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调研与提升路径
2015-12-10张蕴昭
张蕴昭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不同高校之间课程的开设效果差异较大,还存在诸多影响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如思想认识、教学管理、师资结构及教学方法等。调查显示,只有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教学与科研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影响因素;多维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51-0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1]该课程通过宣传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13号文”)颁布以来,各高校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各项建设,课程的规范性与系统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调研概况
为了从深层次了解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以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实效性研究,笔者以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为对象,开展了实效性的专项调研。
本次调研以配额与随机相结合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68份,占总投放量的98.2%。针对该校专业众多、规模各异的特点,我们将调查问卷按照专业人数进行配额,其中,文史类占38%,理工类占32%,艺术类占15%,体育类占8%,其他占7%,同时,对配额内的指标进行随机抽样,这样就保证了被调查样本的整体平衡性。通过调查,我们对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效果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学生对该门课程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较为认可。在调查中,93.3%的学生清楚或基本清楚该课程的性质,仅有6.7%的学生不清楚该课程的性质。同时,在对课程必要性的调查中,有86.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其次,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有所得。在调查中,44.6%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学习能获得一定信息,31.2%的学生认为对自身素质有一定提高,14.9%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业,总之,有90.7%的学生认为,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有所收获。最后,学生对内容的安排、课程的编排、教师的授课水平、考核的方式及教材的使用等方面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评价,有肯定之处,也有改进空间,这对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影响“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因素
调查发现,影响“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因素很多,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及归纳提炼,结果显示,以下四种因素是影响课程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认识
思想认识是影响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实践的产物,而认识同时又是再实践的前提。在“13号文”颁布之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各高校开设情况差异较大,有些高校高度重视,课程教学有声有色,广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高校流于形式,课程被边缘化,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有些高校甚至迟迟不开设此门课程。在“13号文”颁布之后,大部分高校高度重视这门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开展教学,不管是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管理体系还是师资结构上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根本保证,着力解决高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分管教学领导以及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认识到位的问题。[2]在调研中,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基本满意及以上的占93.6%,仅有6.4%的学生认为没有效果。可见,领导班子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影响课程实效性的保障因素。“形势与政策”课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1]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它的课时量、学分数、考核方式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容有半点折扣。据了解,有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上不能做到应有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课时数不足,考核方式不严格、不规范等,这些教学管理中的疏漏都是导致“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下降的重要因素。在调研中,学生对课程的安排基本认同及以上的占94.4%,仅有5.6%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不是很合理。在出勤率方面,80%的学生出勤率为全勤,11.4%的学生仅有一次旷课。由此可见,教学管理的严格规范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基本保障。
(三)师资结构
师资结构是影响课程实效性的核心因素。教师是传达知识的纽带,是教学内容的传输通道。只有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使课程得以圆满实施。构建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同时,必须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来具体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研究。[1]此外,合理的师资结构对提升师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一定比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符合现在大学师资实际,符合课程需求及确保课程实效的举措。一方面,专职教师的加入能系统研究课程体系、内容分布及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的规范性,同时,能带动该课程的科学研究水平。在调研中,学生对师资结构表示满意的占46.9%,一般的占46.8%,其余为不满意;在提升师资水平的建议中,60.9%的学生认为,应该聘请专家补充到师资队伍中,38.3%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可见,建立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和完善师资结构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endprint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实效性的最终因素。教学方法是提高课程实效性最灵活的环节,但又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能使知识得以顺利的灌输。反之,再好的内容,如果方法不当,将适得其反。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高校、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本部门情况进行考虑,可以把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主题参观等活动与课程结合起来。
三、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多维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课程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为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一)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知识传授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比例,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学的组织者与教师已经习惯于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对知识的运用。“形势与政策”课是集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课程,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贯穿于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构成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形势与政策”课应充分把握我国当代的主流思想,积极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广大青年学生紧跟党的步伐,在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为党多作贡献。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除了进行知识传授之外,还肩负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此,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这将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及高素质人才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基础较为广泛,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军事科学等学科,是一门学科交叉性、渗透性很强的课程。要开展好本门课程的教学,任课教师必须对这些基础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要进行基础理论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加学生理解“形势与政策”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形策与政策”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完全依靠理论教学将无法达到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实践教学是本门课程势在必行的教学手段,其开展的方式可以形式多样,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经济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小处着手,开展调查活动。可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形势政策课实效性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理论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形策与政策”这门课程,深刻领会政策意图奠定了基础。实践教学为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认识创造了途径,是本门课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提升教育内涵的动力源泉。
(三)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形势与政策”课作为起步较晚的一门课程,在现阶段以教学为主,各高校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但是,要提升该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育人作用,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成为精品课程,就一定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建立教学与科研共赢的互动机制。通过教学,教师可以在实践中了解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发现存在的问题。只有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要建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激励机制。重教学、轻科研会使教学质量低下,缺乏深刻内涵;重科研、轻教学会使科研成果空洞,缺乏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0-211.
[2]刘贵芹.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39-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