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宣翻译中的“Chinglish”

2015-12-10施红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顺应论中式英语外宣翻译

施红梅

摘要: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了对外宣传的前沿阵地。然而,纵观国内各大省市推出的英文网站,中式英语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对外宣传的力度。本文拟以昆明市信息港英文网为例,在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选择顺应论”观照下,剖析外宣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探讨解决的方法,并就译者的素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式英语;外宣翻译;顺应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72-03

一、引言

曾利沙认为,对外宣传翻译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的对外介绍、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公告及对外交流活动的信息通告;或各地市政建设宣传、招商引资与旅游宣传、各种国际性活动及行业展览活动宣传;或公司与乡镇企业的对外宣传及产品介绍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地方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成为政府对外交流、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然而,许多地方政府网页英文版中存在中式英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宣传的力度。曾在中央编译局工作的美国专家琼·平卡姆(Joan Pinkham)在其著作《中式英语之鉴》中把中式英语定义为:是一种畸形、混合的语言,既非英语,也非汉语,而是“带有汉语特征的英语”。国内有许多学者已关注到外宣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外交部外语专家王弄笙谈及此问题曾经提到:提高译文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感到今后最需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克服“中式英文”,即“Chinglish”的问题。本文拟在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在其著作《理解语用学》中提出的“语用顺应论”(Theory of Adaptation)关照下,以昆明市信息港的英文网为例,重点探讨英文网站的中式英语现象,并就翻译策略和译者的要求提出建议。

二、语用顺应论与外宣翻译

Verschueren于1999年提出了“选择-顺应”综观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和阐释语用学。他认为语用学是“对在行为方式上与语言使用相关的语言现象作认知、社会、文化上的综观”,宏观上对语言现象从认知、社会、文化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微观上在语言结构所有层次上对语言的顺应与选择进行研究。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涵盖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语法乃至篇章结构以及风格语体等等,也就是说在语言使用的各个层面都能以语用视角加以考察研究,因而语用学并非和语音学、语义学、句法学并列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而是提供了一种语用综观的视角,对语言资源的使用加以审视,为语用学建立了一种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Verschueren认为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性:(1)变异性(variability),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2)商讨性(negotiability),语言使用者在选择时有着相当的灵活性;(3)顺应性(adaptability),在语言变异性、商讨性的基础上,语言使用者才有可能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根据交际的目的,从可供选择的言语中作恰当的选择,以满足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这三组特性可以说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同样也是解决可译性问题的基础之一。因而,某个程度上,我们可以将翻译过程描述为译者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活动的需要而不断进行言语选择的过程。外宣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互动行为,从微观看,是译者在语言层面进行语码选择与转换;从宏观看,译者的选择过程受到思维与认知、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选择-顺应”的语言综观论无疑对外宣翻译会有所启示。

三、外宣翻译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中式英语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从客观来看,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一批又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应运而生。比如“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ing”principle)、“民工潮”(sudden influx of migrant labourers)等。又比如我们在昆明信息港英文网站中看到的“全国卫生城市”,无论将其译为National Hygienic City或是译为National-level Clean City都感觉是很浓郁的中式英语。对于这些属于中国专有的特色词,即使用通顺易懂的英语译出来仍免不了中式英语的味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结构方面的显著差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早在其著作《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意合”与“形合”概念。他认为中国语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需;西方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可缺少的。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在其著作《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中也提到,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之分了。因此,在进行外宣翻译时,由于深受母语的影响,很难译出纯正地道的英语译文,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中式英语的味道。

2.主观原因。除了以上提及的客观原因外,笔者认为绝大多数外宣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主要是由译者的主观因素造成的。通过对昆明信息港的英文网的剖析,我们发现中式英语的产生具体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译者片面地追求译文的忠实。尽管学者们对翻译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行了不同的表述,但综观中西方的翻译标准,莫不是围绕“忠实”和“通顺”进行的。其中的“忠实”包括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原文的忠实。由于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汉译英时,往往需要对原文的表达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顺应英文的表达习惯。如果片面追求“忠实”,反而会出现误译或是中式英语现象。我们在浏览该英文网站时,一些中式英语就是由于译者片面追求对汉语原文的忠实而造成的。二是译者责任心不强,没有透彻理解原文。除了译者片面追求对原文的忠实而造成的中式英语现象外,某些译者缺乏责任心,没有仔细阅读原文,没有透彻理解原文的意思就着手翻译,是造成中式英语表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如下列例句:

原文:据分析,昆明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后,可以把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作为增强城市竞争优势的新途径,利用电子商务突破城市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提高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和辐射力。译文:(1)Analytically,EB will be a new way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on capability of Kunming.Besides geographical and natural resources,EB has more measures to improve a city's economic influence.(By:InKunming Published:2011-November-24)译者没有弄清楚“利用电子商务突破城市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提高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真正含义就进行翻译,译文表述不准确。此外,将“据分析”直译为“Analytically”,是中式英语表达。

四、顺应论关照下的外宣翻译

Verschueren认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积极顺应具体的语境以及具体的语言结构,语境与语言结构互动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这就是顺应的动态性(dynamics of adaptability),顺应论的核心。Verschueren的动态顺应论提醒我们,在进行外宣翻译时,除了要关注影响翻译选择的各种因素外,也要特别关注译语文本对目的语语境的影响。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文本进行翻译,客观地宣传我国国情和国策,树立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在进行具体的语言层面的翻译时,要尽量顺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在选择顺应论的关照下,我们认为在进行外宣翻译时,译者应该采用下列的翻译策略:

1.顺应目的语读者想清楚地获取原文信息的需求,正确理解原文,摆脱中文字面意思的束缚;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翻译核心内容,进行解释性翻译。

在进行外宣翻译时,为了顺应读者的接受程度,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译文的清楚表达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建议将例1改译为:(2)EB will be a new way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on capability of Kunming.Without being limited by geographical and natural resources,it will help Kunming improve economic influence.

2.順应英文的表达习惯,对原文的词汇、句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顺应目的语的行文表达。在进行外宣翻译时,用尽可能流畅地道的英文进行表达,顺应英语的表达习惯。注意中英词汇的不同含义,尽可能用地道的英文来翻译。以上仅以昆明信息港英文网为例来看中式英文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应的策略,经过作者改译的译文也仅供参考。我们认为,由于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在进行外宣翻译时,片面地追求对原文的“忠实”是不可取的。在进行汉译英时,除了考虑尽可能忠实地将原文的内容表达出来外,更要考虑到受众对清楚地获取原文信息的需求,因此,应该尽量地做到对目的语--英语形式上的“忠实”,也就是,应该尽量顺应英语的表达习惯。除了本文中谈到的翻译策略外,从事外宣翻译的译者应经常查阅国外媒体对我国进行的各方面的报道,有意识地积累汉语特色词汇的对应英文表达;学会充分使用互联网的有利资源,提高自己的双语能力,积累地道的英语表达知识,学会采用仿译等翻译策略。此外,对于从事外宣翻译的译者来说,必须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宣翻译中的误译和中式英语现象。

五、结语

动态顺应理论提示我们,翻译过程就是译者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顺应的过程。提高译者进行外宣翻译的能力,其实就是提高译者选择和顺应的意识和能力。译者的选择和顺应意识及其进行选择和顺应的能力决定着译文的成功与否。在当前的外宣翻译中,译者应随时具备这样的意识:不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还应具有“外国人不是中国人”的意识,从而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顺应目的语受众的需求。总之,我们同意果笑非的观点,外宣翻译者应具备六点基本素质:一是坚定的政治立场;二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是广博的知识面;四是较强的双语驾驭能力;五是准确的判断力;六是娴熟的翻译技巧。除了本文中所探讨的中式英语现象外,国内的英文网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做深入的探讨,比如胡乱编译,语法和拼写错误等等。希望越来越多的译者关注政府网和各地方组织的英文网,切实提高英文网的英文翻译水平,使其真正发挥在我国对外宣传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44.

[2]Joan Pinkham.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

[3]王弄笙.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J].中国翻译,2000,(2):31.

[4]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55.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 下册[M].中华书局,1957:310.

[6]Nida,Eugene A.Translating Meaning[M].San Dimas,California: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16.

[7]果笑非.外宣翻译人才基本素质论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5):62.

[8]昆明信息港[EB/OL].http://en.kunming.cn/.

[9]昆明信息港(英文)[EB/OL].http://www.kunming.cn/.

猜你喜欢

顺应论中式英语外宣翻译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微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顺应论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初探
汉译英中“Chinglish”面面观
目的论视角下公示语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翻译研究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