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黑土远教人
2015-12-13张佳蕊
■温 澜 张佳蕊
扎根黑土远教人
■温澜张佳蕊
扎根基层的方正远教团队
黑龙江省方正县坐落在松花江畔广袤的东北大平原上。脚踏肥沃黑土的方正远教人多年来形成了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县远程办的三名同志,个个能吃苦、善钻研,这不,为了保证完成部里交代下来的紧急制片任务,他们又坐到一起出谋划策了。
选题“泥土味”
一大早,远程办办公室里就讨论得热火朝天,杜国香、李博、温志军正一脸激动地研究着选题。杜主任先发言:“平时咱们赵一兵副部长总说选题要面向基层,我觉得,这次拍优秀党员,还是得去基层选典型。”李博也接着道:“最好能挖到大家平时关注少但事迹好的典型。”温志军也不住点头:“我们挨个乡镇选,肯定有收获。”研究来研究去,三个人有了共识:“一定要选出个带泥土气的典型!”
说干就干,三人兵分三路,踏上了“海选”之路。无论到哪,每个人都将当地的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采访一遍,期待着惊喜。可选来选去,总感觉不大尽人意。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都有些急了。
这一天,杜主任在天门乡“海选”,疲惫的她看到乡政府旁边有家小面馆,就决定吃点饭对付下。她正想动筷子,突然听到旁边桌上聊得正欢:“双子山老荣他们可真不容易啊。”“可不咋地,山里一蹲十几年,这样的才叫好党员!”听到这,敏感的她急忙凑过去打听,双子山原始森林公园六名党员的事迹就这样浮现出来:守深山十几年,守得人人一身病,却坚持奉献……杜国香的眼睛亮了:“这不
就是好选题吗?”就这样,源于一次偶然的旁听,这些“守望大山的人”最终进入了他们的镜头。
镜头带“露珠”
选题定下来了,接下来的采访拍摄不能老套路,三个人也各出高招:“要是像以往那样同期加解说,很难拍出亮点。”“我觉得干脆不要摆拍,争取全程跟拍,这才生动。”“对,让他们本色表演,咱们原味拍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形成了一个中心思想:“要让这片子的每一个镜头都带着露珠儿!
什么叫镜头都带露珠儿?就是原汁原味去拍,让画面显得鲜活生动。这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全程跟拍意味着没有拍摄预案,一切都靠现场捕捉,摄像就得跟得上;不用布景和灯光,就得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抓住一切时机……三个人不知吃了多少苦。有一次,为了拍摄党员老荣捡拾景区垃圾的画面,李博端着摄像机跟拍,当老荣走过一座桥时,李博仍跟住不放,一时忘情,没看脚下,差点掉进桥下深深的河里……当时在场的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大家卖力地拍了两个多月,《守望大山的人》终于杀青了。看着那一帧帧饱含生活气息的画面,三个人都满意地笑了:“这片子真的是每个镜头都带露珠儿了!”
编排“取民意”
片子初编完成了,这时杜国香又想起了赵一兵副部长那句话:“片子好看不好看,只有群众说了算。”是啊,群众不认可,再有创意也是白搭。于是,三个人先邀请一些群众代表来观片并请他们打分。
这一天,县委组织部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各村的群众代表,都是地道的农民。杜国香放片前,先诚恳“致辞”:“请大家来,就是挑毛病的。有啥毛病直说,别惯着我们。”一席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开始放映了,大家时而点头,时而沉吟。片子一放完,大家便“开批”:“咋觉得这解说文绉绉的呢?听不习惯。”“老荣有时说话咋总瞅脚面呢?看着就不自然。”“后面那块儿音乐有些太闹了。”……远程办三个人边听边记录,送走群众后在编辑机上一点一点地抠到后半夜,总算修完了全片。揉着干涩的眼睛,杜国香感慨道:“谁说老百姓不懂行?我觉得这些意见说到点子上了。现在这片子,可真是顺民意、接地气了!”
散发着泥土味的《守望大山的人》终于与观众见面了,领导夸“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群众赞“这真是拍咱百姓事、给咱百姓看”。而三个人通过这次拍片,也深刻理解了怎么在制片中走群众路线。这支心向基层的团队,今后将继续扎根黑土,为父老乡亲念好远教这本经。
(作者温澜系黑龙江省方正县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