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西南桃褐腐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5-12-11明广增侯宪杰郑迎旭

山西果树 2015年6期
关键词:鲁西南防控技术

明广增 侯宪杰 郑迎旭

摘 要:桃园作为四季采摘果园之一在鲁西南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近年来桃褐腐病在鲁西南露地桃园发生严重,已对桃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对该病在鲁西南的发生情况与发生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生态观光采摘桃园提出相应的绿色防控对策。

关键词:鲁西南;桃褐腐病;流行因素;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6-0048-02 中图分类号:S436.621.1+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随着生态观光四季采摘果园的兴起,鲁西南地区经营四季果园的农户很多,效益较好,桃园作为四季采摘果园的一种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近年来桃褐腐病在鲁西南露地桃园发生严重,对鲁西南桃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笔者对该病在鲁西南的发生情况与发生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生态观光采摘桃园提出相应的绿色防控对策。

1 危害症状

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桃树的果实,也可危害花、叶及枝梢。桃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果实近成熟时发病最为严重。桃果如果受害,初生褐色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大,数日波及全果,果肉变褐软腐,病斑表面长出同心环状的灰色霉丛,有的脱落,有的失水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如果花受害,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初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延全花,病花变褐枯萎。天气潮湿则会病花腐烂,病花表面产生灰霉;若天气干燥则萎垂干枯,残留枝上。如果嫩叶受害,自叶缘开始,病部变褐萎垂,病叶残留在枝上。若嫩梢受害则形成长圆形溃疡斑,中央凹陷,呈灰褐色,边缘紫褐色,易流胶。若病斑环绕枝条一圈可导致上部枝条枯死,潮湿时病部也会长出灰色霉丛。

2 发病规律

褐腐病病菌在病僵果和枝梢溃疡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主要借风雨、昆虫及花粉等传播,从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主要是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在条件适宜时,病部表面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一个生长期内可发生多次侵染。

3 暴发流行因素

3.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桃褐腐病发生为害的关键因子。据笔者调查,2012年6月初郭屯果园艳光桃病果率为4.35%,2013年同期病果率为13.05%,2014年同期病果率为 10.38%,2013年为受害最重的一年,2014年也较重。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可以发现,2012年3-6月雨日16 d,降雨量62.8 mm,平均温度16.5 ℃;2013年同期雨日23 d,降雨量98.13 mm,平均温度16.3 ℃;2014年同期雨日20 d,降雨量92.4 mm,平均温度16.3 ℃。2013年3-6月雨日天数与2014年情况相当,但在花期,2013年的雨日天数和降雨量均明显高于另外两年。由此可见,桃树花期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早春土壤湿度大,桃花期及幼果期如遇低温、多雨天气,到果实成熟期又逢温暖、高湿的环境条件,则发病严重。前期低温、潮湿容易引起花腐;后期温暖、多雨、多雾则易引起果腐。如果在花期或果实成熟期有2 d以上的连续阴雨,则无论温度高低,桃褐腐病菌均可侵染为害。

3.2 立地条件

桃树栽培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土层深厚、土质松散、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调查中发现,地势低洼、土壤黏重、土壤瘠薄的桃园比平地沙壤土的桃园发生为害较重,这是因为洼地、黏地、有机质含量低的桃园排水能力差,灌溉或遇雨容易形成高湿的小气候,利于桃褐腐病发生。

3.3 管理水平

调查发现,在相同立地条件、相同品种的桃园,管理水平不同,病害发生程度也不同。

3.3.1 管理粗放 桃园管理粗放,水肥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修剪不科学,放任生长,容易造成树势衰弱,枝条细软,叶片小而薄,内膛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结果部位外移,通常发病较重;反之,精细管理的桃园树势健壮,通风透光,发病较轻。

3.3.2 清园不彻底 菌源基数大。调查发现,生长季节修剪下的或自然落下的病叶、病枝、烂果不能及时集中销毁的桃园发病较重,这是因为没有及时铲除田间菌源,造成菌源基数充足,为初侵染和再侵染积累了大量病源。反之,及时清园的桃园发病则较轻。

3.3.3 没有把握住最佳防治时期 一些果农对桃褐腐病没有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进行预防,而是等到出现明显发病症状以后才进行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导致防治效果不明显,造成桃褐腐病的流行发生。

3.3.4 伤口 桃褐腐病主要从桃果伤口侵染为害,任何造成桃果伤口的因素都会加重该病的发生。调查中发现,凡是对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为害桃果的病虫防治不力的,以及冰雹、人为或机械造成桃果伤口的桃园褐腐病发病较为严重。

3.3.5 品种 鲁西南露地栽培的桃品种主要有艳光、砂子早生、新川中岛、水蜜桃、肥城桃、大久保、春雪、中华福桃、晚蜜桃等,调查中发现,水蜜桃、肥城桃、艳光等对桃褐腐病比较容易感病,新川中岛、砂子早生、春雪、大久保、中华福桃、晚蜜桃等比较抗病。

4 绿色防控技术

4.1 彻底清园

春季花前结合修剪及时清除树上、树下的病果、病叶、病枝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源;生长季节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花、病叶、病枝、病果等,带出园地销毁,减少再侵染源。

4.2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褐腐病桃果的为害,一般套袋越早效果越明显。摘袋后,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喷药预防。

4.3 加强栽培管理

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情况选择抗病品种,如大久保、新川中岛、砂子早生、晚蜜桃、中华福桃等,水蜜桃、肥城桃、艳光等感病品种可适量发展;加大有机肥的投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做到合理施肥,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精细修剪,改善桃园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排除桃园积水,减轻桃园小气候湿度,创造不利于桃褐腐病发生的各种条件。

4.4 避免造成果实伤口

果实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染,红蜘蛛、金龟子、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害虫,风力、雨水、雹灾等自然灾害,人为的机械损伤均可造成果面伤口。因此,及时防治以上害虫,尽量避免人为果实伤口,能有效地减轻褐腐病的发生。

4.5 化学防治

春季清园后发芽前,在树上树下普喷1次5 °Be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可铲除越冬菌源,以预防病害的发生。落花后10 d左右喷1次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间隔10~15 d再喷1~2次。采果前30 d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抑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次。需特别注意的是桃花期遇阴雨天气,应在花开20%时加喷1次。

猜你喜欢

鲁西南防控技术
鲁西南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策略*
鏖战鲁西南
鲁西南春节漫记
鲁西南地区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鲁西南一次持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