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2015-12-10李大标
李大标
(颍上县夏桥镇中心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李大标
(颍上县夏桥镇中心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也就没有飞跃,“反思”是思想者的灵魂,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探索者,也是思想者,只有不断思考,才有进一步的探索和成功,只有那些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老师,才会成为高人一等的老师。
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 成长”,并提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入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自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以来,在教学中就注重进行教学反思。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批判性地分析课堂教学,力求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对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日常英语教学时,课后反思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反思教学达到的目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课时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维素养”。即: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我在英语教学设计编写时也围绕这些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后反思自己是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堂知识教学中去,是否完成了三维教学目标。
二、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活动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我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上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和物的关系,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这样,英语教学便是师与生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语言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平等地参与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三、反思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我在“预习导学”环节设计时,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课上进行“合作交流”时,更是根据内容编排的顺序。当然,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我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了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教学设计和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和谐的统一性。
四、反思教学过程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
英语教学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展开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再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源,以资研究和共享。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去反思,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五、反思教材的因人施教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纯在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才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奇异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情境的创造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解释疑惑,均应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开展教学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反思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交流时,对问题的探究往往留在表面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进行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讨论”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掌握的方法和知识?这就不得而知了。这种“神散而形未散”的课堂讨论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和发言的权利。对初期课堂上留于形式的教学反思使我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去伪存真,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在实处,人人得到发展。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哪些新招;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学设计,”这样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将与教学相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学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逐步将自己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自我价值。
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G611
A
1671-864X(2015)12-0082-01
李大标(1984—)男,汉族,安徽颍上人,现为安徽省颍上县夏桥镇中心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