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轮转换看《红楼梦》中晴雯、袭人的性格特点
2015-12-12谭停
谭停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从话轮转换看《红楼梦》中晴雯、袭人的性格特点
谭停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晴雯和袭人是《红楼梦》中两位非常重要的女性,这两人一巧一笨,一刚一柔,成为贾宝玉身边最有分量的丫鬟。话轮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学研究方法,用这种方法对《红楼梦》中晴雯、袭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并引入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她们性格特点的把握将更具说服力。
话轮转换;晴雯;袭人;性格特点
一、话轮转换及相关概念
(一)话轮及话轮转换
话轮转换是指参与对话的人交替进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一般说来,每个说话人从开口说话到停止说话为一个话轮。塞克斯(Sacks)对谈话话语做了长期的深入研究,他对话轮的定义有两层,一是指发言权;二是指获得发言权的人从始到终所说的话。塞克斯认为话轮交替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现在会话者在会话结束后选择下一个谈话人,如果说话人不进行选择,就有可能进入第二种方式,即下一个说话人自我选择,发言权由自我选择的人获得。
(二)话轮长度
如果不是有特定的语境或权利关系制约的话,会话参与者并没有理所当然的发言权,也没有权利爱说多长就说多长,发言人说话时间的长短(话轮长度)既反映了会话人之间的关系,也折射出会话人的性格特点。由于话轮长度和字数的多少存在着正比例关系,因而按照字数计算话轮长度是一个较为科学和可行的办法。
(三)毗连对
毗连对是由两段相互关联而又依次出自不同说话者的话语构成。当前一个人发言结束后,下一个说话人必须说出与前一个发言人同属一个对型的话语。比较典型的毗连对有“问——答”“邀请——拒绝”“问好——问好”等。毗连对中如果一方发出邀请,对方接受的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优选”;反之,如果对方拒绝则就是“次选”。优选结构运作的基础是社交中对面子的考虑,是否遵循规则,所影响到的不是一般的语义理解问题,而是会话交流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二、文本介绍
本文对话选自通行本《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故事背景是晴雯服侍贾宝玉换衣服时不慎将扇子跌在地上,把股子跌折,贾宝玉本就心情烦躁,便埋怨了晴雯,晴雯回呛宝玉,导致双方大吵。袭人本欲进来劝解,晴雯也将袭人卷入纷争,后来宝玉更是要回明王夫人打发晴雯出去,袭人见此便跪下并对贾宝玉晓之以理才化解了这场风波。选取这段文本是因为这段对话很好地体现了晴雯和袭人各自的性格。笔者把小说文本改为戏剧对话式,并标上了话轮序列,具体如下。
(晴雯将宝玉扇子跌落之后)
T1贾宝玉:蠢材,蠢材!将来怎样!明儿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T2晴雯(冷笑):二爷近来气大得狠,行动就给人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处置就是了。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爷大气儿,这会儿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到不好?
T3贾宝玉: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T4袭人:好好的,又怎么呢?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了。
T5晴雯:姐姐既知道,就该早来,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伏侍爷的,我们原未伏侍过。因为你伏侍的好,昨儿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伏侍的,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
T6袭人:好妹妹,你出去曠曠,原是我们的不是。
T7晴雯:我到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来?
T8宝玉: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她。
T9袭人:他一个糊涂丫头,你和他分争什么?况且你素日又是有担待的,比这大过去了多少,今儿是怎么呢?
T10晴雯:我原是糊涂丫头,那里配和你说话呢?
T11袭人: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呢,还是和二爷拌嘴呢?要是心里恼我,你只和我说,不犯当着二爷吵,就是恼二爷,也不该吵得万人知道。我才不过是为了事,进来劝开了,大家保重。姑娘到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的,终究是个什么主意?我就不多说,让你说去。
T12宝玉: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到你的心事了。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可好不好?
T13晴雯:我为什么要出去?若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
T14宝玉:我何曾经过这个吵闹?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了太太打发你出去罢。
T15袭人:往哪里去?
T16宝玉:回太太去。
T17袭人:好没意思!认真的去回,你也不怕燥了!便是他认真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意中说话回了也不迟。这会子急急的当一件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
T18宝玉:太太必不犯疑,我只明说他闹着要出去的。
T19晴雯:我多早晚闹着要出去了?你生了气,还拿话来压派我。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
T20宝玉:这又奇了。你又不出去,你又紧着闹,我经不起这么闹,不如出去了到干净。(众丫鬟跪下)
T21宝玉:这叫我怎么样才好,这个心使碎了,也没人知道。
三、《红楼梦》文本分析
话轮分配:在这段对话里,晴雯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在这段对话中共6个话轮,4次通过提问选择下一个发言人(T2、T7、T13、T19),3次选择了贾宝玉,1次选择了袭人,她的每一次提问都成为推动对话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她在这段对话中的主动权表露无遗。袭人在这段对话中尽管也有4次提问(T4、T9、T11、T15),但T4并未选择下一个说话人,T9和T11也是在被晴雯步步紧逼下为找出晴雯和宝玉争吵的原因进而化解危机而提出的问题,与晴雯那种一针见血式的提问相比显得毫无存在感。袭人在这段对话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3次主动选择话语权(T4、T6、T15),试
图化解危机。贾宝玉在这段对话中虽然提问次数仅有2次,但他是推动对话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他发起对话,又进一步要打发晴雯出去,使晴雯最终情绪失控。总而言之,在这段对话中晴雯是主动参与者,不断提问选择下一个说话人,袭人经常自我选择,贾宝玉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话轮分布和话轮长度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话轮数量上晴雯和袭人没有区别,贾宝玉在话轮数量上占优势,这也证实了我们分析话轮分配时得出的结论,贾宝玉在推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话轮数量并不是控制发言权的唯一标准,在会话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虽然只有1次发言权,但是他说话的时间特别长,于是他有可能是最引人注目的。在这段对话里,晴雯的话轮数量虽然不及贾宝玉,但晴雯控制发言权的时间比袭人和宝玉要长,这说明晴雯和袭人虽然在话轮数量上相同,但晴雯因话轮长度长而显得引人注目。此外,交流的路径也置晴雯于会话中心,因为贾宝玉和袭人的主要说话对象都是晴雯,虽然宝玉和袭人也有对话,但他们的对话主要围绕回明太太(王夫人)打发晴雯出去的问题(T15—T18),三人对话形成了以晴雯为顶点的三角形。
(二)话轮控制策略
1.晴雯提问选择下一个说话人
晴雯在会话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她总是以提问的方式选择下一个说话人,如果按照问号来统计的话,在6个话轮里,她提问4次。分析晴雯的提问,我们发现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1)她的提问实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索取信息
Green(1989)对“真诚的提问”的定义为:说话人希望得到某些信息,而且相信受话人可以提供这些信息。我们发现晴雯很多问句显然不符合这一定义,晴雯的提问中很多都是反问句,比如:
T2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到不好?
T3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来?
反问句就是以疑问句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反问句的形式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T2中“好离好散到不好?”她想表达的意思是你贾宝玉若嫌弃,就打发了我们,好聚好散对大家都好。T3中因袭人说漏嘴自称“我们”,晴雯在一段描述后,再来一个反问句“哪里就称上我们?”,晴雯以反问句让袭人明白,她和晴雯一样也还只是个丫鬟。
另外,晴雯那些不是反问的句子,她的提问也是表达自己观点的,例如:
T13我为什么要出去?若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
贾宝玉想回明王夫人打发晴雯出去,她的这句“我为什么要出去?”表达的是我不想出去,她并不是想让贾宝玉告诉她出去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晴雯的提问不是在谋求信息,而是在为她的某种观点的建立提供依据。以附加疑问句的形式提问,说明她在向受话人施加压力,迫使对方作出应答。这种压力来自话轮转换交替机制的应用,因为附加疑问句经常被用作话轮转
换的明确信号,是放弃话轮可以使用的技巧。
(2)晴雯提问的第二个特点是在问句前后加了许多描述性成分
描述性成分是指问句前后的议论,这些议论构成了问句的背景,不但位置与问句接近而且主题与问句也紧密相连。晴雯的4次提问中,每次要么在问句前要么在问句后加上了大量描述性成分。先看描述性成分在问句前的例子:
T2二爷近来气大得狠,行动就给人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处置就是了。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钢,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爷大气儿,这会儿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到不好?
贾宝玉因为晴雯失手跌落了扇子,对其进行一番指责后,晴雯通过两层意思来表达她的不满:第一,前几日连袭人都打了;第二,以前打了什么玻璃缸之类的也是极平常的事,今日跌了把扇子就这么生气。通过这段描述,提问就强化了她的观点,认为贾宝玉定是嫌弃她了,可谓有理有据,因此也就掌握了话语权。
我们再看描述性成分在问句后面的例子:
T13我为什么要出去?若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
贾宝玉要打发晴雯出去,晴雯首先用问句表明自己不想出去,接着又抛出自己的想法,就算嫌弃她,想方设法打发她出去也是不可以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晴雯的提问大多数并不是直接索取信息的问句。在很多情况下,她并不是真正对所得到的信息感兴趣,她想做的是让对方不得不同意她的想法,或者承认她的说法是对的,从而为她的某些观点的建立提供依据。
2.袭人多次抢夺话语权
根据话轮分配规则,话轮控制策略可分为两类,一是现在会话人选择下一个说话人或者让出话题控制权;二是会话者抢夺话题控制权并延续自己的话题。在这段对话里,袭人多次抢夺话题控制权企图化解危机,她3次主动选择成为说话人(T4、T6、T19),1次抢夺话语权(T15)。主动选择成为说话人是指上一个话轮结束时,发言人并未选择下一个说话人,这时发言人主动说话开启下一个话轮。抢夺话语权是指上一个话轮结束时,发言人已选择了下一个发言人,这时该发言人无视上一个发言人的选择,自己强行开启下一个话轮。
(1)袭人主动选择成为下一个说话人
袭人第一次主动选择出现在T4,当贾宝玉和晴雯起争执后,在T3结尾处宝玉并未选择下一个说话人,这时袭人为了解情况第一次自我选择。
T4好好的,又怎么呢?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了。
当这次言语行为以遭到晴雯奚落而收场时,在T6袭人第二次主动选择。在T5末尾晴雯问贾宝玉“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这时袭人为求平息事态,又一次主动抢过话语权,让晴雯出去逛逛,并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2)袭人抢夺话语权
T14当贾宝玉准备回明王夫人打发晴雯出去时,他的提问“我何曾经过这个吵闹”明显选择晴雯作为下一个说话人,T15袭人无视贾宝玉的选择主动抢过话语权,对宝玉晓之以理,最终使事态平息下来。
由此可见,袭人这几次自我选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事态得到平息,哪怕被晴雯数次讥讽,她性格中贤良的一面被很好地展现出来。
四、人物性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话轮控制策略,晴雯多次以提问的方式选择下一个发言人,她数次讥讽袭人(如T5、T7),且言辞犀利,用反问句让对方无法回击,都表明她心直口快,不计后果。更有甚者,她竟然公然与自己的主子顶撞,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奴婢作为主子的私
有物绝对不允许无礼于主子,奴婢骂主子要处绞刑,殴打主子无论有无伤一律处斩。主子握有对奴婢的自由处分权,主子掌握着她们的人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奴才对主子只有唯唯诺诺,顺从屈服,对于主子的呵斥,也只有磕头认罪,乞求原谅的份儿。作为主子,贾宝玉责备晴雯,将她打发出去都是极平常不过的事情,可晴雯却公然与主子顶撞(如T2,T13,T19),应用一系列会话策略让贾宝玉无法回击,被气得“浑身乱颤”,表明了晴雯勇敢叛逆性格的一面。
袭人在这段对话中,多次主动选择话语权,想方设法化解这场危机,在数次被晴雯讥讽后,仍劝贾宝玉不要去回明王夫人打发晴雯出去,她性格中温顺贤良的一面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以上我们选取了《红楼梦》中一小段对话,并应用话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晴雯和袭人的人物性格特点,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人物性格分析是可以建立在相对科学的分析方法之上的。
[1]王虹.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看《愤怒的回顾》中的人物关系与性格[J].现代外语,2001(3).
[2]李华东,俞东明.从话轮转换看权势关系、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2001(3).
[3]刘悦明.关于话轮研究的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1 (2).
[4]刘虹.会话结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刘森林.话轮更迭的语用策略[J].外语教学,2007(4).
[6]黄衍.话轮替换系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1).
[7]梁亚男.论晴雯性格中的矛盾性与反奴性[J].语文学刊, 2012(3).
[8]张楠.温柔和顺“贤”袭人[J].文学研究,2011(6).
[9]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I207.411
A
1673-8535(2015)04-0072-05
谭停(1991-),男,湖北襄阳人,广西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字应用。
(责任编辑:孔文静)
201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