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预警“小试牛刀”应予肯定
2015-12-10
环球时报/2015-12-10/ 第14版面/国际论坛 /作者:包存宽 杜焱强
北京市7日晚发布空气污染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预测本质上是概率性事件,准确性有浮动。正因如此,政府会有许多顾虑:若能准确预测未来重污染程度则说明红色预警启动时机到位,公众也许会为应急措施叫好和买单;但若污染持续时间不长或不爆表,那么公众的质疑和议论将从对雾霾的调侃变成对预测能力的吐槽。
客观而言,不管预测是否准确、预案设计是否科学,预测(预案)与结果两者都是相互作用,并非单向关系。一方面,空气污染未加重或未持续72小时,并不能说明预测不准确,相反可能恰恰证实应急措施发挥了应有作用或执法部门监督落实到位。这使未来发生的污染有所减轻,比事后再做补偿好得多。从较早的“奥运蓝”到去年APEC会议和今年阅兵等多次事实经验可知,成功的各种“蓝”都得益于提前采取措施,其结果是雾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削减甚至避免,这证实了提前干预行之有效。
另一方面,若空气污染加重或持续时间长,并不能说预案没发挥作用。空气治污并非几日之功,机动车限行、上千企业停产等措施也许不能立即减缓污染程度或削减峰值,但从公众健康角度出发,学校被要求停课和减少外出活动等措施却发挥了关键作用,最起码减少敏感人群的暴露,降低对人健康的不利影响。就此而言,空气预警宁可“过”一点,也不能不“及”。
撇开两者逻辑关系,应急预案另一个问题就是社会成本:上千企业停业停产、中小学生停课和车辆单双号限行等严格措施可能使社会成本加大,在“同呼吸”但并未“共命运”的背景下,社会成本该由谁来承担使应急预案面临着公平性问题,实际上它也关系到雾霾持续性治理的成功与否。
红色预警只是压迫性反应,其应急性措施存在碎片化和短效性,不是常态,预警过后重在反思而不是忘了疼。总体来说,更多要求从顶层设计上考虑空气污染问题,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分配社会成本和强化政府监管等方方面面,在问题导向下应对雾霾挑战和推进治理措施。不论此次红色预警是否能够达到“小试牛刀”的效果,消除雾霾除了“天公作美”更需人的努力。希望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共同努力,我们将来无需再启动红色预警。▲(作者分别是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