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电影《客居》谈剧本创作

2015-12-10万霁萱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客居剧本创作微电影

万霁萱

摘要:电影剧本的创作不管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还是矛盾的发生相对于微电影来说都很长,故事、人物、情节、节奏等一系列都具备完整成熟的体系。而微电影,在笔者看来更注重的是它的情感性,以及它能为观众带来什么。

关键词:微电影 剧本创作 故事与情节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05

在《客居》创作的初期,我曾经试图问自己,到底意识流、散文化的讲述模式,是否可以运用微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一般来讲,谈及到电影、微电影,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结构完整、故事成熟、人物往复杂但却紧凑有序的印象,就像是一本有滋有味的小说,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我们作为读者或者作为观众,其实是在被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语言、行为呈现出来更多的东西所牵引,但作为创作剧本的人来讲,就是要将一个个的人物、事件或者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影片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一、剧本的前期思考

“电影界对主流的意义和定义有两种,其一是主流价值观意义上的主流电影,另一种则是市场意义上占据主流的电影。”

在创作初期,我曾经一度担心《客居》这样一个散文化的电影,是否能够运用微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到底我的情感诉求能否通过这样一部七分十五秒的短片实现成功,而在了解了所谓的“主流电影”的概念、定位、范围后,我认为,《客居》是主流的,它的情感也是主流的。

在为观众呈现一个影像观看前,首先要想到的是我们到底想要呈现、表达什么。《客居》是有着独特风格与态度的题材,它在以上的众多题材中独树一帜,只是因为它的态度与传达的观念是独特的。

《客居》这个故事,其实可以是对我们每一个的写照。世界不是永恒的,每个人都是客居,而永恒,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在《客居》这个剧本的开端是一个老人的声音: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古风》,诗句本身就带有一种喟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再通过沙哑老人的诵读,无奈与悲凉之情更是让观众对《客居》这部影片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二、剧本的中期创作

构建剧本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是谁的故事。很明显,《客居》的主人公只有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家。接下来这个主人公要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又将要以怎样的方式与观众对话?又以什么样的形态把我想要表达的感情诉诸于众呢?所以,在创作的中期阶段,我会和她对话,我想从她那里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想通过我表达什么,并且我会与她进行角色的交换,我要倾听她的心声,要注意她说话的语气,因为她说话的语气决定与牵引着故事的发展。

在《客居》的写过过程中,我会把主人公想象成自己,此时我会分裂出两种人格:如果我的生活已经到了年过七旬,生命中逝去的速度越来越快,能握住能感受到的事情越来越少、越来越敏感,我要怎么做?我会说出怎样的话?当最依赖的老伴与居住几十年的房子离开自己后,我说出来的话到底是什么?我的情绪是怎样的?这就要求了我要写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东西,不要去虚构它,因为那样会变得很糟。此时,我的心要比我的大脑更加灵活睿智,因为这时候的剧本就已经步入正轨了,而且我要从内心底揭示人物。这样我的人物不会是只在纸上的东西。

在构建完我的人物之后,下一步,我的人物是谁?我知道了解的她,到底有哪些?我对她是否真正的了解?她想要什么?她有没有什么遗憾?我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把这些特质通过一部简短的影片表达出来。人物的刻画有很多,语言、动作、表情。而我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与儿子生活在一起,话说的越来越少,情感越来越迟钝,那么,通过什么形式表达呢?想了很久后,我才决定用第三人称客观的叙事方法,不介入她的生活,只是安静地把这样的状态呈现出来。

人物的实质是动作。你的人物实际上是他所做的事。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剧作家的责任就是选择一个视觉形象或画面,用电影化的方式使他的人物戏剧化。在家中的戏份中,一个窗口、一双患有帕金森的双手、一个人独居时的状态、与家人时对话的状态,这一系列动作的展现,都无一例外地把这个老人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画面的另一曾表象中,又让人感到无限的悲凉。

在这部微电影《客居》里,我是用叙述的方法,采用第三人称客观的叙事角度串联起这个故事,由老人的思绪转变作为讲述点与转折,把老人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与动作,通过老人的讲述与最平淡的日常动作进行了主题的阐述与挖掘。

任何一个故事一定要有情节点。而所谓的情节点就是在电影或电视剧的编剧术语,特指一个事变或事件,它被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而在这个《客居》中,老人的每一个想法都是转折点,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与强制主人公在看到某一个事物时的想法与情感,它是流动的、不动声色的、意识流的、散文化的,同时也是迟钝的,不易被触碰到的感情,所以我们异常珍惜与珍重这样的感情。

三、剧本的后期处理

初期的构画与中期的完善和成熟设想后,整个《客居》的剧本雏形基本已经出来,接下来就是要进行细致的修改了。在创作《客居》之前,我先把这个微电影的剧本创作了出来,它的原型是来自一封信,这封信是我看到一个孤苦老人后写出来的,在和他进行交谈后,我把他的感觉写了出来,从而进行再创作,与当下的现实进行修正,把主人公特地进行了调整,而整部片子的创作也是基于这封信进行展开与完善的。

“门前的道路会在不久的时间内被强制扩建,高达十几层的摩登住宅区会取代咱家这个老朽的小区,破旧的报刊亭会被拆除,估计那几颗百年老松不是被移植就是被砍掉。”这个段落与影片开始的平行蒙太奇相匹配,都是在渲染一种萧条的未知的孤独感,此外剪辑的速度上也相对的慢了下了,从而更符合《客居》想要表达的主题:一种不可奈何的时光逝去。

“人的情感实则是一个很脆弱的东西,它的脆弱可能超过了你的想象,一个鸡蛋的破碎、一块玻璃的打碎、一个茶杯的摔碎,都比不过人心破碎的时间,”这个段落对应《客居》唯一一条故事主线,只不过信中的内容被替换成了卖房的事情,而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突出主题,即:情感是一件很脆弱的东西。把当下老人的情感状态也展现的一览无遗。

剧本的创作是一种艺术,微电影剧本的创作更是一种简练与细致。对于剧本的创作,最后的结尾我应该当一个读者,而不是作者,要把文字具化成图像印在脑子里,并且想象观众在看影片时的心理。

就像《城南旧事》营造出来的氛围带给人最深的感触一样,写完这部《客居》,笔者也难以平复,脑中的画面让自己忧伤空洞。时光毕竟是无垠的,而我们只是其中一员,永恒只在心中生长。

参考文献:

[1]刘阳.“《建国大业》票房4.1亿,一部主旋律电影的教科书”人民网-文化频道.

[2](美)悉德·菲尔德著,钟大丰,鲍玉珩 译.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修订版).[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客居剧本创作微电影
田汉南国社时期剧本创作论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傅有田
傅有田
客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