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中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的发挥途径
2015-12-10董力力
董力力
(重庆市万州区 江南中学,重庆 万州区 404028)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中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的发挥途径
董力力
(重庆市万州区 江南中学,重庆 万州区 404028)
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手工课作为中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制作能力的基础,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重中之重,本文力图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培养学生在美术手工课中如何愉快学习为教学的发挥途径,借以引发人们对手工课教学的思考和启发。
艺术欣赏;中学美术;手工课教学
手工制作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对视觉形象的再创造。手工制作不仅需要学生对视觉形象进行认真地理解、体会、观察,还需要学生用双手进行创造。英国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英国学校手工课程的逐渐取消,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时间变少,动手能力和智力发展都随之减弱,强调了在生活中动手劳动对认知能力智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可见中学生的手工制作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美术课程中手工制作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质是中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手工制作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手工活动是一个不断观察、想象并将结果进行展示和表达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塑、捏、磨、剪、粘等各种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的运动神经和视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从中学会尊合作、团结、克服困难,充分体现了美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促使学生产生欣赏美、创造美的品质。
二、初中美术课程中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
(一)张扬个性。
初中生是极具个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美术手工课上学到东西,根据原有经验来创造出个性十足的作品。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向学生展示不同制作手法和设计思路,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顺其自然的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制作出新颖别致的手工作品,学生完成一件手工作品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进行观察,讨论作品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来完成,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丰富审美经验。
在中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让学生在手工课中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制作美的作品。手工课就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为目标,审美经验就是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所获得感受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手工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对技术的钻研,对表现形式的创新,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美。在美术手工课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基础,让学生的情感系统、动作系统、感知系统得到协调统一的发展,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操作体验中,艺术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培养创新思维。
社会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未来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美术手工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手工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展手工制作。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不管是手法和材料塑造都需要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和思维去进行设计,从而让学生变得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同时,还要促进学生传统的美术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组合作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美术手工作品创作。可以是一个小组的所有成员合作完成一个作品,也可以是小组内的每一个组员各自完成同一个手工作品,然后进行合作探讨,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缺点。这个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讨过程中,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从材料和工具上下功夫。手工制作需要的材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能够创新求变,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等开发思维来启迪学生发现身边的手工制作材料,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装饰生活,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利用原材料,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美好情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的方法除了上述方法而外,还有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手工制作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感和成就感。正确的理解教与学、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优化手工课堂教学的关键之所在,由此就构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性课堂教学环境。在中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多维互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手工课中受到艺术熏陶,提高美术素养。
[1]毛媛媛.浅析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利与弊[J].美术教育研究. 2014(08)
[2]刘芳.基础教育中手工课的教育功能[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3]赵郧安,主编.中学美术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1
G633.955
A
1671-864X(2015)12-0164-01
董力力,(1982-)女,汉族,武汉人,现工作于重庆万州江南中学,研究方向:现代笔画与装饰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