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子,看见设计——阅历生活,阅梨家具——麦子走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专题演讲记录

2015-12-10詹秀丽ZhanXiuliBeiFa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12期
关键词:麦子家具设计师

■詹秀丽 北 方 Zhan Xiuli & Bei Fang

麦子,看见设计——阅历生活,阅梨家具——麦子走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专题演讲记录

■詹秀丽 北 方 Zhan Xiuli & Bei Fang

大家好,我是麦子!

看到你们,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在90年代,成立一个设计事务所是比较容易创造价值的方式。那时,我一直以为,只要有了很好的创意、很酷的造型,并将性价比高的设计推给市场就够了。所以,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怀着对设计的热情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严格意义上说,从那时起,我就没有为别人打过工,因此在某些方

编者按:大学一年级就成立了个人工作室的麦子,在设计圈里度过了风风雨雨的二十多年,各中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方能体会。而今,他设计的家具多次斩获大奖,创立的“阅梨”品牌也蒸蒸日上,带着一路的感悟,一途的思考,一腔的积淀和满满的诚意,带我们一起“看见设计”,阅历生活。

1 1月21日,著名家具设计师——麦子,走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为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和材料学院的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关于家具,关于设计,关于人生,关于阅历的专题演讲。下文为麦子主题演讲的记录。面留有些许些许遗憾。

早些年,我个人的生活习惯比较随性。记得,我为了完成一个设计方案,可以连续十几天晚上不睡觉,过了一些很没有规律的生活。那时,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就应该是这样子——偏执与随性。这个过程中,我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思维,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这些在后面都影响到了我的作品和我对设计的态度。

现在回想起来,十几年前的我,对设计的态度是很不严肃的。

那时候,我看不透摸不清别人的所思,所想;自己对设计也有一种“想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更不知道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直到2009年,在重庆我完成了一个加盟店的设计之后,那个加盟店的老板写了封信给我,信很长。信里说:“你的设计很独特,有思考,有内涵。我很尊重你,我也很喜欢你的设计。但是到了今天,我才明白,我再也不相信一个艺术家能够成功地跟商业进行结合。”他说:“你做事太随性、太追求、太固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个行业需要活下来!”

麦子用设计回应现代生活

后来,我才知道他也曾是一名设计师。

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思考,也渐渐明白设计的本质是为人而服务。自己必须要“看见”别人,体会自己和别人生活的不同。这才有了我今天的报告——“看见设计”。

但是“看见”之后怎么办呢,怎么实现呢?

设计是一种修行

作为一个设计师,你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

我们常说:用设计引导生活、感悟生活。那么你作为一个引领的人,一个感悟灵感的人,就要把你的学术生涯或者你的职业生活理解为一种修行的过程。

这个社会产生出了一种“裂变”的状态,在这个“裂变”的环境中,我们更加需要学会去修行。尤其是面对庞杂信息,多渠道的资

麦 子:著名家具设计师

1995年毕业于广州美院,1995年创办佛山企龙广告创意设计公司,1998年创办广东集雅东方装饰设计公司,2008年创办阅木居艺术家居制作有限公司,创立家私品牌“阅梨”。讯,你要去选择,去抽取,去思考,去感悟。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创意。可能有些公司的老板,每月花钱买来相关产品销售的数据,然后告诉你,将这个颜色、这种款式和这个尺寸稍加修改,明天就可以制作出样品来。这能叫作设计吗?

你,一个设计师,必须要有所追求。多年的“修行”过来,对美、对设计必定有你的态度。不能拿着别人给的图纸,说:“这个方案的成本有些高,我可以修改下,让成本变成这样的……”要知道,比价格不是你的事情!

我们作为设计师,所学的东西必须要非常的庞杂。因为一本小说、一句诗、一首歌、一幅画,都有可能影响你的作品和对设计的感觉。要知道我们设计的产品,没有别人比我们更了解它的美。

如果你还记得自己读这个专业的初心是什么,那么在你跨出校门第一步开始,就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旦你拥有了这种想法,那么很“不幸”,因为接下来的日

现任中国家具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家具协会理事、佛山家具协会副会长。

阅梨”荣获中国十佳实木家具品牌、中国家具十佳原创品牌、第十届中国家具设计奖---银奖、第二十七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金奖。子会是痛苦的;但我希望你们能好好享受这种“痛苦”,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坚持修行下去。这样,你会比我更加的成功和幸福。

这是我们的一款新的产品叫“清波”(图1)。

为什么有经验的客户他首先不是看你的作品,而是先看设计师——你这个人。因为你个人的生活情趣、审美品味,可以决定这个作品是否成功。在设计的路上,先把生活过得精致,把美学修养提高,等有了艺术的累积,随手都能做出美的东西来了。

所以不要急,不要怕,慢慢沉淀,其他的,自然会水到渠成。

设计,需要一颗勇敢的心

常常有朋友问我,“麦子,你为什么会想到这样设计,这样来表现呢?”

我很清楚,我所有的灵感和想法都来自于我对生活的感受。

我是70后,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我始终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而且有勇气去做一些尝试,哪怕会失败,哪怕是不擅长的领域,哪怕会为之无奈。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勇敢地提出你的主张、你的想法,并为之负责。所以年轻的你们,胆子要大一点,尝试要多一点,不要害怕失败,尤其是你们现在都还这么的年轻。要随时保持思考,对生活中的一些东西产生感悟。同时要想着去实现它,这不就是勇气帮你把感悟到的东西“落地”么?

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勇敢的心,像威廉•华莱士一样。

这是我一个早期的作品----和雅(图2)。

用设计回应现代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已随着社会的改变而现代化了,好比我的夫人不会像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一样裹小脚,要三从四德,每天摇摇晃晃迈着小碎步子去中堂跟公公婆婆请安。我们属于现在,拥有未来,所以我们的设计也一样要回应现代的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变化洪流。

但是我们的回应是盲从吗?不是!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张。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任何时候的改变,都在回应相应时代的呼唤。比如:现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它迎合了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生活便捷,信息共享。因此,我从不认为一个人就可以引领一个时代,更多的,他只是发现了某种需求,或者是他内心感受到时代的感召,而他使这种“召唤”得以落地实现。

所以你看现在我们“阅梨”的设计,它的风格元素也有了变化,我们也在不断地回应着时代的召唤。

另外,你设计的产品,首先你自己要喜欢。不然,别人在你的作品中是感受不到你的设计诚意。

比如这款山水沙发(图3),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件作品。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有时不太注意到这些家具的后背部分,所以会忽视掉一些细节。但是我认为一个好的、有诚意的设计作品要能够将细节处做到极致。

传统文化中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是比较青睐这种山水之间的自然意趣。以前,这种绿色皮革和家具结合很少。近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越发喜爱,消费者更加接受和喜爱这样的传统元素,我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这款“山水沙发”就是融合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之后,对时代要求作出的一种回应。

简洁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力量

社会愈是复杂,愈是呼唤简洁的设计。

简洁需要一直与繁杂做斗争。舍弃矫情的设计,不要刻意的装饰,只看透事情与需求最真实的本质,才能将设计做到简洁,它不是单纯的做减法。

简洁,是一种“少即是多”的美学。要把设计用简洁的形式呈现出来,有一个方法——追寻你的内心,找到一个能够真正代表你内心想法的东西,不受时代不受潮流所左右,一切专注于最真实的需求——内心所求。但这就意味着要“舍去”,舍去是痛苦的,因此简洁的过程也是痛苦的,你需要不断地在你的内心选择和剔除纷繁之物,留下纯真的思考。

我们的设计和文化是“水溶于水”的关系。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设计上的文化骄傲。不需要太过刻意去表达你很“中国”,一抬手,一投足,它就会流露出来,这是割舍不掉的。对于东方美学的情怀,是我们与生俱来,是一直融存于我们基因之中的,像“水溶于水”。

这把“青云”椅(图4),当初是想做成一个收藏级别的椅子。以它为例,我想告诉大家,“学古者昌,似古者亡。”严格来讲,让我去设计一把明清时期的椅子,我想我是做不到的,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古人的生活,就像现代作家写不出来“大观园”里的世界一样。但是作为一个东方人,一个中国人,我的身体里有这种文明的印记和文化的基因,让我在回应时代的需求下完成这样一款古朴简洁的设计,我想,我是可以实现的。

诗意,比逻辑的表达更重要

在我理解中,东方文化更多的是儒,是释,是道,它们都是导人向善,追求和平的。

设计任何一件作品都不能违背“和谐、有格调、满足他人精神追求和物质需求”的原则。即,不要去违背我们传统的“儒、释、道”精神。所以,你做的产品须要带有善意,与别人的生活相和谐,而不仅仅为了偏执地表达自己奇怪而不着边际的想法。

东方美学,强调情怀多于逻辑。

有一句话叫:“形有尽,而意无穷”。用来形容家具中的诗意美学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就像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一个眼神,一首曲子,一颦一笑,表达出来的却是绵绵不尽的情意。王小波说:“我们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所以我们要将中国家具以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比所谓理性的逻辑推理来得更重要。所以想要设计出一个能打动自己的家具,如果刚开始就把经济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置去考虑,那么你设计出来的东西想必会落于庸俗。

我们的产品“月影”(图5)

学会倾听材料

“文胜于质则野”,材料是基础。我们做设计,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了解材料。怎样了解?跟材料聊天!来过我办公室的人都知道,那里虽然很大,但是也很乱,各种材料,钢、木、棉、麻、丝、布被到处摆放。当你试着把棉麻布裹在身上,敲敲木头听听它的声音,触摸钢材感受温度,你就会知道棉布的呼吸,木头的低语,钢材的凛冽是多么的不同。这会让你对材料有更加深刻地体会。当你充分地读懂了材料,它就会告诉你该怎么去设计,就像上帝执着你的手写作一样。

比如这个作品“耳顺”(图6)。

在案腿和案面连接的夹头榫这个位置,用了几块黑钢来代替原本传统的木部件。钢材在这个连接处的使用,让这个家具得以容易地拆装运输,节省了成本。其次,就像设计一个空间,它的“软硬度”需要平衡,家具也是一样的。用钢在视觉上做了一个很冷峻的切割,调节了这件家具整体的“软硬度”,减少了全部使用木材带来的呆滞感和单调感。同时,一种力的安全感油然而生。

做会讲故事的设计师

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学会讲故事。其实很多时候打动我们的未必是这件家具有多么好看,而往往是它背后的故事。

“打打”——一条属于我姐姐的小狗,同一盒“火柴”、舅舅送给我妈当嫁妆“凳子”,陪伴了我们姐弟四人漫长的童年时光。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就开始时不时地怀念起它来,我也希望有只像“打打”一样的小狗来陪伴我的孩子。

那么用什么东西来表达我的情感呢?我就决定设计一只凳子,它的形状就像小狗“打打”(图7)。

我甚至可以想象出作它为家庭一份子的情景:小时候,可以扶着“打打”,跌跌撞撞学走路;长大一点,拿过“打打”,坐下,写写作业;成年了,邀一群好友,围坐茶台,“打打”蹲在身旁,不声不响;退休了,“打打”也有些许痕迹了,和它一起呆在门口的阳光里,看孩子嬉闹,和妻子讨论饭菜式样,饭香越散越淡,夕阳慢慢褪去。渐渐地,搬不动“打打”了,送给他的孩子吧,让陪伴继续着……

这是一个关于陪伴的故事。

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通过“打打”,我想说,设计终极目标是抚慰心灵。作为设计师,我们能做的就是,为每一个需要栖息的心灵提供巢穴。

下面这把椅子“外公”(图8)——也是源于我和外公的故事。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妈妈把我寄养在外公家里,他是一名医生。记忆中,他常静坐一张竹椅,抽着水烟……

我的设计,抚慰了我自己,也抚慰了很多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有这种生活经历和生活回忆一群的人。

掌握有度的人生

有很多时候,一件家具工艺、材料都很好,但是没有产生美感,就是因为尺度没有把握好。

这个手镯(图9)是我在2013年设计的,叫“有度”。我时常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微妙,其实人生有很多时候就在于对一个“度”字的把握。这款手镯融入了我的一些生活哲学,一点对社会的思考。

有梦想就会有疼痛

你要知道人有了梦想,就会有疼痛。

梦想即欲望,有了欲望做事情就有了矛盾,有“矛”,有“盾”,进退维谷,他就会“受伤”,也许是有形的,也许是无形的。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路上,对这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如果你以后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那么这之后,疼痛与纠结以及各种考量,都会随之而来。但是这样的痛苦,只是垫脚石,并不能阻挡你,不能击垮你,因为你知道,你的目标在远方,你一直都在路上。

讲座访谈:

学生:您认为东方的、中国的设计应该怎么样发展,才能融入世界的设计之中,或者说东方的、中国的设计怎么样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

麦子:首先我想谈谈我对于阅梨家具设计风格的理解,我想用“新东方主义”来解释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在我的每件家具设计里,我一直试图去表达东方的魅力。这种经过消化的信息、经过沉淀的东方气质,会变成停留在你血液中的养份,慢慢地发酵,慢慢地变成设计中独特的韵律。

一味模仿国外的设计,希望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样是不能让他们认同你的设计的。你要让别人认同你,首先你自己要认同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不认同,怎么让人家去认同你呢?

所以,要让欧洲人、西方人认同你的设计,并不是因为你学的有多像,而是你就是你自己,你有自己的特色。你要去发现自己的特征,把这种特征做到极致,然后去跟国际设计接轨。如果我们怀揣一个混杂的欲念去设计,往往会忘却我们当初的那份单纯而善良的初心,让人窥见那功利和做作的尾巴。

用户:我本人是阅梨的用户,阅梨的设计、风格非常吸引我。我想知道,您在现在这个阶段是如何权衡设计与成本的?以及未来,您会把“阅梨”打造成一个什么层次的家具品牌呢?

麦子:首先关于成本这个问题。家具的研发、销售大致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设计研发,然后进行批量生产,最后投放市场。我们在做设计、研发的过程中,会投入大量的财力。而当进行批量生产,投放市场时,企业的盈利就交给技术部、采购部包括我都来参与控制。

当完成一个产品设计的时候,第一个阶段结束了。第二个阶段,就是在不改变它的设计,不改变它传达的意思、它的意境、它的品质下,节约成本。这是我们多个方面、跨部门合作的结果,这不是一个设计师可以解决的问题。

阅梨以后成为一个怎么样的品牌,要走什么样的路子,我认为,一个品牌能达到多高的层次,取决于它的灵魂人物。

就像我所说的,我的设计是充满陪伴感的设计。所以我的家具,从它的造型、工艺、选料以及它所传达的生活美学都不能被潮流所左右。只有不被潮流所牵制的家具,才能成为真正陪伴我们的家具。

我希望“阅梨”在更加地强调“陪伴感”的同时,也体现时代感。表现一个时代的脉搏的方式有很多,关键是摸到怎样的脉搏,是强,是弱,是虚,是实。而且,我会选择换位思考:把自己假设成我所面对的用户,站在他的角度上去考虑,他是怎么感受这个时代脉搏的;他身上又具有着这个时代什么样的脉搏?然后我再去设计能回应这种“脉搏”的家具,同时也是我喜欢的家具。去体会这种被关怀的感动。其次,我会设定多个角色,并进入角色与自己展开对话,让作品准确地了解到设计对象灵魂深处的渴求。在这过程中,自信是很重要的,自信地“进入”服务对象的角色,准确演绎,真妄不二。当然,还要来自对生活的热爱、观察和感悟,亦是度量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是成熟,而非浅薄的过程。

阅梨,以后一定会有别于收藏性质的家具,也有别于所谓行会的家具。它是一个独立的设计品牌,它会“拥有”自己的精神意志,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情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s Monographic Speech Recording of "Yueli" Furniture's Founder Maizi Who Design Furniture with His Uniqu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责任编辑:吉 湘)

猜你喜欢

麦子家具设计师
麦子熟了
小小设计师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设计师访谈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麦子的回忆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推荐一个设计师
麦子杀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