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活动“新模式”的南湖实践

2015-12-10程跃川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南湖业余新模式

程跃川

近几年来,在全区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文化阵地不断拓展,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文化队伍不断壮大,特色品牌不断彰显。特别是通过“歌城”“城乡文体十大联赛”“一镇(街道)一品”等品牌活动的打造,全区各镇、街道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节,形成了“一镇(街道)一品”甚至“一村一品”的基层文化新局面。另一方面,随着送文化、种文化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表演欲望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文化自觉的迅速提升使他们开始不满足于政府组织的形式单一、节目固定、为数较少的文艺演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文艺爱好者们在小范围或区域组织的活动中,渐渐地从观众转变为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随着基层文化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与基层文化培训的不断展开,他们的文化素养与表演技能不断提升,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使他们期盼有更多、更广泛的能够展示才华的平台。

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给广大基层文化爱好者和业余文艺团队提供一个展示艺术才能的平台,培养更多的文艺爱好者、培育更多的业余文艺团队,充分展示南湖百姓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和精神风貌,南湖区开展了构建“小广场+大舞台”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模式,探索繁荣群众文化的具体实践。

2012年,在全面排摸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南湖区首先建设完成50个文化小广场,同时免费为50支较大规模的业余文艺团队配备了广场小音箱和音乐光盘,此举深受百姓喜爱并被区政府纳入当年年度政府实事工程,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业余文艺团队也因此迅速发展。2013年,又建设完成130个文化小广场,两年共计建设完成文化小广场180个。为规范文化小广场建设和对已建成的文化小广场的日常管理,南湖区先后出台《南湖区文化小广场建设实施方案》和《南湖区文化小广场日常管理制度(试行)》, 180个文化小广场充分点燃了南湖百姓的文化热情,成为活跃南湖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

通过文化小广场建设,南湖区群众文艺队伍不断壮大。为挖掘草根明星,培育特色文艺团队,给广大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和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2013年,南湖区在全区范围内推出了“幸福南湖·365天天欢乐大舞台”群众文化演出活动,演出时间安排贯穿全年,要求各镇、街道在室外广场搭建适合文化活动演出的大舞台,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365天天欢乐大舞台”41个。随着业余文艺团队的不断壮大和特色文艺团队的培育,艺术质量水平亟需提升。为进一步规范全区群众文艺团队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基层文艺团队的健康发展,南湖区出台了《南湖区群众文艺团队星级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对每个达到规定人数的群众文艺团队同时评上三星、四星、五星的群众文艺团队分别给予五千、八千、一万元的奖励。另外,还出台了对舞台搭建和演出场次的奖励政策,给予每个镇街道3-5万元不等的舞台搭建补助和每场2000元的演出补助。

通过打造“小广场+大舞台”新平台,各镇(街道)有效地整合了各类文化资源。同时,大量的群众自创节目在“大舞台”上涌现,使“365欢乐大舞台”成为了区域文化资源集聚的有效载体,为当地开展小型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365欢乐大舞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城乡联动、区域互动和全区齐动”的文化工作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小成本,唱大戏”的繁荣城乡文化新路子。新的活动模式打破了原来既是“政府搭台”又是“政府唱戏”的局面,群众成为了文化主角,切实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基层文化生活新格局。

南湖区通过构建“小广场 +大舞台”模式,探索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引导、推进、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找到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分享文化成果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基本满足了南湖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较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湖业余新模式
南湖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南湖早春(节选)
为业余棋手诊脉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美丽的南湖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
业余棋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