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最底层心系九重天
2015-12-13文/何露东杰
文/何 露 东 杰
身在最底层心系九重天
文/何 露 东 杰
“隆……隆……”在船身的最底层,2台主机正在嗡嗡作响,高温强噪的机舱里油蒸烟熏、光线昏暗,闷热的环境简直使人透不过气来,一个个头儿不高,皮肤黝黑,一身油污两手泥、灰头土脸的身影正守卫在设备旁。他是总装某部的一名普通机电老兵——二级军士长刘天水。
“我认为能打胜仗就是熟悉设备性能、胜任岗位工作,不惧怕任何困难,敢于担当、勇于冲锋!”这是刘天水在支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时的发言。他秉承这个信条,不畏艰辛、尽忠职守,攻克了一次又一次难题,战胜了一回又一回险情。
某次出航前夕,突发右主机滑油乳化故障,倘若无法尽快修复,船就无法按时出航,如此一来便会影响到既定任务。这让机电官兵乃至全体船员都心惊胆战。
而此时的刘天水显得格外冷静,他二话不说,披上沾满油渍的工作服,拿着手电筒,一头钻进狭小的舱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逐项排查,他终于在机座与油舱的接合部位发现了故障点。
大家听到故障原因已查明的消息个个兴奋不已,唯独刘天水,表情依旧凝重。“离出航仅4天,船上没有排除该故障所需的备件,我要去一趟加工厂把备件赶出来。”刘天水带着刚从舱底自绘的测量图,星夜前往。
奋战数日后,终于在出海前一天顺利排除故障。此时的他才如释重负,露出幸福而又满意的笑容。
在一次海上巡视中,值班人员发现反渗透造水机无排压,若不能及时修复,将直接影响到船员的用水及船舶压载。
大家的目光不自觉地开始寻找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同志,而刘天水早已弯着腰、弓着背,手持工具,仔细检查起故障原因。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故障原因——高压泵活塞脱落。
“高压泵是美国进口的高精度设备,船上没有备件,现在又在海上……”主机队长有些焦急。在这紧要关头,又是刘天水挺身而出。凭借自己多年所学的车床技术,利用现有条件,经过10余小时的精心加工维修后,活塞竟然“起死回生”,造水机再次开始“奔跑”。
众人欢呼雀跃,就连作为行家里手的厂所师傅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连声叫绝。而同班的一名战士在一旁小声说道:“水哥刚值完班,本应该去休息的……”原来刘天水已经连续在40多摄氏度的机舱中工作了18个小时之久。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刘天水深知现代化的船艇需要现代化知识才能驾驭。虽是身在最基层的机电兵,终日与机器为伴,但仰望星空同样是他的梦想。
刚上船时,初出茅庐的刘天水不论工作多忙多累,每天坚持做到“三个十”:细读十页专业书籍,熟记十个重要数据,掌握十个零件使用。他平时遇到不懂的事项总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空闲了就点着台灯自己翻书充电。
靠着这种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刘天水仅用半年时间,就自学了《船舶柴油机原理》《轮机管理》等理论书籍,并做了10万多字的读书笔记,较全面地了解了柴油机设备的性能和原理,并对其他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
如今,他已获得“中级车工证书”“船员四小证证书”“国际船舶机匠适任证书”“初级钳工证书”。在2008年通过自学,取得了本科学历。
他不仅参与了《船主机设备操作条例》《主机设备故障汇编》等材料的编写工作,而且自制任务备件50余件,节约经费80余万元,还获过2010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度单位士官论文交流第二名……
入伍23年,刘天水的忘我工作在队里是出了名的。某次任务前,他父亲突发脑溢血,部门领导让其安心回家照顾父亲。但身为主机技师的他知道任务迫在眉睫,为了保证设备修理和保养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他选择了坚守岗位,笑着对部门领导说:“出海时间长,先让年轻的同志休休假,回家看看。”
他的教育笔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确实,在经济上,作为一名军人,并不富有,但只要视人民群众为亲人,以亲人的爱心去关心他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他这么想,也如是做。
早在1995年,当看到《半月谈》写的陕西一名普通群众拿出全家积蓄为失学儿童办学的义举时,刘天水深受感动,他一次性从自己不多的津贴中拿出200元寄给这位好心人,并从此坚持每月从津贴中取出30元助其办学。
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解决雷达锁定销断裂、天线支撑杆断裂等本职以外的难题,为全船和谐大家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倾注一片真情。
他身在最底层,望不到海水托起的太阳,看不到浩瀚夜空中的繁星,但他依旧情寄大洋,心系九重天……★
责任编辑: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