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论道德修养

2015-12-10姜辛

人间 2015年34期
关键词:内省博学道德修养

姜辛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论语》论道德修养

姜辛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论语》是一部记录我国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多方面。细细品读,发现其不但对个人人格的塑造、提升与完善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同时为世人提供了一个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基本路径。在新时期、新环境下,通过研究《论语》的思想精神,领悟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水平,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论语》;道德修养;方法

《论语》一书,是孔子及其弟子研习学问、探索人生和社会的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之一,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完备的道德修养体系,对个人人格的塑造、提升与完善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

一、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师者,人之模范也”之说,教师是人类知识文明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育理念的载体,是全社会道德修养水平最高的一个群体,《论语》主张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有言”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无言”在于示范,实际指导学生的行动。孔子强调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为学生做出榜样,提倡要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起道德表率,才能保证学生成才成德,促进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而作为在校师范生的我们,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二、提升道德修养的方法

《论语》在强调道德修养重要的同时,也提出了一整套提升道德修养的途径,通过“博学”、“内省”和“躬行”的践行,我们可以有意识、系统性地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1.“博学”。

人非生而知之,人的内在修养是靠不断的学习获得的,对待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可以成为人们陶冶心性、变换气质的动力之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即使最平实的美德,不经过学习的精琢,弄不好就会成为带有某种缺失的品性,使优点反而成为缺点,正因如此,孔子极力主张要博学、勤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为后世树立了“博学笃信”、“学而不厌”的学习楷模。这也正向我们昭示了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就是虚心学习。学习不仅包括学习基础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提升理论素养,分清正确的价值观和错误的价值观,还要求我们不断向他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应在心中树立起道德修养高尚的先进典型,以其为榜样不断努力,我们要立志于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来追求专业的精神,努力塑造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道德人格。

2.“内省”。

道德修养的形成,不但基于一定的知识积累,还需要反复的锤炼和打磨,是一个不断反省、改造和提升自我的过程,《论语》中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内省”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内省即对自己的内心的省视,修养者要经常在内心省察自己的言行,对照道德标准,坚持正确的,及时改正错误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如果只学习而不内省,学习的道德知识便会束之高阁,难以产生品德上的提高;只有内省而不学习,便如井底之蛙,不可能获得新的道德认识,也难以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在学习的同时,更应重视内省,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社会实践,学思结合,“求诸己”、“内自讼”,对照道德标准,勇于解剖自己,省察自我弱点和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求得新的进步。

3.“躬行”。

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论语》重视个人修养中的身体力行,强调道德修养的完善必须贯穿到日常生活的道德实践中,孔子曾讲:“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担心自己言行不一致,所以不轻易说话,说到就应做到,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耻,因此,他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因此,在力求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相符,以道德实践作为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现实载体,恪守仁义至上的道德规范,“言必信,行必果”,与人为善,诚实正直,处处以道德准则来要求自己。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断强化从善的观念和意志,形成人的美好的道德感情和行为习惯。

品读《论语》,从“博学”,到“自省”,再到“躬行”,《论语》实际上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提升道德修养的基本路径,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漫长的过程中,外在条件固然很重要,但最终要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钱逊.如沐春风——论语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3]胡雪峰、张炜.从《论语》看孔子的道德修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姜辛,女,(1987.6-),蒙古族,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13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哲学。

G641

A

1671-864X(2015)12-0034-01

猜你喜欢

内省博学道德修养
理性主体的内省原则及内省扩展分析
“一三七”内省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博学的猫头鹰
原本性体验 内省中歌唱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如何书写民族内省视角的藏族电影——探赜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电影剧本的自觉性藏族书写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