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诗词中的青春
2015-12-10罗玲梅
罗玲梅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四川 南充 637400)
我谈诗词中的青春
罗玲梅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四川 南充 637400)
春去秋来周而复始,人的青春如此的美好,却是稍纵即逝,我们应该学习古人赞美青春,高歌青春。
青春;美好;赞美;歌唱
一年有四季,春去春又来,周而复始,是永恒不变的。但是人的青春却是稍纵即逝的,一去而永不得复返。可是这对于我们整个人生来说,青春却是我们生命组歌当中最重要的一曲绝唱。自古以来文人们总是习惯用时令中的青春,来比喻一个人美好的青春年华。但是我们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却并不能像时令那样轮回循环,而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的。从少年开始,经历青年、壮年,到老年结束,每一个“季节”都是那样的不可以逆转、不可能复制。更是绝不可能像时令那样从起点开始,又回到了起点。西方人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正午就用两条腿,黄昏则用三条腿走路。而我们东方人却把人生的过程比作春夏秋冬。整个人类的生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某个人来说,只要到了“黄昏”或者是“冬天”他的生命就来到了尽头,不可能再回去“正午”或者“夏天”了,而是只能用繁衍生息下一代的方式来进入到“早晨”或者是“春天”。《立春偶成》里有一句:“春到人间草木知”。当然,能够理解自己生命意义的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就会逐渐理解要珍惜自己人生中的“正午”或者是“春天”,也就是人生的青春时期。民国时期的王国维在《晓步》中说“四时可爱唯春日,一时能狂便少年。”他的意思是说只有奔放的少年时代才能够令人产生狂热的豪情。杜甫有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虽然他所说的青春是春天,而不是青春年少,但是我们可以从已近暮年的诗人在作这首诗时的喜悦豪情中明显感受到年少青春的豪情。
青春当然是无比美好的,所以古人们总是用歌颂和赞美的语言来吟诵青春。东晋时的陶渊明那首“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意思是当一个人年纪正轻的时候,就一定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因为岁月一去不待人。诗仙李白在《上李邕》中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我们都知道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意气风发,自然对那些老夫子们看不起年轻人的行为很是不满,故而写下了这首诗,以此来发表内心的不满。他说:孔子都说后生们可畏,你们这些老夫子真的是不应该看不起那些年轻人啊!年轻人是要多鼓励的。他们更需要鲜花和掌声。我不由想到了那句“及时当勉励”, 当然不仅仅是自我勉励,也是作为前辈应该多多鼓励那些青年人,让他们多多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努力的去学习和勤奋的工作。
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古诗词中,当然有很多赞扬少年们英武的诗歌。唐代王维在《少年行四首》中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这就写出了青年战士们的那种英勇和豪壮。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练就出了一身硬功,作战的时侯虽然受到敌骑的包围,但是他却能像进无人之地一样。还有他的那首《老将行》中也赞扬那些老将们年轻的时候豪气冲天“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唐代的韦庄在《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一诗中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风流潇洒形象,说是“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也是这位李贺还在《致酒行》里用“少年心事当拿云”表露出自己对青年凌云壮志的赞扬之情。
所谓:日月如梭,韶华易逝。不知不觉中几年一过,我们的生命已经由青年迈入到了中年时期。古人们对此也是有许多的感叹。诗圣杜甫在就有“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说的是过去分别那时,你还没有结婚,几年不见,你都已经儿女成行了。唐代罗隐在《赠妓云英》里也写到“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说分别十二年后再相见,题诗一首表示对天下那些失意人的安慰心情吧。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伤春的,比如有唐时李贺的那首《嘲少年》里就说“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意思是说青春非常的短,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这大好的光阴,及时的去努力。宋朝的晏殊也在《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里用“年少抛人容易去。”来感叹年轻的岁月总是容易逝去。他的本意当然是勉励那些青年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还是这个晏殊又在《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既是在感叹好花易谢,流水无情,既是惜春,自然也是惜青春。
其实古人们惜春的诗词也是相当的多。宋代的欧阳修在《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中就写出了“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说的是一年的春天能有多长时间?而转眼之间,就过去三分之二了。像是在惜春和 悲春,其实是在表达对人生青春的无比惜恋。还是他,又在《玉楼春·残春一夜狂风》中写“借问春归何处。”说人们总是想要留住美好的春天,而春天却总是无情的离我们而去,只能问:“春天到哪里去了?”充分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的青春逝去充满无限惆怅而无奈的情绪。提出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只有欧阳修一个人,宋代的黄庭坚也在《清平乐·春归何处》中提出“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他对失去的诗一样的年华无尽追忆。唐时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道出了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种客观性。春去秋来和人的青春逝去都是自然规律,也是时间的运动方式。
从古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青春其实是可以传递给下一代的。比如辛弃疾在《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就有一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是看天下的这些英雄,有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刘而已,如果说人们想要生孩子,就应该生个像孙权那样的人物。其实这不仅仅是对孙权的敬慕,也是在说生儿养儿都要让他们有出息。是的,许多人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最大的成功其实就是子女有出息,而子女如果没有出息就成了自己心里最大的压力,也是对祖辈、对社会最大的愧疚。但是这种愿望想要变成现实,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清朝的赵翼那句“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为嫌迟。”就说出了一个人所拥有的才华和成就,又能有几个人能传给后世?这其实是在叹息前人们的卓越才华是很难流传的。
青春到底是什么?青春又到底属于谁?我觉得它不应该仅仅是花朵一样的笑靥,也应该是蓬勃的活力,它警示着我们必须耕耘、以及探索、还有拼搏。我认为青春其实不仅仅是那些意气风发的青年人的,更是属于那些所有永不知疲倦、永远追求进步的人。那就让我们一起为青春歌唱,拥抱青春吧!
星辰.四时可爱唯春日[OL].2012
I207.2
A
1671-864X(2015)12-0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