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 那岭 那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栋青庄地震概查及资源远景评价项目施工纪实
2015-12-13王伟灿赵先峰
◎王伟灿 赵先峰
那人那岭那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栋青庄地震概查及资源远景评价项目施工纪实
◎王伟灿赵先峰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物探工程处承担的“河南省宝丰县栋青庄地震概查及资源远景评价”项目,从6月13日开工到7月7日完工,历经25天紧张施工,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在25个日日夜夜里,项目组紧密配合,战风雨、斗酷暑,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巧解“三难”
6月25日,河南省中招考试的日子。洛阳市第二十六中学门口,一对母子在淅沥小雨中等待进入考场。这对母子就是栋青庄地震概查及资源远景评价项目青赔组张海军的妻子和儿子。对于孩子中考这种大事,张海军竟然没回来,他真的很忙吗?
栋青庄地震概查及远景资源评价项目施工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涉及40多个村庄。作为项目的开路先锋队,青赔组张海军、闫淑杰、吴将领事先就向市、县(区)、乡领导汇报了项目情况,得到了上级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县(区)、乡领导为此还专门召开了协调会。
尽管有了当地政府的“尚方宝剑”,但是青赔工作仍是困难重重。该项目施工面积大、涉及村庄多,施工区内既有南水北调工程,又有西气东输工程,还有高压电线,有的村庄之前经历过类似工程项目赔偿价位高,有的赔偿款不到位,村民心里有了比较和戒备,而且项目施工期间,雨水多,震源车经常被陷进场地,毁苗多、毁地多,更使他们提出苛刻条件,狮子大张口,造成赔青协调异常艰难。
面对这种情况,青赔组的同志愁眉紧锁:“这样下去不行啊,如果青赔没有谈妥,第二天的工作将无法进行,也会影响整个项目进展,我们得想个办法呀!”张海军想了一会儿,有了主意:“端午节不是快到了吗?咱们何不利用过节这个机会,去村干部家拜访一下,与他们聊聊天……”随后,他们一一到村干部家中拜访,在经过多次沟通交流后,与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村民工作由村干部协调,赔偿款支付到村里,这一招使各种难题迎刃而解。
①泥泞的作业场地
②冒雨施工
③野外就餐
赔青工作是整个项目的引擎。张海军、闫淑杰、吴将领每天像进入百米赛跑一样,每天5点多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每天的工作就像被什么东西撵着一样,不能有一点耽搁。联系村干部、丈量土地、解决赔青纠纷、签订合同,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协调起来真是掰开说揉碎讲,好话说了几大箩筐,走的路快把鞋底磨透了,才使工作有了一次次的突破,工程进度不受耽误,不断向前推进。
正当张海军为项目忙得不可开交时,儿子中考日子也一天天临近。妻子非常想让做过教师的张海军回家辅导孩子学习,可他根本脱不开身啊。当他得知自己不能回家儿子情绪低落时,他就利用晚上回到项目驻地休息时,通过手机微信与妻子、儿子聊天,讲自己的繁忙,讲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孩子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经过一次次聊天,自己的工作最终得到了儿子和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烈日“烤”验
清晨5点左右,天刚放亮。项目组队员就起床了,吃完早饭,迎着东方初升的朝霞出发了。
几十分钟后,在起伏的山岗上,放线班和仪器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放线、仪器连接、查道……太阳爬上了山岗,天气慢慢热了起来,像个大火球挂在天边,毫不吝惜把她的热情洒向大地,洒在紧张作业的小伙子们身上。只见周佑康、高远方、陈文东、赵晨坤、张志兴扛着一根根线奔走在地里,一趟又一趟,一次又一次,步履匆匆,伸向远方。而仪器班是整个地震队的野外“指挥中心”,各个班组之间的协调都需要仪器班的调度。仪器班赵坤、杨勇泉通过电台发出了一系列指令:“前线通到13620了,13560那一道不通,注意点!”“后线可以收到8860电源站那里了。”“震源前面11000~11400是村庄,该变观了。”之后,该震源班“操戈”上阵了,不一会儿,在一个个震点接连响起“轰隆隆”震源车机器的轰鸣声。六七月的天气,只要是晴天,温度都在三十度以上。由于天热,大伙儿脸上的汗水就像关不住的阀门,悄悄地流着,扑嗒扑嗒滴落着,打在了禾苗上,浸透了衣服。
尽管环境艰苦,项目组的同志们仍然上下一心,尽心尽力干好每一项工作。有一次,卢杰在卸车时,脚指不小心被砸一下,当时就血流不止。同志们把他送到医院包扎后,劝他休息几天,可卢杰看到项目施工正是紧张时期,就说:“我没事,项目正用人,我咋能歇着啊!”之后,他一瘸一拐地投入了工作。
与大伙儿一起战斗的还有两位女同志。毕业于长江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姚娇凤,外表显得文静、纤弱,面对艰苦环境,却有着不甘落后的精神。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缺少野外实战经验,倔强的她为了早点融入工作,跟仪器组学习几天,跟震源带点组学习几天,跟着线班放线放了几天,一个项目下来几乎各个班组都去学习过;尽管有时热得也是满头大汗,她汗一擦就又投入到工作中了。已经做妈妈的刘静,是项目组出了名的铁姑娘,自从生孩子后,身体一直不好,每天都要服药,即使这样,她依然坚持与男同志一起坚守在工地上。
为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炊事班的白志军、张振民每天都要熬上几大锅绿豆水送到施工现场。由于工作忙,大伙儿的午饭大都在施工现场解决,午饭一送到工地,石崖、地头就成了大伙儿的餐桌,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一顿别样的午餐也就解决了。在20多天施工中,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天快黑了,而这条线的任务还有一点没有完成。于是,项目副经理徐小刚就对大家说:“如果现在收工明天再干,明天的工作要受到影响,大家加把劲儿,注意安全,把这条线干完了,干完了回去给大家加餐!”而那一天晚上加班到10点多了。
雨水“浇灌”
6月份,淅淅沥沥的雨水似乎缠上了项目组的同志们。由于震源车是租来的,每天几千元的停工费,物探工程处副处长何江根根据夏天雨水特点,跟同事们商量,雨大了停停雨小再干,得到大伙儿一致赞同。于是安排人员买来雨具后,同志们穿着雨衣、雨靴,在工地里与风雨玩起了捉迷藏,雨出来了大伙儿就找个地方躲起来,雨小了大伙儿就继续干活。天上雨儿斜斜地下着,开始两天还好,过了几天土地下透了,走在施工场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异常艰难。雨靴一脚踩下去,靴陷了进去,一使劲脚出来了。时间一长,脸上的汗水悄悄地冒了出来,扑嗒扑嗒滴在地上。
人在泥泞的场地里还是寸步难行,震源车进入现场作业,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自重20多吨的震源车,进入场地后,车轰鸣着,像一头负重的老牛,缓缓地行进着。不一会儿,车被陷进泥里,任凭怎么努力就是出不来。携带着工具跟随其后的同志们见状,立即奔过去,有的用铁锨一下一下清理车下的泥,有的铲来石子,找来树枝垫在轮胎下……这种事情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回。
“其实,我们干活辛苦倒不算啥,难的就是村民干扰。”放线班班长周佑康对笔者说起这样一件事。在实施地震过程中,线路难免会经过当地村民的庄稼地、院落,只要涉及这些地方,麻烦就来了。有一次,放线要经过一片花生地,一位老大娘怕踩坏她的庄稼苗,说什么也不让进入花生地。于是周佑康和同事轮番做老太太的工作,一番苦口婆心劝说后,老太太终于同意放线班进入场地工作。这还是比较顺利的,让人挠头的事情也不少。一次放线得经过一个村民的宅院,进入院子里放线时,村民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是收线时,那位村民大门紧锁,说是拿了补偿费才让人进去收线……
在25天的时间里,项目组共计签订40份青赔合同,完成1516个地震物理点,目前该项目转入室内资料处理和报告编制工作中。
(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