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暑期乘车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5-12-13赵光明周文辉张亚南

汽车与安全 2015年8期
关键词:乘车车窗车门

赵光明,周文辉,张亚南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儿童暑期乘车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建议

赵光明,周文辉,张亚南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2015年暑期,接连发生多起儿童被控车内伤亡事故,网络等媒体纷纷报道并提出各类应对攻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通过跟踪事件进展、国内外对比研究、咨询专家、实车试验等方法,梳理了儿童暑期乘车常见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及建议。

儿童;暑期;乘车安全隐患;应对策略

1 近期发生的儿童车内伤亡事故

据公开报道,近期已连续发生7起儿童滞留车内伤亡事故,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死亡事故有:一是6月27日,湘潭一名4岁男童被遗忘在车内6小时,发现时已死亡,车窗上满是儿童挣扎留下的手指印;二是同天,南宁一名12岁男孩钻入报废轿车玩耍,发现时已死亡;三是7月11日,山东沂水一名3岁女童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9小时,发现时已死亡。受伤事故有:一是7月10日,贵州水城一名2岁男童独自留在车内2小时,出现呕吐、缺氧性休克等症状;二是7月11日,义乌一小男孩因贪玩将自己锁在车内1个多小时,后被消防队员砸窗救出;三是7月17日,义乌一名1岁多幼儿被遗忘锁在车内,被消防队员砸窗救出;四是7月19日,宁波一名5岁女孩被遗忘在车内2小时,使用报警闪光灯(双闪灯)引起路人注意,获救时浑身湿透、面色紫红、不停哭闹。

2 儿童暑期乘车常见安全隐患

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来看,7、8月份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一年中最高,一般比其他月份高出近30%。暑期儿童出行增多,同时因为天气炎热,滞留车内时间变长,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高温伤害、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经梳理,暑期儿童乘车常见安全隐患如下:

2.1 车内密闭环境下高温导致的儿童伤亡

据国外研究报道[1],当环境温度为31℃时,密闭轿车车内温度在10 分钟内即可上升到40~45℃,1小时后上升到55℃。儿童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不如成人,高温时身体水分散失和体温上升速度均较快,很容易引发脑肾损伤(俗称“热射病”);当体温达到40℃时,儿童主要器官将停止工作;体温达到42℃,即可导致儿童死亡。

2.2 车内密闭环境下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儿童伤亡

车辆怠速停驶时,一氧化碳(CO)排放会增加。若通风不畅,CO等废气就会在车身周围积聚,并通过空调进风口、车门缝隙等进入车厢。同时大量媒体试验证明,在停车场等相对封闭环境,车内CO浓度上升速度会更快。人体长时间置身于CO环境下,会导致头痛、眩晕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CO浓度越高,人体中毒或死亡的时间缩短[2]。CO浓度达到800ppm时(尾气附近浓度可达900ppm),45分钟内即会出现乏力、抽搐等中毒症状,1小时可失去意识,2小时可导致死亡。儿童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受到伤害并留下后遗症。

2.3 未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导致的儿童伤亡

我国目前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的使用率尚不足1%,不使用儿童约束系统乘车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儿童单独坐在副驾驶座上;二是成年人怀抱儿童坐在车内;三是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上述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无法有效保护儿童的安全,甚至有可能加重伤亡程度。国外研究表明,坐在后座的12岁以下儿童比坐在前座的儿童致命伤害危险率减少36.0%[3];若车辆以48 km/h的速度行驶,7 kg儿童在遭遇撞击瞬间将产生275 kg的向前冲击力,普通成人无法承受,同时安全气囊爆开也会对儿童头部和颈部造成伤害[4];而安全带是针对身高1.35米以上的成人设计,5~9岁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发生严重受伤的危险是成人的2.7倍, 过早让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会增加内脏和脊椎受伤几率[5]。而正确使用儿童乘车安全约束系统已被证实能够有效保护儿童乘车安全。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6],轿车相互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能使婴儿的死亡率降低71%,幼儿的死亡率降低 54%。

2.4 儿童独自开关车门意外受伤

目前儿童安全锁逐步普及,行车时因儿童意外打开车门受伤的事故逐渐减少。但儿童力量有限,开启车门时如推不到位,车门会自动回弹,造成手指夹伤或被车门磕伤;关闭车门时如关不到位,会出现行车过程中车门再次打开,儿童掉出车外的危险。

2.5 儿童被自动车窗夹伤

儿童将身体伸出车窗外,同时启动了车窗自动升降开关,可能被卡住夹伤。没有防夹保护装置的自动车窗在关闭时作用力可达400N(40kg的重量),而车窗防夹技术能够监测车窗防夹力(即为“上升阻力”),按照国标要求GB 11552-2009对车窗防夹功能的要求“防夹力达到100N前,车窗必须在可能产生夹伤危险的区域内(车窗开口度介于4~200mm)停止上升或返转下降”,可有效预防此类伤害。建议家长选用具有防夹功能的车窗。

3 儿童暑期乘车安全提升策略

针对儿童暑期乘车常见安全隐患,提出五条应对策略。

3.1 推动儿童乘车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目前在广东、河南、吉林等省份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已经出台了 “禁止将未成年人单独留在机动车内”以及“不得安排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机动车副驾驶位置乘坐” 类似规定,可以以此为基础,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修订时,增加“禁止将未成年人单独留在机动车内”“12岁以下儿童乘坐私家车时,监护人或驾驶人应当确保儿童正确使用专用约束系统”等条款。

3.2 提升监护应对儿童交通安全方面的意识、责任和知识

具体方法如下:(1)提醒家长停车后应及时检查车内是否滞留儿童,排除安全隐患。(2)让家长知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是儿童监护人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要求的法定义务。(3)将“不要将儿童单独滞留车内”等儿童交通安全知识纳入安全文明驾驶考试中,在驾驶人申领驾驶证和交通安全再教育中培训考核。(4)鼓励家长使用具有3C认证的儿童安全座椅,并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

3.3 培训儿童掌握被控车内的自救办法

尽量不要让儿童独自滞留车内或在车身周边玩耍,通过演练等方法,让儿童掌握被控车内时的自救办法,主要有:(1)从车内打开车门,无法打开时,尝试先拨开车门插销或打开车门解锁键;后门若因儿童锁无法打开,可按上述操作打开前门,此种方法适用于发动或熄火状态的所有车型。(2)使用危险双闪灯或喇叭,引起路人注意。双闪灯和喇叭一般为常供电状态,无论车辆熄火与否均可使用。但部分车型(如宝马、奔驰、奥迪等)配置了专用电源管理系统,熄火后喇叭不供电,无法使用。(3)部分车型可通过打开后备厢内部开关逃生。(4)使用安全锤击打侧窗玻璃边角,打碎车窗后逃生,但所需力气较大。(5)车内放置哨子、喊话小喇叭等发声玩具,供紧急求救使用。

3.4 在停车场和车内显著位置粘贴儿童安全警示标识

在停车场、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粘贴个性化标识,重点提示监护人不要将儿童单独滞留在车内;在车内做出明显标识,提醒监护人不要让 12 岁以下儿童坐前排,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锁等;在学校周边、儿童玩耍区域粘贴儿童警示标识等,提醒驾驶人开车时注意检查周边儿童。

3.5 研究制订涉及儿童的车辆安全性能评估方法

此方法已经在汽车发达国家普及,如美国NHSTA在车辆安全研究部门开展了儿童交通安全专项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之一即为对涉及儿童的车辆安全性能开展5星级评估[7],并向社会发布,引导消费者选择及使用安全性能较高的车辆。评估方法为统计分析各类车型是否安装的儿童安全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儿童安全锁、车窗防夹功能、正面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可自动检测安全气囊前端乘客身高即是否为儿童,选择性的关闭)、侧面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后备箱逃生、后视摄像头、车身周围防碰撞系统、儿童安全座椅安装标识、儿童乘坐安全位置标识等。

4 结论

截止2015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63亿,汽车产销规模自2009年起持续居于世界第一位,然而与汽车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儿童乘车安全防范意识严重滞后,具体表现为:儿童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易受伤害群体,由于其身体特征、行动能力以及认识观念的局限性,自身安全风险意识不够健全,同时家长及监护人对儿童安全保护意识及危险认知经验欠缺,以及涉及儿童的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驾驶行为不规范等。上述问题直接导致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据2013年儿童交通伤害状况的统计数据[8],涉及儿童伤亡人数最多的交通方式即为乘机动车,占总数34.7%。且一旦发生事故,儿童除受到身体伤害,心理伤害对其所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甚至波及整个家庭。因此儿童乘车安全问题亟需解决。

针对类似状况,欧美日从20世纪90年代已在交通管理部门设立机构开展专项研究,如美国NHSTA(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在车辆安全研究部门设立儿童交通安全专业研究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4-2013年间,儿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47%[9]。因此参考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推动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如增加“禁止将未成年人单独留在机动车内”“12岁以下儿童乘坐私家车时,监护人或驾驶人应当确保儿童正确使用专用约束系统”等条款;二是拓宽宣传与教育的对象。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多来源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包括家长、老师、驾驶人、交通管理人员等,有必要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至与儿童密切相关的人群,使其了解儿童交通安全知识及重要性,并提供相关实用建议,培养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及遇到危险状况自救技能等;三是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定期发布儿童乘车伤害特征研究成果及防范策略,对儿童乘车安全起到指导和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Roberts KB,Roberts EC. The Automobile and Heat Stress [J]. Pediatrics,1976,58: 101-104.

[2] Detect Carbon Monoxide. CO Health Risks [R]. Available at: http://www.detectcarbonmonoxide.com/cohealth-risks/

[3] Braver ER,Whitfield R,Ferguson SA. Seating positions and children's risk of dying in motor vehicle crashes [J]. Inj Prev,1998,4( 3) : 181-187.

[4] Alfredo Q H, Peter J, Geoffrey T M, et al. Airbag deployment and improperly restrained children: a lethal combination [J]. J Trauma, 2005, 59(3): 729-733.

[5] Javouhey E, Guerin A C, Gadegbeku B, et al. Are restrained children under 15 years of age in cars as effectively protected as adults [J]. Arch Dis Child, 2006, 91(4):304-308.

[6] Barraco RD,Cheng JD,Bromberg WJ,et al .Child passenger safety: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J]. J Trauma,2010,69( 6) : 1588-1590.

[7] NHTSA. A parent's guide to playing it safe with kids and cars [R]. Available at: www.nhtsa.gov/Safety/ Ease-of-Use

[8]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状况研究报告[R].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9.

[9] NHTSA. Traffic Safety Fact Sheet 2013“Children” [R]. Available at: http://www.nhtsa.gov/ NCSA

Countermeasure on safety hazards of child travelling by car in summer

ZHAO Guangming ZHOU Wenhui ZHANG Yanan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100062, China)

In 2015 summer, a series of accidents occurred while children left in car alone, meanwhile, many kinds of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by network media, causing widespread concern and hot debat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racking events, testing vehicle, referring to foreign experience, safety hazards of child summer travelling by car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advices were summarized.

Child; summer; hazards of travelling by car; prevention measure

猜你喜欢

乘车车窗车门
车门关闭过程的流场分析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下雨天,车窗和后视镜起雾怎么办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乘车的问题
开车门保护装置
车窗不起雾
车窗拍摄器
荣威350车右前车门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