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5-12-10黄会莉

人间 2015年3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意识数学

黄会莉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高岭乡侯陀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黄会莉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高岭乡侯陀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核心。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初步获取知识的能力、简单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正确意见的品质;学会科学地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述自己的见解。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小学数学;课堂创新;创新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出符合我国要求的创新型实用人才为奋斗目标。

一、教师备课要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摒弃原有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与心理发展特点,备出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具体备课要求如下:1.教学目的要创新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制定的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增大学生的知识量;2.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太过于乏味,且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这样不利于增加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3.师生互动要创新,在以往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无非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而现在所说的创新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他只是起一个监督与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探究答案,实现学生的实践创新。

二、课堂教学要创新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块,同学们很快想出四种折法。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既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尝试、探索,又得出了多种折法。

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现在,教师已不习惯课堂上鸦雀无声,他们从不指责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插嘴,常鼓励学生:“谁想到了什么?”“谁灵感来了?”“谁的方法有新意?”“谁的解法最多?”“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种种不同的看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会了创造性思维。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评价体制要创新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分数、平均分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上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学数学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等。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要实行激励性评价,不论是课堂提问、做作业,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激励性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催化剂,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武器。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下,数学教学方式也进行了转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课堂中建立师生的和睦的情感桥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学习程度来进行教学,摒弃传统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并向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从树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到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要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原则,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郭春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5∶218-219.

[3]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4]戴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5,09∶23.

[5]石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2015,09∶55.

G611

A

1671-864X(2015)12-0069-0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意识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