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州市农广校:提升教学服务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15-12-11

农民科技培训 2015年12期
关键词:泰州市农广校农场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8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泰州市现有农广校5所(其中市级分校1所,县级分校4所),共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20人),大专以上学历兼职教师2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101人,中级职称167人)。近几年来,泰州市各级分校通过农民中高职学历教育、创业和实用技术培训等途径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学历教育在校生2230人(其中中职教育学生2167人,高职教育学生63人),年均培训农民2.8万人,在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素质提升、农村产业升级、农村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越来越突出,兴化市农广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职教先进集体”、泰兴市农广校被评省农委评为“农民教育培训先进集体”。

教师是教育培训的主导,是提升质量、保障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泰州市农广校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选聘优秀教师、提升教育培训能力,不断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础。

一、围绕需求,组建队伍

农民既是教育培训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已有的发展水平、学习倾向和当下的心态,是他们接受教育培训的起点。因此充分了解农业、农村、农民需求,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建设的前提条件。泰州市农广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进村入户,充分了解、掌握农民现状和各地农业的生产实际,准确掌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民教育培训的需求重点,按照“专业对路、业务精湛、实践能力强、身体健康、热心三农”选聘基本标准,合理确定师资的数量、层次、专业、能力等量化指标。姜堰区是粮食生产大市,近三年家庭农场蓬勃发展,仅桥头一镇就有家庭农场184家,流转土地2599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7.89%,基本实现了全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全省有名的家庭农场发展示范镇。农广校主动适应发展需要,围绕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发展全过程,吸纳粮食种植、农产品监管、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等领域的89名专业教师组建家庭农场发展指导服务团队,并在泰州全市循环开展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指导服务,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泰州全市家庭农场数量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家,经营土地面积已超过125万亩。

二、专兼结合,开放选聘

在明确教师选聘标准、专业、人员结构、数量的基础上,今年9月,泰州市农广校面向全市农广校、农业推广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社会组织,全方位、多层次选聘具有相关技能、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建立与教育培训要求相适应、全市范围内可以统一调度的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邀请优秀创业导师、成功创业人士、资深专业教师和熟悉产业发展的人士加入。通过“个人自主报名、县级分校面试初选、市校抽查复核”的方式选聘首批入库教师3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1人,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等创业成功的乡土人才29人;研究员23人,具有高级农艺师、工程师、畜牧师、农经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18人)。入库的教师将由市校发给聘书,并在市校的统一协调下承担全市各级农民培训的授课与跟踪指导等工作。

三、强练内功,提升能力

为切实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泰州市农广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围绕“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三大主题,开展师资培训。一是专业培训。组织教师收看、收听“农科讲堂”、“农广天地”、“农广之声”等节目,及时更新相关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同时开展“精读专业教材”活动,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认真研读1~2本与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专业相近的教材,形成完整的读书笔记和相关的专业工作总结,并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1篇以上论文。定期开展教学教法、微课等比赛,不断改善教学手段、提升办学水平。二是教学研讨。市校、县校每季度轮流召开教学教法研讨会,除邀请专家开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理论、农民科技教育、农村社会学等理论的学习外,还就《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等进行研讨,探索文件精神落实的具体路径方法;积极学习借鉴外省市兄弟校的好做法;邀请教育、人社、工会等系统的专家和基层党组织、村委会负责人就教学培训中出现的“疑难杂症”进行“会诊”,共同商讨针对农民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符合农民实际和特点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5W1H1O”模式(即,Why—为何教,What—教什么,Who—教谁、谁教,Where—在哪教,When—何时教,How—怎样教,0pen—开放教)和“村头办班、田头授课”模式。三是联系学员。所有教师均需就近挂钩联系1~2家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通过定期上门服务,解决农民、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校将教师上门服务次数、质量、效果作为下次续聘、评选优秀教师的主要依据之一。

四、主动作为,履行职责

泰州市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中的教师,主要承担以下职责:一是培训指导。专职教师每月上课、跟踪指导(服务)课时不少于32课时,兼职教师不少于8课时。每名教师年上课次数不少于3次。二是编写教材。2014年9月—2015年10月,泰州市、县农广校专兼职教师先后出版、制作《村庄绿化建设漫谈》、《设施蔬菜高效栽培及减灾防灾技术》、《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叶菜类蔬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业基础知识》、《泰州市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明白图》、《芋头栽培》、《农事实用旬历手册》等教材、教学课件68种,发行近100万册。三是创业孵化。对具备较好产业基础的培育对象,市农广校组织优秀教师组成服务团队给予规模扩大、市场开拓、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指导。2015年,泰州市经省农委评定的28家示范性家庭农场中,有26家是教师服务队挂钩联系点。目前,全市有162名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结对挂钩泰州市145个基地。对其他培育对象,按自愿原则组成3~5人的创业团队,组织进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企业的实体基地进行创业孵化。目前,泰州市成立青年农民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已达37个。四是跟踪服务。教师通过“结对子”、定期回访、生产指导、学员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学员生产经营情况和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提出建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等建议;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当前生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现场指导。2015年,泰州市还推出手机APP平台,利用信息手段为教育培训对象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利用农业服务“12316”热线、农技推广云平台、智慧农民云平台等载体为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在线教育培训、在线管理考核、对接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推送等跟踪服务。目前,泰州市级师资库内教师对接联系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人数比例已达98.4%,人均月开展跟踪服务3次。

五、严格考核,动态管理

泰州市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授课教师实行聘任制,聘期三年,每年进行考核评价,依据考评结果决定是否续聘。考核结果在良好以上等次的予以续聘,对不能胜任工作或存在突出问题者予以解聘。考评主要采取积分制的方式,从三方面进行:一是专业学习情况。教师专业学习实行年度登记制度,将按照规定完成的专业工作情况载入教师业务档案,完成一项工作取得相应得分。二是为农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市农广校建立相关督查制度,组织人员通过实地检查、电话调查,对授课教师的服务质量、实际效果等进行督查,并依据制定的考核评分细则进行测评打分,主要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教学方法、形式,与农民农业生产需求的切合度,教学过程的生动性等方面来进行测评。三是学员当场测评结果。受聘授课教师每次授课后由学员填写教学培训效果反馈表,并交(寄)农广校汇总。考评过程中,坚持把“农民学员喜欢、接受”、“参训学员生产规模扩大、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收入增加”作为衡量、评价教师教学培训、跟踪服务质量效果的最主要标准。对累计积分优秀的每三年给予一次表彰奖励,对连续两年考评在后15名的则予以调整。受聘教师待遇以实际完成的教学培训工作量、学员测评结果、工作实际效果等因素综合确定。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泰州市分校    钱   明

猜你喜欢

泰州市农广校农场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农场假期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农场
一号农场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