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到底是什么风?(三)

2015-12-10

小资CHIC!ELEGANCE 2015年23期
关键词:博物院纪念品原住民

还是说茶。台湾的茶文化很兴盛,随处可见的茶室和或时髦或古朴的茶品牌足以说明这一点。也许,很多人觉得现在的中国内地和台湾的茶道,好像反而都是在向日本茶道学习,看起来都差不多。表面上看,那些一板一眼的流程动作确实大同小异,但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各种气氛的不同还是能很容易地区别出来的:日本的更规矩,台湾的更自然,内地的更人文。

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据时期给中国台湾留下了很多日式印记,这些渗入到普通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至今也没消散完。另一方面,许多当年从内地迁居而来的国人,又带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台湾原住民作为最本土的一股文化力量,虽然人数不多,却依然生机勃勃。三种既截然不同又有共同脉络可循的文化在最近几十年里互相滋养,竟使得台湾生长出了充满活力的文创产业,甚至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主张。

台北故宫博物院除了因为诸多绝世藏品享誉世界,也因为它纪念品商店的潮流指数为人称道。各种遥不可及的文物经过恰当利用和重新设计,化身进入现代人生活成为各种日用品,真可谓有颜有趣价格适中的各类商品总有一款适合你。如此鲜活,不禁让人追问,究竟要有多少巧思才能实现珍贵文物到文艺日用品的转变?

回到1983年,秦孝仪先生时任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之时,卓有远见地提出了“从传统中创新,艺术与生活结合”的概念,从此这便作为博物院出版与制作衍生商品的准则,成为其发展文创的思想源头。二十多年后的由博物院主导的《文创产业发展研习营》,更是吸引了各界设计人才和公司投身其中,这才有了大家在纪念品商店里看到的种种惊喜之物,每一件都是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粹,每一件又都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轨迹,这过程涵盖了生活品味提升、产业升级与艺术文物的创意加值运用。加以现代消费形态的改变,消费的目的不仅着重商品本身的功能,更在意商品带来的文化意象。近些年,文创产业成为台湾的一张新名片,人们从回归本源入手汲取能量,再将重新发现设计经营成当下的日常所需。我很好奇台湾人的这种钻研精神,一位正在做普洱茶文化生意的老先生告诉我,作为内地到台湾的移民后代,常常感到无根的飘忽,不是原住民也没有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存在感,唯有不断地回到华夏文明母体中找寻精神依傍,“我们实在是无路可退啊!”

在数字化大有抹平一切文化差异的年代,保留文化多样性也同样无路可退。相比讨好式的中西合璧,去强调东西空间的融合,不如更多地把心思花在古今时间上,从深入时光的体验里重新梳理出当下的线索,这样的中国风才可能成为风尚。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博物院纪念品原住民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参观河南博物院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科比告别赛 纪念品热卖
从原住民地权判例看澳大利亚原住民政策的变迁——从灭绝、同化到多元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