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升中学校本培训的品质
2015-12-10沈阳师范大学张晓锋
沈阳师范大学 张晓锋
论如何提升中学校本培训的品质
沈阳师范大学 张晓锋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意识到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在教育部颁发的各类有关校本培训的文件,其中均确切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这一主题。本文针对如何提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品质展开几点论述。
中学;校本培训
教师校本培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先是英、美等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同时,欧美国家也开始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认识到了学校是教师成长的主要环境。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教育行政部门也日益的开始意识到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在教育部颁发的各类有关校本培训的文件中均确切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这一主题。这一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师资培训的理念、制度和策略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对教师所就任的学校在教师培训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新的发现与认识。由仅仅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地方,逐步发展成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共同发展,同步提高的园地。
此片文章主要阐述一下中学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一、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校本培训正在不断的迅速发展,但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例如:校本培训活动开展存在随意性,计划、方案、主题零散,相互抄袭的现象严重,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很难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用于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缺少针对性和特色性。另外,大部分的院校在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很难制订出符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由此便出现了培训内容涵盖面广,却又很难落实的现象。同时,目前的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很难反映出教师在课堂及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变化和提高,以及通过校本培训后是否真正对学生产生了影响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主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基本都是源于校外,带有很强的学术性质,缺少说服力。更有甚者仍存在评而不议,议而不改的现象,使校本培训失去了意义。
二、存在问题的影响
校本培训所存在的漏洞及局限性对学校及教师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滞后的消极影响,培训内容与实际的脱轨的现象对于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长远目标均存在着阻碍的反作用。综上提到的这些没有活力且陈旧的培训模式已经很难迎合现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阻碍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而对于教师的教育如若缺乏了个性化则很容易打击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教育成果大打折扣,阻碍了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发展缓慢的学校和教师也会产生急功近利的现象和教育意识,从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教学质量,偏离了培训的本质。
三、提高校本培训的几点建议
1.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模式及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包括: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课堂班级的管理、表达和组织的能力、学习技巧的传授等等,覆盖面非常的广泛。因此校本培训的重点是要将培训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始末,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学习课程的某一点上。培训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要通过自我学习、听专业讲座、组织教学小组、利用专家引领等多样化的形式使培训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内容要反映出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实解决所遇到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面面俱到,多而全,校本培训内容和模式的设计只有根据学校的实际而制定的校本培训内容和模式才会真正适应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发展需求。
2.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需求构建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在英国,有学者提出了九项评价教师在职培训的指标,分别是:教师自己是否确认有培训的需要;管理者是否提供支持并确保教师的全体参与培训;地方教育部门是否具备师资培训的配套政策及资源;是否可以提供多样的形式和有效的时间让教师来选择;是否根据教师的自身实际需要来设计培训的内容;是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是否具有过硬的培训经验与技术;学校是否有充足的培训准备;培训后的成果是否可以得到广泛积极的推广。在我国,学者们认为评价校本培训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其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和质量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针对我国的校本培训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比较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就是要从学校的自身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需要为评价的基础,无论是利用社会评价、自我评价还是校内评价等其他的评价方式,都要持续坚持评价是要始终贯穿校本培训计划的始末以及整个实施过程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出评价的作用,找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所在,分析修正错误,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实施校本培训提供有效的依据。
3.通过合理配置、组合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促进校本培训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手段的现代化。校本培训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历史时期,而对于研究的继承不能是一味的循规蹈矩,而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面向新时期的要求,教师们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具备新的思想、掌握新的技能,制定新的对策。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理念,政府已经把教师的队伍的建设提上日程,摆在了突出重要的高度上来了。与此同时,新课改的制定也与传统的校本培训产生了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这些冲突的显现就急切的需要学校在制定和规划校本培训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新的培训方法,创新扩展新的培训方式,做到与新形势、新知识、新环境的协调有序,培训的内容要不断的更新,符合和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流,加快知识更新的脚步,充分利用和发挥以校内各种资源为基础的教师校本培训与发展,同时有效整合校外的资源,例如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各类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兄弟学校的合作、专家的引领等,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水平。
4.将教师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的相结合。校本培训构建的最理想模式就是将学校的长远发展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相结合,因为校本培训是一种既能展现学校自身特色,又能体现教师个性的培训活动。现阶段,学校的教师队伍基本都面临着多元化的问题,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水平不一致,因此为了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和学校的整体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育研究者们在选择校本培训的模式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保证模式的恰当性、合理性与适用性,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深入思考、权衡利弊,做出科学的、适合自己的选择。
G635.1
:A
:1671-864X(2015)01-0099-01
张晓锋(1983-)女,汉,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同等学力在读,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