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实生活中“异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2015-12-10陈月平
陈月平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5)
关于现实生活中“异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陈月平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5)
劳动使人成为人,成为独立的个体和社会主体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异化。这种异化不仅是自己与自己相异化,它又像破窗效应样促使他人异化,最终致使人类的本质都无可无奈何地接受异化的命运。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基石和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内驱力。中国梦是国强梦,是民心梦,是有五千年文明泱泱大国吼出的心声,是凝心聚力、强力奋进的民族梦。
异化;优秀文化;中国梦
生活原本是清新和美的,但为什么现在的人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是显得有些晦暗?精神显得那么沮丧不知所依,世界观模糊不清出现脱轨,人生观取向不清出现出轨,价值观定性不清出现脱轨,良知与贪欲、精神与物质、信仰与物欲等交织争相斗法的过程中,一旦物欲与贪欲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物质的欲望就会碾压一切,致使优秀文化的继承出现断层缺失,精神缺乏而萎靡不振不知所向。
诚然,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真理,但我们不能忽视被决定因素的反作用,物质的力量也最容易被物质的力量所摧毁。反之,在很大程度上,精神的力量能够引导社会生活的方向和巩固所取得的物质成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现的,人在这种关系中形成主体性的自我,同时又从中脱离出来造成附属性、从他性的非自我,这就蜕变出了人的异化现象。异化不是单指某个个体的异化问题,而是指作为类存在物的人总是存在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处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之中,其中最关键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又总是生存于社会生产过程中。当生存在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里的人们逐渐失去自我的个体主体性时,人的异化不可避免地就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发生了。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异化劳动导致如下的结果:“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想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向对立。”也就是,劳动使人成为人,成为独立的个体和社会主体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异化。这种异化不仅是自己与自己相异化,它又像破窗效应样促使他人异化,最终致使人类的本质都无可无奈何地接受异化的命运。
一、物欲的无限膨胀在无声无息地淡漠情感,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在不断加深,信用危机越来越严重,人格裂变呈上升趋势
当今社会,人们正面临一场物质与精神、信仰与道德缺失的危机。我们太过于看重于物质和金钱,认为快乐、幸福都可以通过物质手段实现,从而导致了物质欲望的膨胀与精神生活的萎缩。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当一种与该社会的主流思想不相符的不良思想在悄无声息地进入人的脑海里,并在大脑中生根发芽,就会结出无良的果,它就像罂粟一样侵蚀着人们的灵魂,正是这种物质的光鲜所勾引并屏蔽了双眼,被尘埃污染了良知,道德闯了红灯,心理被“黑客”侵扰,思想出现“病毒”,行为出现偏差。亲情在物欲的追求中被沙漠化了、爱情被石漠化了、友情被淡漠化了,信用被边缘化了,人格被扭曲病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我们在曾经一段时间里不分官民、甚至军队等全民经商,秩序混乱,加上国民素质不高,人们理解的商即钱也、经济亦钱也,这就埋下了一棵不良的种子,而社会又是以物质的最大化和金钱的拥有量作为衡量人们成功和成就的标尺,似乎都可以用物质和金钱来度量。于是,信仰动摇,信念不定,“三观”黑屏,一些人由此就抛弃了人格、民族的自尊、国家的尊严,成为物质和金钱的被奴役者,在这种异化关系中,他们力图寻找一种代表自己高大上并能取代一切的象征物,以外化的方式来填充心灵的需求,这种需求只能以物和金钱的形式出现,让人们对此顶礼膜拜,结果成为自己生产出来的物品的殉道者。
二、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基石和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内驱力
文化不继,则发展后续不力,文化不积,则精神就会瘫痪,文化不聚,则向心力和内聚力就会削弱,文化不扬,则民心就会散漫,文化是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是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制度观念、价值观等在思想和道德意识、道德实践及个体行为综合素质上的表现。文化是要育人,文化是要化人,而不是打破它来化钱。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的环境里,很多人在糟蹋文化,却以文化人的姿态、打着文化的旗帜,去追逐着金钱,误导着人们抛弃情感,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和谐度降低。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爹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是精神异化在文化上的表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唐诗宋词、医药文化、四大名著到古建筑、历史名城等等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都被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登徒子的以金钱为目的和对孔方兄的无尽欲望去分解的支离破碎,到处可见的都是现代人以现代的物欲观打造的莺歌燕舞、酒池肉林的景象,文化的底蕴和优秀的文化气息已不复在。正如冯骥才言道:“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以文化谋利—为了赚钱发财,为了GDP。而GDP是衡量政绩的尺度—这也是问题的关键与症结之一。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热销、票房和收视率,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准则,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准则。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教育是传输文化的主渠道,宣传是弘扬文化的主基调和拓展器,文化的象征物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文化宣言,是民族精神的文化图腾,可惜,我们的教育出现商业化,宣传也现商业化,从而引起文化变异商业化,这让人情何以堪,人们心灵空虚、精神何在?变味得文化必会导致心灵的异化,必会导致精神的畸变,长此下去,人不灭之而必自毁之,人不亡之必自灭之,人不剜心必自弃之。因为心不在,精神和文化没有了依宿之根,犹如浮萍随风飘零。
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思想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发电机、是彰显民族进取精神的主题曲,艺术是民族文化精髓提炼的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似乎有些淡化这一主体观念,以致出现默默无语的科学受到冷落,创新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只是空口白话的口号,很多人却热衷于这样秀那样秀,秀于表面形式而无内涵可言,以秀“颜值”、热歌劲舞,还美其名曰,这是在推动文化的发展,凸出民族文化精神,是思想理论的创新,大放厥词,实则秀于其表、败絮其中,令人大跌眼镜。诸如前段时间的“屠呦呦现象”和某银幕演戏的什么“世纪婚礼”,一个是甘于默默无闻、埋头专研的药学家,取得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却还有人非议其是个人行为,媒体是蜻蜓点水般的报道,悲哉!试想,一个让祖国科学在世界上笑颜的人,她不该获得更多的荣誉吗?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官本位”意识的阻碍,“学术官僚化”的屏障,“科研行政化”的束囿,使很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不得不背负这些沉重的包袱,艰难的行进,这无异于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和打击了人们的创造性及积极性;又如,曾经的女排“五连冠”以及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上高高飘扬的体育健儿们,满眼的泪水往肚里咽,满身的病痛强忍着,使得我们的民族精神大放异彩;再如,我们的戍边军人,他们没有风花雪月、花前月下的浪漫,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春夏秋冬,他们都无怨无悔,有了他们的苦、他们的累才有我们生活的和谐安宁。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反观,生活中一些莺莺燕燕、搔首弄姿、表演低俗的人,却能够获取我们的网络媒体、报刊,甚至一些卫视媒体的大势宣传、报到,他们能促进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吗?这警示我们,不要让真正为国为民做事的人、弘扬民族精神的人出现哀莫大于心灰意冷的心境,心中的希望变成秋风中的落叶,当人心麻木了,进取心也就沉寂了。
四、中国梦是国强梦,是民心梦,是有五千年文明泱泱大国吼出的心声。是凝心聚力、强力奋进的民族梦
梦的实现,是要上下同心、官民一心,剔除杂音,遏制和砸碎一切有碍于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桎梏,披荆斩棘、消除那些扰乱纲常、破败民心的魑魅魍魉,正本清源,还国家风清气正,还民朗朗乾坤,民心齐泰山移,心若在梦就在,只要做到知行合一,官民都能做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何愁梦不能实现。有梦,就有希望,而这个希望不能被一些人的金钱梦、物欲梦所遮蔽变味,它应是传积文化、聚承精神、自力更生创造新时代的梦。在践行的过程中,一些人总是言则西方某大国及东亚某岛国如何如何,它们有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不夜郎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环境、精神都有其优点和特殊性,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是、都不足,会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吗?再看,某岛国的文字里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字?而其所谓的文字,绝大多数也是中国书法里草书的文字写法。但就是这样,也会有人跑去买该岛国马桶,回来一看,还是“中国制造”,心智已衰,哀哉!我们不提倡坐井观天、故步自封,提倡善于学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不能有依赖思想。曾经引进的很多技术,为什么不改进、改造形成自己民族的东西呢?你依赖,别人就会卡住你的脖子,想松想紧那就得凭他人的意志了。路漫漫其修远兮,自己身强力壮才是正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要警惕这两种现象,一是官商一体,有的做官的,在他们的背后总有隐形的经济人在给以支撑,这类经济人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为有的官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的官员以隐蔽的方式直接就参与其中,这就造成上有政策良策,他们有其对策;一是我们有的“专家”,特别是对党的方针政策宣讲的时候,本来应该是学术的带头者、领军人,但由于对物欲的渴望和追求,他们也明码标价,即使是在解读党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时,课酬也是标出价码,非此价不出山,这会给人以误导,会使人走上岔道。因为他们的宣讲是代表上层的声音,是要让下面基层的人充分理解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出偏差中正践行。
终于柳暗花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以高屋建瓴地谋略,及时修正偏差。在习近平的讲话治国理政的理念里,常提为官之道就是道德践行、就是真正为民而脚踏实地做事,常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及时荡涤尘埃,扫除阻断民心、涣散民心的瘴气。为民所为,民心所向,中华民族定能腾飞于世界之东方。
A811
A
1671-864X(2015)12-0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