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标准服务方法与途径创新研究

2015-12-13刘大可

创新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标准化工业标准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1-80-3

收稿日期:2014-12-8

作者简介:刘大可(1982-),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及开发研究。

Innovation Study on Industrial Standard Service Ways and Methods

Liu Dake

(Henan Provincial Standard Information Center of Industrial Informat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industrial standard work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upgrading and strengthening, promot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nhanci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industrial standard functions and working development changes,the ways of continuously broadening industrial standard service fields are further explored with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driving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industrial standard; service; innovation

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工业标准化对于企业实施科学管理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创建品牌效益,开拓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不可逾越的技术规范门槛 [1]。目前,标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抓住发展机遇,在传统工作的基础上拓宽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途径,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1 工业化进程中标准的重要作用

标准在社会化分工中是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科研、生产、使用的桥梁,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础。当前,在国际先进技术、资本、服务等一系列要素相互渗透组合的过程中,标准的作用不断扩展,正在显现它的重要地位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开发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飞船、火箭到汽车、通信等民用产品,在高新技术高标准的推动下,国家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已有目共睹。早在20世纪80年代,众多国家已认识到标准对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如工程机械方面,英法德等国企业采用的国际标准已达到80%,日本高达90%以上。一项战略性的技术标准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纳,往往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决定行业的发展,如世界电器方面的技术标准现今仍以西门子公司的为主。在各领域各专业中,谁掌握了国际标准的制订权,谁就占领了技术方向和市场的制高点,标准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加入WTO后,用国际或本国相应的技术标准限制产品贸易进出口中的事例不断发生,在产业集团和产品市场竞争中,标准的作用得到升级。

今天,我国在走以优化提高为方向,以创新增值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标准对于保护创新,推进制度建设,提升资源配置,引领企业真正步入创新驱动良性发展的轨道显得更为重要。如河南省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已经形成机械电子、纺织、轻工、汽车等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业产业体系,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都能用国内外先进标准进行管理和生产,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已涌现出宇通、洛拖、洛轴、日产、许继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厂商的品牌。

据2014年上半年统计,全省工业企业已达2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超百亿元特色集群达100以上,在经济总量、出口创汇等均表明制造业已成为河南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如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有些企业在科技研发和规范建设方面,还存在规模化发展的意识不强,对标准的作用认识不足,产品质量得不到市场认可的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制约制造业整体的发展。因此,提高对标准化的重视度,强化工业标准服务工作,对于提升工业整体水平加快升级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工业标准服务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快速振兴给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几十年来,我国工业标准工作经历了计划经济到以市场为主导的服务观念的转变,标准信息从传统手工检索到依托信息网络,服务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容随时代的需求不断扩展,标准的应用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公司扩张使世界领域的新技术迅速推广,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国家内部的制度规范。

我国工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2.1 以前多行业管理的局面造成有些基础标准不统一,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2.2 新标准制订更新慢于工业生产速度的事例不断产生。如: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技术管理标准在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中落后于产品研发生产,会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2.3 我国移动电源行业标准制订缺乏规范,影响了对其安全性的评测等。

2.4 由于某些工程机械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使得企业在海外产品认证周期长,影响了销售。

2.5 一些产品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落后于欧美等国相应的标准,阻碍了企业经营的步伐。

2.6 标准服务手段形式单一,仍停留在标准文本资料的服务阶段,资料更新不及时,宣传不到位。

2.7 有些中小企业缺乏技术标准的支撑,使其产品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工业标准服务还满足不了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还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3 关于工业标准工作创新服务途径的探讨

标准工作的发展创新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的基础上,处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快速渗透的趋势中。有资料研究表明,在工业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占比越来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有的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的服务收入竟超过总收入的50%。在推动新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政府实施以创新驱动的战略构想,无疑给工业标准工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综上所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业标准服务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

3.1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完善工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大量涌出,工业标准数量迅猛增长,标龄周期缩短,标准文献载体电子化,传递查询网络化正成为标准信息服务用户的重要手段,应继续完善扩展工业标准数据库,依托信息技术,不断开发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查询的服务功能,克服现在数据库内容不够优化广泛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扩展建立工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与标准化管理部门、科技部门、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企业等互联互通,实现标准信息共享;利用服务平台分类储存数据跟踪国内外信息,定期分析行业标准化水平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情况,为有关部门及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利用平台实现标准文本信息的及时更新替代;利用平台广泛宣传共性基础性国家标准、安全生产标准、科学管理标准等;利用平台可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咨询服务,参与或指导制修订标准和科技创新方案;利用平台可侧重搜集各省发展重点及优势行业的技术标准,形成服务特色,如:河南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子产品、汽车及配件等;利用平台普及标准化知识,实现远程人员培训;利用平台与物联网结合快速传递标准信息产品;利用平台加强跟踪国际标准动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总之,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要思路开阔,严谨灵活,设计先进,充分显现行业特征和技术优势,体现服务的快捷高效。

3.2 以战略发展为目标,加强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工业标准服务体系的建设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服务能力较弱。中央关于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力的战略,给标准工作指出了方向,应加强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广泛吸引人才,制定激励政策,把标准队伍建成水平过硬,组织优化的创新服务团队,要充分发挥各专业标准化协会的优势,上通下联,使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在中小企业中及时贯彻实施,为标准成果的推广搭建桥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支持成立机制灵活的专业标准咨询服务机构等,使服务更及时,针对性更强。

3.3 以助推科技创新为理念,拓宽工业标准工作服务领域

3.3.1 强化标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标准化人员素质

从事标准工作的人员需具有长期的科技管理和产品开发经验,标准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工业标准管理服务机构可从大中型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中选拔组织一批专业性强的骨干队伍,聘请各行业业务精通的技术人员,分类对有关企业进行业务培训或现场指导,学习国家基础标准,制修订企业标准的步骤方法,新标准的技术规则和实际应用等。另外,与有关大专院校结合,在课程中加强对标准化知识的学习。

3.3.2 支持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

大力支持企业建设自身的标准体系和信息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学习宣传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先进范例。鼓励企业在制修订技术标准、环境标准、设计标准,采购、工艺等标准中,注重应用先进的国内外标准。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与其相关的中小企业开展标准化对接活动,培育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技术渗透体系,以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和技术研发水平。

3.3.3 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信息服务

据统计,至2014年6月,河南省中小企业单位数已达41.53万家,其中中型企业单位数1.63万家,小型企业单位数12.49万家,微型企业单位数已达27.41万家。这些中小企业中,制造业占了很大比例,它们的产品适应市场变化快,机制灵活,发展潜力大。但有些企业规模太小,应用或制修订企业标准的能力有限,因此,工业标准工作的重点要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它们提供服务。

例如:河南省工业情报标准信息中心2014年以最新的国家标准为依据,以最快速度编辑完成了新版《五金手册》,该手册涵盖了五金工程包括的各种材料和基础配件,数据完整精确,通过网络迅速推广,得到了全国中小企业的好评。这类标准信息产品专业针对性强,具有行业特色优势,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对中小企业掌握运用标准规则参与市场竞争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利用信息网络建立标准信息服务超市,除对标准信息产品推介外,也可帮助企业对达标产品进行宣传,提高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4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注重分类搜集国内外工业企业标准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平台,在搜集储存加工信息的基础上,定期分析研究工业行业标准化水平情况,如控股公司和企业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情况,产品达标情况,主要产品水平及国内外市场占有情况和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有关标准的应用等,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科技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监督产品安全,实施技术引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提供服务。

5 以提高品牌效益为方向,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活动

有关部门可出台相应政策,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研究部门企业等给予奖励。河南制造业在全国标准化领域占有优势的方面是:一些国家行业标准化技术归口研究机构和专业标准委在本省。

例如: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委,全国继电器保护设备标准委、拖拉机标准委、轴承标准委、齿轮等标准委。这些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组织起草单位,经常代表全国某行业参加国际会议,要充分发挥这些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因它们在技术、人才、机制转变、创新中有较大优势,注重它们在开拓国际市场、翻译国外技术标准、制订行业标准中带动中小企业。

鼓励它们积极参与举办ISO、IEC、ITU等的有关活动。如:洛阳轴承2013年组织了ISO标准提案研讨会等。力争各行业在国际标准制订中占领制高点,实现新的突破。

6 以促进新产品开发为动力,加强标准化审查

标准化与科技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标准管理服务部门和技术人员要主动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鉴定工作,没有标准依据的产品不能投产,使标准制订与产品研发生产同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另外,积极配合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对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和产品信息及时提交公布,确保市场竞争环境公平统一,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7 以诚信的服务为理念,做好工业标准工作

以诚信的服务为理念,全方位地为工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是标准工作适应社会化发展的目标。标准本身就是制度规范,需用扎扎实实的工作来体现,有关部门要重视对标准技术人员的教育提高,组织他们定期参加业务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激励引导他们在工作中转变服务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造工作业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工业标准工作的要求。

8 结语

工业标准工作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之时,在开拓国际市场参与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显现了它的重要位置。充分利用工业标准信息资源和工作实践经验,以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为支撑,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不断改进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机制和思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工业领域各行业标准技术组织为依托的工业标准信息服务联盟体系,逐步融入到制造服务产业中,在助推技术创新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好地作用。

猜你喜欢

标准化工业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工业人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