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2015-12-10任小军

人间 2015年34期
关键词:工具书语文课课外阅读

任小军

(新疆库车县林基路小学汉语学校,新疆 库车 842000)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语文课外拓展阅读

任小军

(新疆库车县林基路小学汉语学校,新疆 库车 842000)

要真正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要求我们教师真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放开手脚让学生投身到课外阅读的海洋中。另外,还要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习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生;课外阅读

当今的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导向——十分重视课外阅读。《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那么,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呢?

一、转变观念,重视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不二法门,这是语文界专家学者教师们的共识,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但是从教师的观念来看,目前相当多的小学教师仍然把“阅读”等同于语文课内课文的阅读和讲解,把语文学习的目的理解为提高语文考试的分数,甚至以为只要学生学好了课文,就能学好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的过分关注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使语文教学陷入画地为牢的困境:死抠教材,了无情趣,教师越教越窄,学生越学越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精辟地指出:“如果学生什么书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因此,要真正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真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放开手脚让学生投身到课外阅读的海洋中。

二、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要找到了可以激发出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对阅读有了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悬念调动法。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学生。听教师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学生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教师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

(二)故事梗概法。教师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引导学生阅读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事先,教师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孩子介绍,孩子听了有趣,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三)辅助法。社会上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教师如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学生阅读的兴趣会比较大。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水浒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孩子们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他们常常讨论剧情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和孩子一起读《水浒传》。谈谈一百零八将,孩子们边读边思,边读边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选择适宜的阅读条件。阅读环境要安静:阅读时应尽力避免干扰,做到安静,空气清新,光线适度;作息要定时:作息不定时是分散注意的主要因素,学习时应该专心致志,游戏时应尽情的玩,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有利于专心阅读习惯的养成;学习地点要固定:学习场所单纯固定,可以控制心理倾向;养成默读的习惯: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而出声阅读不仅速度慢,还会出现口到眼到心不到的现象。

三、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一)做到读书动笔。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动笔的方法习惯因人而异,教师应该就如何记笔记用笔记对小学生进行定期个别指导。家长和老师还要善于指导孩子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孩子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二)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从本质上讲,阅读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习惯,指导学生读书时常问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习惯。针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问自己为什么,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培养逆向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要求学生带工具书阅读。阅读时碰上生字或不理解字词意思的时候,手头有本工具书该会是多么恰意啊!因此,语文教师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着重培养小学生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小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能够而且有时需要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语文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导,并且身体力行,上课时带上工具书,多创造机会强调带工具书阅读的好处,使小学生谨记在心。

(四)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有目的地阅读能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如,为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为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为搜集资料,可以跳读等。一本好书,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给学生图书、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与好书交上朋友。

总之,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阅读,由小积大,最终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会轻松面对语文学习,助益颇大。

[1]顾广玉.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OL].2012.

[2]欧金才.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青春岁月,2013-11-08.

[3]高祥虎.如何有效拓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J].考试周刊,2008-12-23.

[4]傅燕芳.畅谈儿童阅读——有感于世界读书日[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12-15

[5]丛晓妍(导师:马守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5-01.

[6]敏捷小壮壮.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OL].2012。

G623.23

A

1671-864X(2015)12-0089-01

猜你喜欢

工具书语文课课外阅读
可怕的语文课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