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苛求跨国企业贴民族标签
2015-12-11
环球时报/2015-12-11/ 第15版面/国际论坛 /作者:霍建国
当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尽管各国在市场开放和市场保护之间不断徘徊计较,但以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为主的全球化发展持续深入。跨国公司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有所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对外投资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海外投资和海外并购的发展是分不开的,2014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兼并收购标的达272项,涉及收购金额569亿美元,今年以来海外收购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且收购的领域不断拓展,已从早期以资源矿山为主转向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并迅速向公共事业和众多服务领域以及文化体育产业拓展。
对于中国企业当前大规模海外投资行为,社会上不少人曾提出质疑,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下行阶段,大量资本投向海外,拉动国外经济发展,是否存在资本向外转移的趋势。也有不少人担心中国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是否可以胜任国际市场的竞争,海外投资企业有可能形成巨额亏损。
笔者认为这些质疑和担心没有必要。从理论上讲,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已超过7000美元,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到大规模海外投资的发展阶段。从实践上分析,海外投资无外乎有三种目的,一是企业获取海外资源为主的投资形式,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需的原材料供给问题。二是以拓展海外市场为目的的投资行为,即通过在海外建立机构或收购兼并相关企业,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有关的销售渠道,以实现其产品的扩大销售。三是做大做强企业的需要,通过扩大海外投资形成以国际化为主的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本土化发展不断拓展业务规模,实现盈利,最终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也有些人提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代表中国发声,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希望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要淡化民族企业标签。中国人有民族企业情节,这无可厚非。但从全球化角度看,为在发展过程中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跨国经营时必须适应属地化经营的趋势,有时甚至会主动模糊一些中国化特征,在局部显得更国际化,这种适应和经营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从过去的实践看,无论多大的跨国公司都从来难以摆脱掉母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实际情况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影响力越大,其所代表的本国本民族的国际影响力就越大,从这点看,民族性是跨国公司永远摆脱不掉的基因,完全不必苛求跨国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过于突出其“民族性”。
从企业国际化层面看,一个企业竞争的成败还是看其竞争的效益和影响力,未来通过在海外做大做强并能成功将利润返回国内,形成中国GNP扩大的支持作用,这将是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和目标,同时我们相信众多的海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也会通过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来支撑中国的影响力,为此我们应积极看待企业海外投资发展进程,并从各方面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作者是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