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互联网+” 公安改革新范本民生政务新天地
2015-12-13郭伟
新华社记者:郭伟
3“互联网+” 公安改革新范本民生政务新天地
新华社记者:郭伟
公安改革近日再度发力,推出包括10大类130多项在线服务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解决日益突出的交通安全服务管理供需矛盾。真心为民的改革举措,自然会赢得人民群众由衷的掌声与喝彩;同时,其背后的创新思路,也为运用“互联网+”优化政府服务、推进政务改革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公安交管部门先行先试“互联网+”,既有压力也有优势。在线下,机动车保有量2.71亿辆,近5年平均年增长7.56%,交通安全服务管理需求快速增长,有限的资源实在难堪重负;在线上,我国6.68亿网民中有5.94亿是手机用户,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可以说,“互联网+交通管理服务”是问题倒逼的新尝试,也是改革走出的新天地,由此打开民生服务的线上之门。
不难发现,将面向公众的各项交通管理工作从线下“搬”到网上,意味着给广大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从取消业务申请表等纸质材料,到群众网上提交申请信息、网下审核材料;从取消补换领牌证时审核居住(暂住)证,到破除地域限制,实现全国范围异地办理交管业务;从单一窗口服务,到提供网页、手机APP、短信、语音电话等服务方式……从中,群众能够节约大量排队时间,省去异地往返奔波之苦,免除另找“车虫”或“黄牛”的额外负担。
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推出也是多赢之举:既可以节省办公成本和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能,缓解公安交管部门窗口警力的不足;又可以大幅减少相应的交通出行需求,降低各类资源的损耗和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如果从社会层面来算一笔大账,给相关部门和整个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则更加巨大。
服务在线上,功夫在台下。通过这一平台的建设,我们更可以看到管理者主动谋变、积极求变的决心——既要以“互联网+”为驱动力量,打破技术瓶颈、僵化思维、利益阻碍、行业壁垒等因素,创新公安交管工作机制,围绕“在线”这一抓手科学合理地整合机构、协调职能,实现服务流程再造;更要从意识深处完成从管理者到服务提供者的身份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驾驭“互联网+”全新局面的能力,推动向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加速转变。
进一步言之,旨在让“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腿”的“互联网+交通管理服务”,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重新配置公共资源,让交通管理服务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接轨。随着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逐步深入,还将面对不少“拦路虎”。例如,进一步变革体制和机制,消除制约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政府部门在“互联网+”下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政务信息化的法治建设,让法律规章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等。
我们还应看到,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消费在不断增长,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呼唤政府部门进一步构建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无缝对接、细致周全的全流程服务。“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每时每刻源源不断地产生数据和信息。对于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积淀的庞大数据信息,若能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深度开发、用好用足,将有助于提高决策和政策制定水平,进一步实现服务水平提高、管理减员增效。
一切为了人民,是公安交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改革的根本目标。顺应时代浪潮,抓好“互联网+政务”这一历史性契机,为政府治理现代化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向广大人民群众释放更多改革的红利,对此,我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