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初一学生

2015-12-11刘宇涵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同学老师

写作是打开心房的钥匙,因为在它面前,我不需要有一丝顾虑,它让我把情感尽情挥洒出来。灵感转瞬即逝,唯有与文字为伴,它们才能成为我永远的“贵人”。每当回首我的心路历程,我总是惊叹:这么多事都已经逝去了,可因热爱写作而留下来的那一行行清晰的字迹仍记忆着我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刘宇涵

新生代感言

别人认为我是一个特别活泼的女生,其实我的情感还是挺细腻的。我爱读书,我细腻的心思来源于书籍的浸润。说我是在书海中泡大的有点儿夸张,但是让我畅游书海,我绝对乐在其中。即使在“小升初”的紧要关头,我还在偷偷看课外书,甚至因此闹出了笑话……这些细腻的情感会被我转化成文字,留在稿纸上。我的文字主要是记录真人真事,老师培养了我们写日记的习惯,让我抓住更多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写作是打开心房的钥匙,因为在它面前,我不需要有一丝顾虑,它让我把情感尽情挥洒出来。灵感转瞬即逝,唯有与文字为伴,它们才能成为我永远的“贵人”。每当回首我的心路历程,我总是惊叹:这么多事都已经逝去了,可因热爱写作而留下来的那一行行清晰的字迹仍记忆着我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新生代简历

2013年荣获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征文活动二等奖。

2014年荣获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二等奖。

教室里的福尔摩斯 刘宇涵

电脑上有一个游戏叫“密室逃脱”。我做梦也想不到我能有机会玩一次真人版的“教室逃脱”。直到现在,仍然觉得非常有意思。

昨天中午,昱秀去图书角看书。她仔细看了看那些书,挑出一本《记忆的碎片》。我紧挨着她坐下,选了一本《木棉·流年》。

我没翻几页,余光瞥见昱秀的书里掉下来一张小纸片,顺手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字。昱秀轻轻地念:“你已经进入了密室逃脱游戏。下一个线索是奖状区。”我一看就笑了:“这哪里是密室逃脱啊,明明是‘教室逃脱嘛!”昱秀也笑了,可她说不知拿这张小纸片怎么办。“去看看呗!”我已经来了兴致,“奖状区下面不正是你的座位吗?你天天坐在那儿,发现过什么吗?”昱秀走过去,坐下来,很快就发现桌子和墙中间夹着张小纸条儿。我兴奋得一下子蹦了起来。只见纸条上写:“下一个关键词,奖杯。”我们立即到了放奖杯的窗台边,把奖杯里里外外翻了个遍,连旁边的鱼缸都没有放过,可是一无所获。

昱秀回去看书了,可我再也踏实不下来了。我发扬“掘地三尺”的精神,不放过奖杯方圆两米内的任何东西。终于,我在窗户槽里发现了一张快被揉烂了的小纸条儿。“盆栽!”纸条儿上的两个字让我不由得大喊一声。昱秀闻声而至,我们又开始了对所有植物的地毯式搜索。正当我愁眉不展时,昱秀居然想到这也许暗示着线索可能藏在与植物有关的东西里。于是她直奔图书角。图书角上方的墙壁上展览着同学们写的好书推荐卡,其中有一张题目为“植物的咒语”。昱秀把手插进推荐卡和墙壁之间的缝隙里,摸索了一阵子,又揪出一张小纸条儿。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当时可能太入迷了,只觉得昱秀好厉害,简直是福尔摩斯再世,却没有想到这里可能有问题……

从昨天发现第一张纸条儿开始,直到今天的加餐时间,我们,至少是我一直处在一种兴奋状态。卫生纸筒里、门脚边、电脑夹缝里,甚至君怡的桌子底下,昱秀都能发现纸条的存在。我根据字迹断定是“真菌”干的。然而,直到昱秀在她的美术书里发现新的小纸条儿后,我恍惚感到整个事件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头……

下午,我一进班,就听见声音很轻的一句话:“快点给我,一会儿宇涵会来找的。”抬头瞥见昱秀在往暖气后面塞着什么时,我一下子明白了——昱秀就是这样扮演神探的!“昱秀,你为什么耍我?”我的确不高兴了。昱秀一脸无辜地直摇头:“我没有耍你,我只是想换一种玩法。你带来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启发了我,我也想尝试一下隐藏和被发现。不过,你偶然加入让我感到这个游戏要认真地进行下去。我真不是故意骗你,看到你那么投入地思考和寻找,我更觉得这个游戏有意思,于是更加绞尽脑汁地藏。你知道,教室这么小,藏着藏着就没地方藏了呀……不要生气,好吗?”她拉着我的手,使劲儿摇着,直到我忍不住笑出来,然后我们笑成了一团。

生气?听了她这一番话,我怎么会再生气呢?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她和我分享了她的游戏智慧,她带领我做了一回福尔摩斯,她为了让我兴致勃勃地“探案”而绞尽脑汁……这样聪明又有情致的朋友到哪里去找啊!感谢你,昱秀,认识你好幸福1

老师点评

在教室里做一回福尔摩斯,真是很别致的体验。小作者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对心理变化的描写入情入境,而且设置了很巧妙的悬念,能够吸引读者一路读下去。尽管这个小游戏难免给人一点儿上当的感觉,但是转念一想,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好朋友,生活才会显得如此丰富多彩,我们又何须埋怨呢?

(罗豫)

不一定是好事的好事 刘宇涵

“四科第一!”怀疑自己的耳朵——紊乱——确定——狂喜……虽然我没有说什么,但恐怕早已喜形于色了。是啊,一个小小“学渣”突然“人品大爆发”,心里当然是按捺不住了。

早在小学时,我就因为好奇,读过妈妈课本里的《范进中举》。当时只觉得作者夸大其词,主人公莫名其妙。但是,今天我真的找到了范进中举的感觉,对作者入木三分的笔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努力提醒自己:淡定,淡定……

莉莉、君怡几个人都是我的好朋友,她们真心为我高兴,然后顺理成章地都来找我要“喜糖”(我又不是新娘子,干什么找我要“喜糖”),我只好去小卖部买了一包曼妥思。虽然糖并不高级,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没什么零花钱的“穷人”来说,已经是尽力了。其实,平时她们的成绩跟我不相上下,甚至不少好友比我出色。我超过了她们,她们没有不痛快,反而祝贺我,让我倍加感动。看着她们一个劲儿地往嘴里丢糖的样子,我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我还能潇洒多久?

这次班上的学霸们不约而同地考砸了。虽然人家嘴上不说什么,可是云云脸上晶莹的泪光,旷宇看着我时一皱眉后自信的微笑……他们不会都把我当成对手了吧?第一次感到原来学霸也“压力山大”。一想到我将来会被人疯狂追赶,我就有一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同学们都开始认为我是“学霸”。其实,对这个词我一直艳羡有加,但是现在它来得如此突然,让我感到闪避不及。这样会不会拉远我们之间的距离?云云一直是学霸,我们不是都喜欢她吗?我慌忙安慰自己。我是不是就不可以做“女汉子”了?哎哟!妈妈不是一直说女孩子要义静吗?可是,我舍得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洒脱吗?是不是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同学们?云云等学霸们就是这样啊。我简直有点儿手足无措了。淡定,淡定……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

最后,抛开老师和家长不谈,我一定会对自己提高期望值吧?是不是考不到多少分或多少名,我就会难受?虽然我的心理素质早就锻炼得超强,但万一我失误很多呢?会不会像云云一样哭得稀里哗啦?我从狂喜重新坠入紊乱的深渊。

第一名,年级第一名,真的是好事吗?还是醇香糖衣下的炸弹?爸爸说我需要长大,看来长大和长高真的不一样啊……

老师点评

得到全年级第一的荣誉后虽有喜悦,但是小作者及时反省自己,有超出一般同龄人的见识,这缘于经常阅读的收获,也缘于平常生活中的观察。因此从喜悦到担忧这样的心理变化,看似纷繁杂乱,却显得真实贴切,也给了自己成长的空间。

(罗豫)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刘宇涵

生活给我留下了许多体验,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最难忘的是不久前的一次活动,它让我为自己竖起大拇指:这一次,我为我们的团队尽了最大的力量。

年级早把学校“体育文化艺术节”的公告贴了出来。这是我们进入中学后遇到的最隆重的活动,全班同学立刻沉浸在兴奋之中。我们精心挑选队员,抓紧一切时间练习跳绳;还有一些同学把自己的绘画和摄影作品拿出来准备展示;更多的同学则排演“艺术节”要演出的节目。我也积极参与,把几个同学组织起来,开始了朗诵剧的排练。

剧里有一个角色:耳聋的小男孩。我们以为天宇能胜任这个角色,可是他的表演僵硬又呆板。“屡教不改”后,大家站在旁边都很不满意:“干脆把他换掉得了!”天宇垂头丧气的,我赶忙过去安慰他,但是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天宇虽然演技不如大家,但是我认为咱们不该甩掉他。这样吧,我来辅导他。”就这样,元俊挑起了“教练”的重担:“你的动作要和朗诵配合好,动作幅度还需要大一些……”她耐心地教,天宇认真地学。元俊真有勇气,我佩服之余也在旁边配合着她为天宇做示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训练后,天宇进步很大。

“同学们,同学们,合练了!”莉莉大声地张罗着,“大家别动,我来数数人齐不齐。一、二、三……为什么只有八个人?”听了莉莉的话,大家面面相觑。“美辰!是美辰没在!”我们连忙去班里寻找。嘿!美辰正稳稳当当地坐在座位上写作业呢。“你的演技虽然不错,但也不能总溜号写作业啊!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莉莉十分气愤,她使劲瞪着美辰。美辰也毫不示弱地回敬道:“哎,这是我的作业,我想写就写。况且我已经演完了啊!”同学们议论纷纷,气氛剑拔弩张,眼看大战在即。

我看着他们真的很心焦:这样吵来吵去的怎么能行呢?马上就要复审了,我们如果不能团结协作,就可能因为演出效果不好而被淘汰。要不要去劝劝她们呢?我的话大家能听吗?突然,我的眼前浮现出元俊认真辅导天宇的身影。是呀!我们都应该为团队做出最大的努力。想到这儿,我朝那两个同学走去。“好啦好啦!别着急,咱们的目标可是争取上台,为班级加分呀。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咱们的关系可千万不要转化成生物老师说过的‘种内斗争关系哟!”我的一句话把她俩都逗笑了。趁着气氛较为缓和,我赶忙说:“组内要是老‘打内战,那什么事也干不成。咱们只剩下三天了,成败在此一举。你们都消消气,咱们赶紧排练吧!”然后一手拉上莉莉,一手拉上美辰,跟大家一起走向排练场。

排练过后,我又单独找到美辰,告诉她:“要想把咱们的节目搬上舞台,就得认认真真地练。你的演技非常出色,服装也是最特殊的,所以特别显眼,你是咱们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合练的时候一定要和大家配合好,这样我们的演出效果就能更好。”最后,美辰很高兴地表示愿意积极参加排练。

我们的朗诵剧得到了评委老师们的认可,顺利通过了复赛。看着同学们兴奋的笑脸,看着老师们赞许的目光,我的心一下子轻松了,全身也溢满了幸福。团队的成功是大家积极努力、互相配合的结果。这甘甜的果实中也有我的智慧和汗水。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在心里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描写要扣题,还不能让读者感觉自己太狂妄,关键在于自我定位,与他人对比表现不出自己的努力和成长,难免会让人感觉太洋洋自得,只有定位在自我的认知与成长上表达才能准确到位。小作者选材恰当,描写恰如其分,场景细腻真实。

(罗豫)

别了,拖拉 刘字涵

我翻开数学练习册,连着几课都没有改错。再看看文件夹,空白的读书笔记稿纸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事儿是越多越烦,越烦越不想做,越不想做越多……进入初中将近三个月了,我怎么总是感觉跟不上时间的脚步呢?

数学家长信上“未改”的字样,阅读课代表手里拿着我空白的作业……这些画面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使劲儿摇头,想赶走这可怕的幻觉,可是它们仍然顽固地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突然有一种无助的感觉:这么多作业,我怎么办?

昨天晚上,在灯光下,我磨磨蹭蹭地写着作业,突然想起读书笔记没有写!我安慰自己:没事,反正是十一月底交,下周一再交也不迟。今天才发现:十一月原来没有三十一号,所以周一就是十二月初了!你说可笑不可笑?现在回过头仔细想想:这不都是磨蹭惹的祸吗?

这个月,我都在磨蹭中度过:数学作业改错?拖!读书笔记?拖!生物观察图?拖!就连第二天的作业也一拖再拖。磨蹭是毒品,让我一时轻松,却无法躲过“秋后算账”。也是因为这个毒品,让我的成绩一直下降,下降。

整整一个月,我一直不敢正视这个问题,仍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可是有用吗?数学作业一定是要改的,读书笔记定然是要写的,生物观察图终究是要画的,每天的作业无疑是要做的。那为什么还要拖呢?早做晚做都一样得做啊,那为什么还要拖到最后呢?

再怎么反悔,这个月还是和我挥手告别了。我现在要做的不是叹息,因为“当你叹息失去太阳的时候,你也失去了星星”。我知道,当我叹息失去十一月的时候,十二月也会悄悄溜走。所以我要珍惜接下来的每一天。十二月,我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别了,拖拉!不要对我说“再见”!

教师点评

都是生活里看似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小事,但是小作者既有感悟也有自省,恰恰在这些点点滴滴里,真实再现了一个孩子初入中学的心理变化,她在整理自身心境的过程中,捕捉到了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一切。与自我对话,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罗豫)

琴声中的选择 刘宇涵

“好了,该你了。”陈老师来到我的面前,坐下来,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的心里一阵紧张,因为如果这次拉好了,我就可以学习六级的曲子了。我不由得做了一次深呼吸,然后拿起弓,开始演奏。

第一乐段还算顺利,可是到了第二乐段我就有点儿不安了。这个乐段我本来可以拉得很快很快,但是老师偏要求我拉慢点儿,再慢点儿。我不大习惯这个速度,琴声就越发不自然。当我稳住心神时,已经进行到第三乐段。这部分我学得最晚,最怕出错,所以练得最多,而且不敢随便提速,结果反而显得最熟练。拉完第三乐段,老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立刻心花怒放,满以为自己可以升级了,不料……我拉得不好吗?我对自己说:我很熟练的!我拉得很快啦!当然,好像有点儿忽快忽慢。但是,能快的地方我尽量拉快,以显示熟练。这让我不得不回想第二乐段的演奏情况——以为自己熟练,所以越拉越快,音符也越来越模糊,就像我的视线……再看看旁边的男孩,显然没有我熟练,但是老师允许他升到六级!凭什么?泪水终于掉在琴上。我赶紧抹去眼泪,不希望被别人看见。

“不是陕就好,你再试试吧。”陈老师和气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整理了思绪,我重新拉了一遍。我突然发现一味求快不是最好的选择,慢下来,稳下来,反而能把人带到悠远的境界……我仿佛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学习—稳定——熟练——自如。是啊!我经过了“学习”这一阶段,却没有突破“稳定”,那么谈何“熟练”和“自如”呢?我又想起妈妈的话:“宇涵,听你拉琴真让人揪心,总怕你出错,你别着急,慢慢拉好不好?”拉琴为了什么?是追求快吗?显然不是。拉琴追求悠扬动听,令人享受啊!我的琴声让所有人紧张,这实在是令我啼笑皆非的事实。

再次品味陈老师的评语:“宇涵,你很聪明,有灵气,要扎实勤奋地练习,就会进步很快的。”“聪明”“有灵气”,是啊,不少老师这样评价我!但是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同学之后,我发现大家都是“聪明”又“有灵气”的呀,显然这不是老师们评论的重点。更应引起我重视的是老师对我“扎实勤奋”的期待。我豁然开朗,琴声缓和下来,悠扬起来,在灵动的旋律中,我完成了人生追求的选择。

教师点评

从情境入笔,到情境收笔,作者围绕慢下来这个话题,不仅再现了事件的过程,也再现了真实的心理过程、感悟与收获,完成了从事到理的升华,自然流畅。

(罗豫)

我看刘宇涵

你的一手好文章,令我十分羡慕,词句朴实、真情实感,这更让我崇拜。从你的作文中,能看出你平时一定很留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在平时生活中,你大方活泼的性格总让我体会到乐趣。在学习时,你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正是你优秀的原因。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能保持优良品质,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同学翟元莉

刘宇涵,你的文章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可描写得那么细致,能让人神游于当时的情境中,体会到你的真挚感情。平日里,在大家面前你都表现出“女汉子”形象,你的文章也与你的性格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朴实、热情、真挚,令人既佩服你的文章又佩服你的精神。愿你以后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学张君怡

刘宇涵是个感情丰富的孩子,丰富的情感来源于家庭,更来源于书籍。她从小就喜爱读书,桌子上放着书,柜子里摆着书,作业本下藏着书,被子里面掖着书……有一次,我居然在卫生间的架子下面发现了一本浸湿了的书……我一直支持孩子读书,但是当她为了读书和我们捉迷藏时,我也为她的升学和成绩担心过——真希望孩子能自由自在地阅读啊!同时更希望孩子能够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让阅读成为涓涓细流,永远围绕在身边。也曾想过让孩子时时记下身边的小事,直到升入中学后,在罗老师的指导下我才梦想成真。半年多的积累,伴随着孩子对自己成长的感慨和思考,这就足够了。读书快乐,练笔也快乐,愿我的“小书虫”永远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刘宇涵的妈妈

刘宇涵是我的课代表,性格活泼外向。刚开始时,她写的东西有些一本正经,套路化的痕迹非常明显,甚至敷衍的文字比较多。但渐渐地,不过就这么三个月的时间里,她突然开了窍,对写作越来越认真,生活小事随手记下来,真情实感,一颦一笑,如在眼前。想必是她曾经读过的一切,在日常的记录里慢慢转化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读写之间的转换从来就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靠自己的心灵去领悟,靠自己的文字去表达……你可能总不见自己进步,但终会有一天,某一个契机触发了灵感,积累的一切就自然而然流淌出来。从长期艰苦的积累到一时的顿悟,缺一不可。希望宇涵一直写下去,那些青涩的痕迹是少年青葱岁月的宝贵记录,也许有一天她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自己笔下的文字,但充满希望的成长一定是最珍贵的记忆,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最好证明。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生活。

——语文教师 罗豫

猜你喜欢

同学老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同学
同学情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