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2015-12-10何川
何川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何川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素质教育与创新的教育理念正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已成为如今主流的教育观,是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中的重点。随着我国的教学改革步伐逐渐加快,一些创新型的教学理念逐渐应运而生。从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没有突破以往观念的束缚,在高校钢琴教学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计划。而本文则对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提出了几点提议。
高校钢琴;现状分析;教学方式;
音乐不仅具有艺术性,还兼有技能性、实践性和知识性,而钢琴恰恰容扩了这几种特性。钢琴能培养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各方面的素质,钢琴技术的高低作为高校评定学生音乐工作能力高低的主干且基础的一门课程,在各高校音乐专业课里是一门必修课程,所以,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成长道路很大程度决定于高校的音乐教学方式与质量。
一、钢琴技术现状分析
钢琴被称作为“乐器之王”,清末民初传入中国,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钢琴的学习与普及也愈见高涨。先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很多大城市出现了钢琴热,很多家长培养孩子学习钢琴,并被看作是件很时髦的事情。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甚至农村都遍布着琴童,可见钢琴的普及和学习已经进入了空前的高潮时期。
一直以来,全国拥有九大专业音乐院校。随着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很多非音乐大学也开设了音乐系,设立了钢琴专业。作为一位钢琴专业教师应深刻的认识到,如今社会对于钢琴学习的极大热情是好的,但对于我们看到的成果是有喜也有忧。喜的是,我们看到不乏有杰出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忧的是在专业学习的学生中,确实有很多学生的学习不够专业化,这样的弊端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在钢琴教学和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对钢琴的细枝末节但又至关重要的一点——“慢练”技术进行培养。
二、钢琴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艺术思维的融合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学生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音乐创新思维,教师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练习那单调的五线谱,可以进行后期创作,做到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音乐的内涵;而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想象力,给没有生命的音符赋予上自己本身的意义与气息。钢琴的演奏能拓展艺术思维,必须重视钢琴演奏过程。它是教学方式创新的着手点,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音乐人才,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为了学生能尽情遨游在音乐的海洋里,高校音乐教育还应该结合和遵循教育理论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创新钢琴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
三、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和探究思维,老师应该创新自己的传授方式,因为音乐教学的传授方式最直接地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钢琴基础的积累。任何事物的创新都需要一定基础的积累,所谓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音乐演奏也不例外,要想创新必须先有扎实的功底和对音乐透彻的领悟,当音乐的领悟力、感受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谈音乐的演奏创新。一开始,学生在老师的传授和教导下,能更加透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表象和艺术风格,对音乐能有一个整体上更好地认知,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和修养。接着,更深一层的学习,为了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学习中的难点和突破点并且解决其中的疑点,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亲自演示或者让他人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以探究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很多课程的教学都少不了探究型学习,探究型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同学之间互相切磋交流,达到扩宽思维的作用。钢琴教学是听觉上的艺术,但如果单单进行听赏训练,那只是单纯的听觉上的欣赏,若想学生能在钢琴演奏时感受出音乐的内涵和充分发挥对音乐的想象,还必须进行心理训练,使学生能更细腻地感受音乐和进行创作。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非常重要,在演奏中认真听赏的同时要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步改进,这样才能激发学习钢琴的兴趣,从而更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音乐创新能力。此外,钢琴的学习不能孤立起来,问题需要分享,灵感需要收集,那学生就要积极和老师交流,对音乐的理解、欣赏或者评论,积极探索寻找创新的曙光。探究型的教学方式有三个层次,首先,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模仿或者添加;其次根据作家作品的内涵进行想象和创作;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风格后不受他人作品的影响,能根据对音乐进行独立的创作,融入个人的理解和创新风格。另外,学生要能够针对老师指定的专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从而摆脱枯燥的学习氛围,音乐其实可以与很多事物联系起来,例如,静心地听车轮声,快速时是怎样,刹车时又是怎样,认真思考都能从中得到音乐的启发,不是说整天在室内演奏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还能进行自主讲课,跟同学老师分享讨论其中的成果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多改变有效的学习形式,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拓展钢琴教学活动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拓展钢琴教学活动,把课堂从室内移到室外,情景结合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到音乐的海洋里,从而灵感的源泉不断。初始阶段,老师可以先策划相关的钢琴教学活动,并鼓动学生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其实形式的改变只希望能调节学生一贯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学生要学会自主策划活动,就像吟诗作对一样,一个学生演奏完一段另外一个学生要能顺畅地衔接下去演奏,一个接着一个,培养即兴创作的能力;又或者以某一个事物为主题,通过演奏来表达对该物体的理解,并且要让学生互相点评和交流;多去听听名家的讲座或者音乐会陶冶情操,听升音乐的鉴赏能力。
总之,高校要提升钢琴的教学效果就要采用创新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的钢琴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钢琴弹奏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对艺术的感知、对乐曲情感的表现。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力和乐曲弹奏的表现力。
[1]叶新.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思考与实践[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07)。
[2]王一平,李岩.基于高校钢琴教学方式的拓展思考[J]. 大众文艺. 2012(22)。
G642
A
1671-864X(2015)12-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