组长期在村里生活,他们不会达到像后来与我们交流时那种畅所欲言。”花四年时间与采访对象相处,这也是一种预采访。虽然不是每一个创作者都花得起这样的时间,但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从佐藤真的做法中得到启示。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