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识婺源多姿彩
2015-12-10江进民张卫国
江进民+张卫国
意大利米兰,曾经的西罗马帝国首府,西方基督教中心,以十四世纪欧洲复古建筑精华著称,是引领着世界时装风潮的繁华都市。2015年7月18日至26日,来自中国江西省婺源县的“茶艺”“纸伞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精彩亮相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村姑、农汉们朴实的“非遗”展演,在这个欧洲古都掀起了一阵“婺源旋风”,让更多的米兰人产生了要到婺源这个中国“最美乡村”去走一走的冲动。2008年以来,婺源紧紧抓住建设全国第二个、江西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契机,从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入手,创新理念,锐意进取,成功走出了一条被外界称为“婺源模式”的文化发展之路。
非遗传承:桃源依旧汉阙花
婺源,地处赣皖浙三省交界,地域面积2947平方公里,是一方匿藏于江南层峦叠嶂深处的净土,众多清澈的溪流似一条条玉练蜿蜒其中,串起一座座珍珠般的村落。秦之前,勤劳尚武的古越先民在此守护着她的宁静与安逸,创造了 “饭稻羹鱼”“凿舟狩猎”“干栏巢居”的古越文明。也源于这份宁静与安逸,千百年来,这里成为中原诸多望族避兵燹、躲祸患、南迁卜居之胜地。溯婺源的姓氏宗族之脉,十之七八与中原有着割不断的渊源。历代中原先民的不断南迁,促进了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在此撞击交融发展,从而孕育了极具原发性、地域性和仪式感的婺源乡村民俗文化。而旧时山隔水阻、交通弗畅的地理劣势,却又使得婺源乡村文化鲜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而得以较好传承。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不可避免地导致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文化,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演变,不少“非遗”项目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濒临危境。这也是目前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婺源是如何化解这一难题,走出一条突围之路的呢?
推动以“非遗”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在政府。近年来,婺源充分发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同时努力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反哺和助推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加大项目扶持和政策倾斜,着力推进以“非遗”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7月16日,一场少年徽剧传承人汇报演出在婺源县徽剧传习所举行,吸引了众多票友竞相前往观赏。虎头虎脑的“花脸”玉树临风的“小生”、灵巧聪慧的“旦角”,孩子们的表演虽兼稚嫩,却也有板有眼。这是从婺源中小学生中公开选录培养的32位徽剧接班人学戏3年后的亮相汇报演出。
清“四大徽班”进京逐渐演变成京剧,但原汁原味的“老石牌”流派唱腔徽剧却仍在婺源兴盛并流传。1959年,婺源徽剧团以徽剧《汾和湾》参加古老剧种赴京汇报演出,名振京都。十年动乱,徽剧遭受近乎毁灭性的冲击,传统剧目被禁演,20多箱戏服、道具及400多出传统剧目(戏本)遭焚毁。文化部门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多方努力,取得了上级的支持,使得徽剧团得以保留,经费增加,传统剧目得以发掘整理,并新招了学员,创作了《詹天佑》等一批新剧目。2006年,婺源徽剧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婺源徽剧艺术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此后,县政府开始有计划地从文艺院校招收演员。2012年,婺源县剧团由原来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改制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婺源徽剧传习所”,县政府为传习所新增32个事业编制,从全县中小学生中招收选送少年徽剧传承人到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委托培养。6月11日至17日,由教育部和文化部等部委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专业技能(戏曲表演)赛”于北京举行。少年徽剧传承人洪安同学过关斩将,从全国各省市40所院校的近百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地方戏组个人三等奖。看着少年徽剧传承人的精彩汇报演出,10岁就开始学戏,年已古稀的徽剧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江湘璈老人激动不已,连声感慨:“徽剧有戏了,有戏了!”
2013年2月12日晚,婺源思口镇西冲村锣鼓喧天,百余位村民激动地手提花灯来到宗祠祭祀,并奔走在村中街巷四处巡游祈福。有着近500年悠久历史,因种种原因失传半个世纪的西冲手提花灯工艺“复活”了。近年来,通过文化部门的挖掘和整理,包括手提花灯在内的耍柳球、堆宝塔、水灯、板龙灯、香灯草龙、抬阁、豆腐架、茶道等民俗艺术相继“复活”。至今,婺源文化部门已成功挖掘和整理舞蹈、戏剧、美术、技艺等八大类72个乡村文化项目,建立了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同时,鼓励和引导群众自发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让传统民俗文化重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野村落周而复始地延续,成为人们竞相聚焦的乡村景观。
推动以“非遗”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是农村。近年来,婺源把呵护古老村落,建设“最美乡村”作为发展繁荣乡村文化的着力点。2005年以来,先后投入近两亿元,对城区、主干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可视范围内的数千幢非徽派建筑进行全面改造。2008年以来,组织多轮文物普查,共普查到文物古迹点1170处,一大批濒临绝境的文物古迹得到保护,许多昔日默默无闻的村落成了闻名中外的民俗文化村。目前,婺源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2个,中国传统村落19个,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甲路村的抬阁、汪口村的香火龙、江湾村的豆腐架、长径村的傩戏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民俗风情,成为继“菜花经济”“秋枫之旅”以外的又一道丰盛的“乡村文化大餐”。连续多次到婺源采拍乡村民俗文化的山东摄影人王一平说,绚丽多彩的乡村文化是一道道独特隽永的风景线,无疑也是非常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婺源民俗表演者多是地道的农民,节目原本就是节日常演常娱之事,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依然古意浓厚,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这才是诱使摄影家们纷至沓来的真正原因。endprint
推动以“非遗”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婺源在积极扶持乡村文化重返村落并不断走向繁荣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非遗”传承骨干、农民艺术家,使得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硕果累累。日前,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的百余名师生,认真聆听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婺源沱川乡村徽雕艺人余晓群的讲座。余晓群自幼酷爱家乡徽雕艺术,并潜心研习20余载,对婺源特有的“三雕”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村里人遇到古祠、古宅修缮,他都乐意帮忙,总是随叫随到。他还经常携作品参加全国各地的艺术展览活动,并时常被一些高等学府请去做婺源徽雕艺术讲座。在文化部门的积极扶持与培育下,如今在婺源,一大批泥腿子艺术家如雨后春笋涌现,而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以及“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等称号的农民艺术家也比比皆是。
婺源现有徽剧、傩舞、三雕技艺、歙砚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抬阁、豆腐架、茶艺、板龙灯、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51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总量位居江西前茅。
公共文化:余波千载惠民心
近年来,婺源始终把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衡量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逐年加大对城乡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构建和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逐步改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失衡的状况。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整合涉农文化资源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积极推进镇、村一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设立具有综合功能的镇村文化活动中心,倡导和培育文明健康的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2009年10月18日,“向祖国汇报——新中国六十华诞全国农村数字电影主题展映”启动仪式在婺源举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领导、江西省广电局领导、国庆献礼片《建国大业》主创人员与部分演艺明星出席仪式。当4位数十载扎根乡村、服务基层,甘于寂寞、服务流动影屏的婺源基层电影放映员走上主席台接受嘉奖时,他们的感人事迹,赢得了总局领导、明星及现场观众热烈持久的掌声。婺源是典型的山区大县,“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水路和庄园”是全县地貌的真实写照。全县173个行政村的1417个自然村,80%都分布在迂回纵深的山谷中,30%的村庄需要徒步。江湾镇东头村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的高山上,是个离婺源县城200多公里的偏僻山村。为了村民看上电影,放映员不得不绕道浙江省开化县,背着放映机与拷贝,翻过两座高山,徒步20多公里到达村委会。每次放映员进村,村民都高兴得和过年似的,在村口燃起鞭炮迎接他们。就这样,婺源县电影公司的9个分队、16名放映员,长期坚持在农村电影放映一线,不惧山高路远,终年翻山越岭、不辞辛苦进山村,一边为农民免费放电影,一边为乡亲传送文化、科技、法律等农村实用信息,被群众誉为“山乡的文化天使”。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婺源始终坚持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升华和创新,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扶持和打造地方性文化品牌,真正使公共文化建设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创出特色。通过创新机制,丰富形式,大胆“走出去”,参加国内外各种传统文化艺术展演;竭诚“请进来”,大力促进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一年一届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将鼓舞鼓乐、山歌民谣、灯彩灯艺等一大批具有婺源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艺术及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或特色民俗先后搬上大舞台,尽情展示各自的风彩。连续举办了12届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一台全国性的乡村文化盛宴,一个响亮的乡村文化活动品牌,并在2013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
在深入开展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中,婺源文化工作者克服山区交通不便、村落分散等重重困难,深入田间地头送图书、送春联、送演出、送电影、送致富信息技术,为农民朋友送去一道道急需又可口的文化佳肴。仅2014年,组织电影、戏曲歌舞、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下乡就达2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30余万人次。同时,积极发展普及性强、参与面广的乡村群众文化,大力培育乡村鼓乐、傩舞、茶道、灯彩等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演艺文化。
婺源还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全县成立了书法协会、美术协会、作家协会、诗词协会、摄影协会、戏音舞协会等9个文化协会,会员总数达900多人,其中24人成为国家级协会会员。定期组织文化人才培训,组织骨干文艺人才建立县文化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充实完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选派文化骨干负责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工作。全县上下形成了以县级文化单位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重点,民间协会为补充,覆盖城乡、专兼结合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婺源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工业企业准入门槛非常之高,县域内缺乏支柱型工矿产业,导致了县域经济规模依然较小、可用财力薄弱。但在文化建设投入上,年均增幅均高于财政增幅,在大力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同时,每年还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以及地方特色文化宣传推广。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公益性文化项目建设,从审批、用地、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2005年,总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达一万余平米的婺源博物馆新馆投入使用;2010年,以婺源古城改造为契机,实施了县文化馆、图书馆搬迁改建工程,改建后的两馆设施齐全,分别通过了国家三级馆、二级馆验收。目前,结合婺源文化服务中心区建设规划,按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的图书馆新馆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为建设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县政府将市政广场附19亩黄金地段用于该项目建设,现已完成项目调研、初步设计,年内将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结合特色文化村创建工作开展,全县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村级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192个、农家书屋198个,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形成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文化阵地网络。endprint
文化产业:高潮迭起谱华章
多年来,婺源坚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培育龙头、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步发展成为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涉及文化旅游、传统手工、文化演艺、影视传媒、文化娱乐、印刷等各方面,2014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7亿元,占GDP比重的5%,带动社会就业近3万人。
婺源县紫阳镇,一代理学大师朱熹的二、三世祖居住地遗址上,农民艺术家江亮根斥资一亿余元,修起了一座占地1.7万平方米的“熹园”。走在荷塘曲径、石桥回廊,亭台轩榭、古木参天的园林中,江亮根感慨万分。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他从最初的学徒从业,开小门店,到买下步履维艰的国营工艺雕刻厂;从注册“朱子”龙尾砚商标,到创办婺源朱子实业有限公司;从个人成长为歙砚制作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到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最后到集砚台生产、参观、购物、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熹园”的成功运行,产品远销海内外,资产总额已近2亿元,企业每一步的发展壮大都少不了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扶持。
在江西省南昌赣江之畔,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建筑群中,有一座总面积1600平米的赣风馆,其20年经营权被江亮根一举拿下。这是他继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以外,创办的又一个规模宏大的歙砚文化传播中心。正在与工作人员忙着楼阁内部设计的江亮根坦言,赚钱不是他唯一的追求,如何让更多的人重拾笔砚,了解歙砚传统文化,继而让这一艺术瑰宝走向世界,是他最大的心愿。在婺源以制砚闻名的大畈村,一个歙砚传承示范基地迎来了第一批中外少年学员。至今,该基地已利用寒暑假日,免费开办歙砚文化研习班60余次,学员遍及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7月25至26日,全球业界关注的“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篁岭样本国际研讨会”在婺源篁岭村举办,世界旅游组织和亚太旅游协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近年来,在婺源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篁岭民俗文化村充分发挥村落历史文化灿烂、耕读文明悠久、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在严格保护古村落环境的前提下,成功打造了以“晒秋”为标志性符号,民俗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的篁岭乡村旅游样本,并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居民就业、乡村脱贫、激活消费上取得了显著的效应,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等转变,实现了乡村旅游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世界范围内古村落开发与保护难题,提供了独特的东方视角。
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米的华龙木雕厂是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企业创办者也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曾蝉联三届“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的国家级传承人俞有桂。在他这里接受培训的木雕艺人多达200多人,有60余人成长为具有省、市、县级工艺美术职称的“三雕”艺人。自2005年以来,俞有桂的木雕厂已累计创税1000余万元,并在深圳、上海、盐城等地创办了“三雕”艺术传播示范基地。婺源县江湾镇农民吴亮生有着“中华传统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诸多荣誉,拥有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集生产、展示、观光为一体的砚台生产、示范、传播基地,年产砚台2000方,年创利润150万元,并带动了周边乡村 100多位青年农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婺源拥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省级重点文化企业1家,江西首批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1个。在已建成婺源生态工业园区(已有6家文化企业落户)的基础上,婺源县继续推进占地面积1600亩、基础设施投资2亿元的文化旅游商品产业基地,占地8000亩的文化旅游服务产业基地建设。2015年在建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7个:朱子文化园续建项目(5000万元)、篁岭民俗文化村 (1.5亿元)、华星影视城(2亿元)、婺源文化演艺中心(4亿元)、赵斌展览馆(1.6亿元)、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项目(5亿元)、江西婺源水墨?上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9亿元)。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梦里老家》于2015年春节前正式面向观众演出,填补了上饶市没有户外大型实景演出的空白。婺源县还与北京电影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双方的合作是一次影视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大融合。协议签订后,北影将每年在婺源举办电影研究、采访、创作等系列活动,并在篁岭打造“北影客栈”,建立北影影院。
“婺源有独特的文化氛围,有文化的婺源人深爱着自己的婺源文化,婺源率先在全国扛起乡村文化大旗。”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在婺源深情说出的一番话。是的,婺源人并没有固步自封地沉迷在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上沾沾自喜,而是坚定地扛起了文化发展这面大旗,继往开来,勇于创新,谱写着新的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