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构想
2015-12-10罗强
罗强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使本课程的育人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针对性与实效性得到加强,本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性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36-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高等院校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高校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要想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不仅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学生主体大多为90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应该与90后大学生的基本特点相结合,这不仅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效果的发挥存在紧密联系,同时也与这些教育对象是否可以得到健康成长直接相关。所以,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更好的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相适应,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不断的创新。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在目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些与创新教育不适应的陈旧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要想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要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变,同时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教学观念主要偏重于经验教学的展开,对一些权威盲目崇拜,反对怀疑精神,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由此来看,在创新教育展开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大学生们学习到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同时还能促使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与原理的利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围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教学,只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才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本课程的驱动力。第三,要对考试为教学关键的教学理念进行彻底的改变,在此基础上积极展开素质教育。因为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往往会支配着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被动学习,教师为了考试而被动教学,这实际上已经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无法培养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第四,将原有共性教育转变为共性、个性教育共同发展,因为现在的教育理念中对共性过多关注,而严重忽略了对个性的关注,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学生创新性能力的缺乏,进而导致通过灌输方式对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单一标准对大学生的共性进行培养,这样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严重抑制了大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1.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虽然并不能与教学技巧划等号,但是却将不同知识结合思想政治教师所具有的教学技巧体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与任课教师之间存在着最直接的关系。大学生之所以会敬仰一位教师,表面上看是敬仰这位教师的教学技巧,而实际上敬仰的是这位教师的奉献精神、生活热情以及人格魅力等。教学风格代表了一位教师在教学艺术上的成熟程度,而这种成熟程度很有可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教学氛围会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活泼起来,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一些幽默的手段进行合理的利用,那么就会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记忆变得更加深刻,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2.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教学的实施也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知识体系建立要与学生心智发展、事业拓宽相适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思想充分展示出来,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3.关注学生对教学的感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与灵魂在于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产生感悟,本课程并没有其他课程的限制性指标,学生们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课程互动中。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大学生的情感充分的尊重,从而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不应该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过分的干涉,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投入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展开要立足于信息的反馈与交流,在大学生活中充分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观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进行体验与感悟,这样才能使本门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天地。
4.充分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基于这个项目而展开的课堂教学活动,其主要模式可以分为项目选择、项目实施、项目演示以及项目评估4个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其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教学法一旦运用,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激发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知行合一的意识。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1.通过新鲜的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现在的大学生被人们称为“新新人类”,他们的思想非常前卫,同时又对现实权益非常关注;他们本身又具有一种独有的话语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可以针对大学生这些特点,在教学课堂中合理地加入一些与这些大学生特点相关的教学语言,并针对他们身上存在的这些特点对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行精心创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大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进行激发。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与讨论,这样教学课堂就会充满青春与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名言警句,还可以运用一些发人深思的语言,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共振效应,由此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一致性,达到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使课程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endprint
2.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的品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通过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注意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自我发展和学习进行全面关注,进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入各学科知识,进而使本学科的教学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使本学科的教学操作性更强,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创新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创新是其重点之一,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扩展和延伸,同时也是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进行与理论相结合,加深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强化理解,使大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是一门实效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因为理论与实践并未得到有效的结合,所以在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缺失的。为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进行进一步强化,应该将教学实践作为主要切入点,对更深层次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该围绕本课程教学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创新,这不仅会使本课程成为大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同时会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进行提升,使其精神境界得到提高,从这个角度讲,本课程教学实践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这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成鑫,刘经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
[2]潘朝珍,王会玲.探索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陈彦彦,陈敏,刘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学理论,2009,(8).
[4]张东洁,赵艳红,王晓江,刘琣,李亚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2).
[5]郑鸣志.基于网络环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13,(5).
[6]高燕,薛秀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
[7]唐青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践履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