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放”走向“精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出炉
2015-12-10菅保珠
菅保珠
10月31日,中国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发布会暨中国制造2025价值投资研讨会”在京举办。
此次发布目的在于发掘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不以“销售额”和其他常用定性指标作为评定标准,而是通过一系列能够真实反映上市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特别是主营业务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这将对制造业健康发展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有着重大意义。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徐东华在开幕词中表示,2800多家上市公司是我国各行业优质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脊梁,总市值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0%,其发展与表现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质量。
徐东华表示,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推动,形成了独特的企业制度,并逐渐和国际市场接轨,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领军团体。这次“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评选,并不以“销售额”作为评定标准,而是通过其所占市场份额、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等一系列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研究报告由课题组负责人、经管院强国战略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制造2025研究中心主任周永亮博士正式发布,核心内容包括对石油工业、电子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业、信息设备业、金属及非金属制造业、食品饮料业、医药生物业、印刷业、纺织服装业等十个细分行业进行创造价值专项研究并形成价值创造评价体系。
周博士介绍了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过程、成果和意义。他指出,企业经营的根本是价值的创造,上市公司作为制造业企业典范,不仅要注重并购重组等外部价值发现,更要注重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培育等内在价值的培育与发掘。课题组根据国际通行的企业价值创造模型,提出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能力的评价体系及创造价值指数。这一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大数据支持和解决方案。
工业经济不容乐观
《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核心是通过互联网加智能制造技术使中国制造业由粗放的低价值经营转型为精益的高价值经营。这种高价值经营不再仅仅追求企业规模及收入的“大”更加注重创造价值和能效的“强”。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济运行局黄利斌副局长对于经管院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这个体系的提出对于研究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非常有价值。
未来经济运行趋势“八个稳”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济运行局黄利斌副局长对于经管院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这个体系的提出对于研究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非常有价值。
对于与会代表普遍关心的当前经济运行形势,黄利斌副局长为大家做了说明和分析,并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趋势进行了研判。他用“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和稳中有进”来总结当前制造业的经济运行态势,用“稳中有难、稳中有忧和稳中有险”来概括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
统计数据表明,工业经济在持续下行压力下运行,投资疲软,出口萎缩,产能过剩问题加剧,停产和半停产企业增多,企业产成品库存偏高,目前组织生产意愿不强。从区域工业发展状况看,沿海地区较为稳定,东北、西北地区很困难。值得欣慰的是江苏、山东、广东等在经济大省的工业经济增长保持稳定。
与会者普遍认为,此次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百强评选,为行业企业树立了创造价值典范,为助力中国制造企业从“粗放”走向“精细”以及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衡量和价值创造有了更加客观的标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有了新依据。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追求企业“规模的大”,而是更加注重创造“价值的强”。
来自国家部委、研究机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单位和投资机构的各界人士300多人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