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品德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
2015-12-10耿会茹
耿会茹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县直机关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450)
“知行合一”品德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
耿会茹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县直机关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450)
“知行合一”品德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既是我们望都县县直幼儿园承担的一个国家级课题,也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做并且想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品德教育是根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其重要性我想大家都知道,无需赘述。单单看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一些犯罪案例,就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更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反思。
“知行合一”;品德教育;幼儿园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县直幼儿园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幼儿的品德教育,2006年又增加了《幼儿礼仪》等课程。但是总感觉教育内容单一,并且不够系统,连续性也较差。2011年初开始实施新八德教育,2013年初,我们承担国家级课题“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的研究”,因此更名为“知行合一品德教育”,但无论名字怎样改,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内容却始终不变,这一项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知行合一”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在每个幼儿园都有开展,但大多是以独立的集中教育活动形式出现。我们是采用“重点+常规”的方式进行。“重点”是指“月重点”,也就是在每个月实施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把“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做成7个主题教育活动,分别放到一学年中的7个月进行,剩余月份可以定为“品德教育展示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教育效果,展示教育成果。
(一)主题活动名称的确立和时间分配。
品德教育中的各项内容名称比较适合成人和中小学生,为更贴近幼儿生活,并被幼儿乐于接受,我们允许和提倡教师更改名称,确立更加贴切、儿童化的主题活动名称。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采用主题活动与节日相结合、主题活动和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方式。
(二)主题活动目标的确立。
因幼儿的正确行为需要不断强化、巩固,因此7个主题同时在小、中、大班齐头并进和递进式展开,只是教育目标由浅到深,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目标,我们看到,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大部分幼儿都能达到,但又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具有挑战性,使幼儿“跳一跳,够得着”。当然,这些主题目标在各个教育活动又会不断分解,细化、具体化,从而促进幼儿的提高和发展。
(三)教育内容的选择。
我们以小、中、大班各个教研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商议教育活动内容,大家从现有的教材、刊物和网络上收集整理相关内容,并根据已有经验和幼儿的兴趣点自主生成了一些内容,形成了初期的教师资源包,教师可以根据幼儿需要加以选择。
这其中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进行了详尽的设计,并提供了教育活动中所需要的故事、儿歌、谜语等相关辅助资源。当然,以后我们会越来越完善这些资源,最大限度的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方便。
(四)教育活动的实施。
我们主要采取集中教育活动的方式进行,每周选择2—3个教育活动,依照为教师提供的“教育活动设计”进行教学。
二、通过幼儿一日活动践行“知行合一”品德教育
我们知道幼儿有益经验的获得不仅靠集中教育活动,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强化训练,使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得以内化,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重点+常规”中的“常规”。因此,我们把品德教育内容和幼儿园一日常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和幼儿共同学习背诵《弟子规》,并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相互对应,达到“生活即教育”的目的。
三、通过环境创设强化“知行合一”品德教育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因此,我们把品德教育与环境紧密结合,尤其是《弟子规》内容在大环境中的体现,不仅使幼儿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使教师和家长受到了教育。在这些环境创设中,最大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更多有益经验。
四、通过家园共育延伸“知行合一”品德教育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自私、粗暴、无礼任性等行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家庭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如在幼儿园中争抢玩具,打骂别的小朋友等行为大部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有这样一个数学算式是用来描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5<2或者是5+2=0,也就是说孩子在幼儿园受了5天的教育,却抵不上双休日2天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或者说5天的幼儿园教育加上2天错误的家庭教育等于孩子没受到好的教育。由此,我们就能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我们教师也有这样一个感觉:幼儿在节假日后入园时,放假前形成的一些良好习惯大部分丢失,往往需要重新开始训练后才能进入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初期,并没有马上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是利用实际的效果取得家长的认同感。事实证明,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功。例如在幼儿园教师利用生活活动时间,分几个时段背诵《弟子规》。回家后,再由幼儿带动家长诵读,既培养了亲子关系,又把诵读经文的乐趣与好处和家人分享,孩子从背诵中体验到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在声声朗读、自然记忆的过程中孩子们受到渗透性的教育,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并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更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从此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修养,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
把品德教育更多的融入到家长工作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礼仪家庭评选、小手拉大手、弟子规家庭诵读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真正使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受益。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不止体现在孩子身上,更通过孩子辐射到家庭乃至社会群体。
G611
A
1671-864X(2015)12-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