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
2015-12-10王儿
王儿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在很多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是传统图书馆远远不能比拟的,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本文就高职院校图书馆实现数字化发展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07-02
当前,我们处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应当注重知识的获取与更新,关注行业技术和应用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服务的重任。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图书馆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当前,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
数字图书馆是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在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涉及到众多学科、专业的技术,如数字化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安全保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等。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从认识、起步到应用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大多高职院校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购置了大量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海量存储设备,建立了完善的局域网络并接入Internet,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由于缺乏充足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物质基础,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还是比较缓慢的。而且,数字图书馆建设缺乏了丰富的共享数字资源,即使建成也没有实用价值。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一些人工作和生活的必须品,但是许多高职图书馆仍然无法为广大师生提供计算机和相关通讯设备,即使有的高校拥有了上述设备,但是拥有的数量不足,使得图书馆不能让广大师生快速完成文献资料的检索和收集工作,因而大大降低了读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提升学生自身修养的机会。
通过观察可知,很多高职图书馆内部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图书的收藏与保管工作上,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播知识的任务,有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只要处理好图书的借还工作即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来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的工作和学习造成影响。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为了快速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又便捷地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在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以传统图书馆现有资源为基础进行资源数字化储存,并且根据用户信息需求不断更新、收藏数字化资源,并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向用户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料文献的加工、存储、利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初的纸质,发展到现在的磁带、移动硬板、u盘等,使得资料存储、携带、读取愈加方便快捷,同样使得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成为必然。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不仅能够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加工处理文献资料、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奠定基础。
三、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策略与创新思考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这种关系使得有经验的图书馆人认识到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所以,图书馆应该适应当下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为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创新,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才能够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学术中心,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2.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才在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发展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图书馆学知识,而且也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所以说,当今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是通才,专业性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一些地方普通高职院校中,图书馆依然是沿袭传统的馆藏、借阅管理模式,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专业性差的特点,他们往往不懂技术、思想落后、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对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很不利。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改变传统的图书馆馆信息资源获取的方式,必须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尽快更新观念,勇敢的接受挑战。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必须要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在不改变现有人员情况下,平时多注重对他们的信息素质培养,对其进行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教育的培训,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3.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根据各高职院校学科的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模式等特点,馆藏资源数字化应具有各自的个性化的数据库,在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的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下,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4.组织队伍和组织模式创新原则。数字化图书馆作为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必须要组建一支骨干技术队伍,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模式。这一模式包括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即专家型技术人员、数学资源、网络化存取、分布管理;还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系统等。现从三个层次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endprint
5.务实性原则。目前,由我国教育部实施的CALIS项目,作为总体规划,一直在指引着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而且,高校图书馆应从地方性、办学特色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在服从CALIS规划的前提下尽量做到量力而行,在建设网络信息资源时,使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等硬件条件发挥最大的效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6.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金。首先,图书馆需要筹集大量而稳定的数字化建设经费。图书馆的环境、硬件软件设施、服务需要不断强化,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读书学习环境,赢得高校领导的重视,从而争取增加经费投入,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其次,图书馆积极服务社会,在保证本校读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开展一些能够获得收益的社会性活动,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来发展图书馆的数字化。最后,图书馆应该全方位地统筹规划经费的利用,把资金用到关键的地方,缩减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合理利用资金,意味着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充分实现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7.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员既有高尚的服务精神又有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第一,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时应该保持耐心、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图书馆理念,才能有动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主动考虑如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最终提高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第二,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不断为自己“充电”,学习并熟练操作计算机,提高文献资料处理能力,提高管理能力适应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和需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图书馆管理层需要扩充图书馆馆员队伍,招聘更多拥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人才,带动其他馆员加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学习,同时,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关于提高能力方面的学习教育,使得馆员能够有渠道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图书馆总体综合素质,促进图书馆数字化进程,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8.健全信息系统的维护。信息系统的维护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高校图书馆需要借鉴其他已经比较完善的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然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现现有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健全完善。首先,高校图书馆不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从零开始开发图书馆数字化软件系统,而是购进技术相对成熟、功能相对完善的软件系统,如TPI清华同方专业数据库制作管理系统等,购买后使用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软件,这样既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资金,也使得软件系统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另外,由于版权保护问题,信息系统图书文献资料的来源和传播要引起重视,不能因为版权问题使得资料难以获取甚至给图书馆带来法律纠纷,这就要求图书馆所有工作人员提高法律意识,自觉维护作者的版权,使用合法文献资源,杜绝随意传播信息资源的现象,律己律人,使图书馆数字化更好地实现。
四、总结
在数字化、网络化已深深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数字图书馆已脱颖而出,这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具有传统图书馆远远不能比拟的强大优势,而且只有在数字化资源具备和网络完善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因此,必须加快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同时也希望高职院校图书馆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早日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为广大高职院校师生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苏坤.江苏省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3,(8).
[2]曹悦琳.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3]徐俊华.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8):71-72.
[4]倪丽,魏燕.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服务模式[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7-18,37.
[5]宋扬.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12):161-162.
[6]柳燕,王静.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之我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279-2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