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协调有效生成与课堂预设的研究

2015-12-11朱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预设教材过程

朱炜

新课程对教学预设和生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同时,只有智慧地处理两者的关系,课堂才会更流畅,生成才会更精彩。

案例:

这是我自己在刚工作不久上的一堂校内公开课,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课前我完全按照教学参考书上预设好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产生了许多“突发事件”。课堂伊始就问题不断。首先,我对上课班级的学生了解甚少,学生对我也很陌生,师生之间缺少一定的默契。当我的引入问题(你们曾经遇到过哪些有规律的事情)抛出去之后,根本就没有愿意回答的学生,我强行点了几位同学起来回答,他们都说没有遇到过有规律的事情,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于是我只能慢慢地引导。原计划三分钟结束的引入环节,我们花了近十分钟才勉强收尾,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自圆其说。之后的每个环节像是多米诺骨牌似的接连出现类似的情况。虽然整节课的教学基本还是按照我的课前预设进行,但是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会耽搁些许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只能仓促收尾,教学热点都没有形成,重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学生学得很累,老师教得也很累,同我最初的预设相差甚远。

一、 预设——生成的起点

教学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其预先设定好的流程一步一步慢慢深入、慢慢领悟的过程,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教学必须要有预设好的各个环节,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认识,一切预设了然于胸,方能很好地驾驭课堂。

1.精确把握教材

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的具体表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不一定适合个别教师的教学和个别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该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适当修改或重组教材,使之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多教师特别是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在备课时都比较草率,尤其在把握教材的准确度上。有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材的解读上做得不精,往往才读完一遍,没有深入思考如何联系班级实际情况,而是马上拿起参考书,把别人设计的教案一味地照抄照搬,这样的结果大多是不理想的。

2. 预设学生的“已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他的作品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语录:“如果一定要把全部教育心理学理念以原则的形式概括起来,那么唯一影响学习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想了解这一点,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一切课堂设计才不是无源之水。

3.预设学生的“未知”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注重猜测学生的“未知”。学生可能知道些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哪些会是他们想知道的。教师心中都应该有数。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多预留些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师的预设有更大的缓冲空间。不妨课前多模拟,多估计,让教师的预设更宽、更厚、更深、更广,从多方面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二、生成——预设的升华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它充满了变数,正是这些变数展示着学生们的智慧,丰富着我们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关注时刻发生的动态生成,敏锐地捕捉它们,发现并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使得我们的教学过程清新生动,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的智慧往往体现在如何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回答引导到本课堂的教学主线上。以下几点可做参考:

1.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能动的个体。教师不应该凌驾于学生之上,我们不可以把个人的思想强加在他们尚未成熟的思想上。我们不可以用我们几乎已经固定化的思维阻碍他们的想象。即使教师的学历再高,知识再渊博,其思维的覆盖面也只局限于个人而已,而学生的知识虽不及教师深厚,但其发散性的思维却是教师无法比拟的。

2.授人以“鱼”加“渔”

我们都听过这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充分体现了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应该具有丰富而深厚的知识素养,但如何把老师的一桶水转变为学生的一碗水,这个过程是值得我们深思研究的。是一股脑全倒进碗里还是慢慢地灌溉,抑或是鼓励学生自己到老师的“桶”里取水。教师虽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总有用完的时候,还可能因为长期不流动而“腐烂”“变质”,出现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观念。生成的课堂是孕育而生的课堂,它要求教师达到教学更高境界,即不仅要教导学生自己拿碗到桶里去取水,还要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寻找水源甚或是能自主研发新产品,创新寻水途径等。

三、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没有全方位的预设,就不可能带出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能及时合理地引导生成,那么所谓的预设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只有充分协调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联系,我们的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作者单位: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预设教材过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