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带来的高校教育和就业思考
2015-12-09郭颖娜高理
郭颖娜+高理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扩招后带来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愈加突显和生源质量下降,提出来相应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针对大学毕业生日渐增多、就业难的现象,指出就业引导的重要性。
关键词:扩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就业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003-02
高校扩招能够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再就业问题。但是随着招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愈加突显和生源质量下降,实验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使高校面临着的严峻挑战。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如何进一步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目前高校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部分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择优录取是用人单位的选拔原则,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本科毕业生,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大类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重视学科交叉学习,加强就业调研和就业引导,是高校专业课程教育改革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广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招是不可取的,这会导致教师陷入繁重的教学任务中,疲劳工作,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学习和掌握行业发展新知识和新动态,导致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引起教学质量的降低,影响学校声誉,严重时会进一步引起就业形势急剧恶化。所以高校教育应根据师资力量和办学特色为基本出发点,广招人才。加速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重视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是高校的一个工作重点。目前高校在引用人才方面,推出了很多政策。我校重点引进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国家杰出青年教学基金”资助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陕西省“百人计划”及“三秦学者”的入选者,优秀海外归国人员及其他获得突出成就的特殊人才。引进人才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能引领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快速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输血功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本学科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可带动年轻教师更有目标性地提高和发展。
二、提倡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本科教育形成了适合知识教育要求的、系统严密的教学内容,及讲深讲透不留余味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会做题、会考试的应试方法,和以测试学生记忆力和掌握知识多少和程度为主的考试方法。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或主要功能。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已经具有成人思维的大学生,应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主要目标,知识教育只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就是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自由”发展。其内容十分广泛。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素质教育是以学生需要融入社会需要为本位,以培养其良好的素养和能力为出发点,其本质是一种理想人格教育。第二,素质教育突破了教育单纯为某一层面,某一领域服务的片面性,实现了大教育的立体功能,是走全面发展之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体现。第三,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发展,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战略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教育。各种素质教育关系密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不可以一代全,更不可以将其对立起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是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视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反映了时代发展和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接受社会的挑选,作为学校,必须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生不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高校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扩招导致课堂教学规模膨胀过快,合班上大课现象增多,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必须改变传统的老师在课堂上的绝对指挥地位应试教育模式。虽然老师对教学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标志。离开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动作用也就失去了它的主要内涵,失去了它的对象和归宿。现在的大学生课堂来讲,除了体育等少数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程外,其他诸如英语、高数、专业课等课程,往往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看小说、睡觉、聊天,有的甚至还旷课。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旷课、睡觉等现象也就不会存在。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帮助、鞭策学习的活动,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自己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四个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扩大认识的视野,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这“四个解放”打破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授课质量,使授课达到最佳效果。
四、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的科技人才处于终生学习中,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越来越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毕业后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将是自我学习和创造的鲜活知识。因此,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化,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不只是给学生指定章节、提出自学要点或问题、把自学内容列入考试内容,而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包括:培养学生的教育意识、自学能力、学习技巧、调节控制能力。由教师安排的课内活动量要适当减少,把减下来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虽然表面上看,由教师传授的知识量减少了,但是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总量并不会减少。现在的学生天天听课,应付作业,哪有时间和精力学一些自己想要学的知识?教给学生思路、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爱思考的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的脉络,学科的体系,功课中的重点、难点和思考方式教给学生,指给学生一条路,让他们明白该往哪里走。
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缺乏个性化,各类学校都过分注重共性,忽视个性。其中的表现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面向学生整体,一个专业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顾及学生兴趣和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教育与培养是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创造性人才,必须要重视个性教育。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和发挥各人的潜能促进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加强个性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因材施教,大力培养人才。学校应创造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个性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上的自由。
六、加强就业调研和引导
毕业生就业状况,对高校生存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必须加强就业调研,将培养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增强高校的就业引导作用。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比“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28万人,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院校,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3%,甚至达到100%;至今尚未签约的学生手握多个单位的录用通知仍在考虑择优。省属二本、三本院校的本科生就业难度较大,没有研究生的理论水平,缺乏专科生的应用操作技能,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状态。传统的就业观念,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学历文凭寻求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但是毕业人数的剧增带来了就业选择的困惑。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必然使得一些不适应社会经济结构需要的大学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工作。也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期望值高而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因而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自身条件与社会需要,寻求就业与择业的最佳结合点,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尤为重要。
六、总结
每年有数百万的青年学子进入高等学校,在扩招后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之材,是广大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殷切期望,也是高校教师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培养创造性人才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就业的正确引导。高校教师只有终生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本科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黄英.扩招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系级教学管理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01).
[2]杨振刚,俞守华,刘伟章,韩方珍.对扩招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2005,(5).
[3]陈宁.加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4]薛斌,李涛.基于高校扩招下的教育管理与创新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09).
[5]侯景臣,佟毅.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质量观[J].辽宁教育研究,2004,(05).
[6]谭勇,秦方红.构建“三步式历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2010,(8).
[7]刘梦珏,李建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