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余的三次选择
2015-12-09周建新
周建新
一、不当老板当村官
1991年1月,辽宁省朝阳县万寿乡小平房村村委会出现了职位空缺,全村456户、1600多口人居然找不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当家人——村主任。
村里太穷了,没有一点儿家底,村干部多年没开工资,村部的六间平房,房顶长着茅草,房檐七扭八歪,窗不像窗,门不像门,破损的门窗上钉着塑料布,还没有平常人家平整干净。到了数九寒冬,村部的屋里和外边一样冷,除了一铺大炕,没有完整的办公室。村部几乎成了摆设,没有人去,到村里办事儿,或者村民找村里办事儿,只好找到村干部家。
这个家不好当,在此之前,村主任走马灯似的换,总是干了一段日子,就知难而退。没人主事儿,人心就散了,村里的乱事儿就多了起来,打架闹事、超生违规、邻里纠纷等现象摁倒葫芦起来瓢,小平房就成了全乡有名的落后村。
乡里也想改变小平房村的现状,让乡政府的武装部长兼任村干部,可村里积弊太多,农业税、特产税还有几项提留和统筹款,收得参差不齐,一方面是村民穷交不起,另一方面是村民有抵触情绪,不愿意交。武装部长人生地不熟,村民不买账,强制往上收,更反感。
小平房村成了老大难,呈现出半瘫痪状态。
找一个能人改变小平房村面貌,成了乡政府、村委会还有村里老百姓共同的愿望。谁能行呢?当时的村支书和乡领导都想到了一个人——钱学余。
钱学余1961年生,刚刚三十岁的他,已经是建平县小有名气的建筑工程队的队长,每年承包好几项工程,个人至少能挣个四五万元。在万元户都让人羡慕的年代,年收入这么高,已经很丰厚了。可是却要回村当一名几乎连工资都拿不到手的村主任,还要处理那么多棘手的难题,放到谁身上,谁不掂量掂量?这也是村主任难产的主要原因。
看见钱学余带领的工程队发展得这么好,村支书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钱学余的家,和钱学余促膝长谈,吐出了肚里的想法:让钱学余回到村上,和他一起搭班子,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
钱学余满脑子都是工程队里的事儿,婉转地回绝了村支书的邀请。
虽说要钱学余当村主任这事儿来得突然,但也是无风不起浪。谁做村主任最合适,大家已经谈论好一阵儿了,即使钱学余同意,村里那些跟着钱学余出去干工程的人也不会同意,那些木工瓦工每个月四百五百地往家拿钱,即使最普通的力工,也比机关干部挣得多。况且,钱学余为人厚道仁义,不像其他包工头,一年一算账,到了年终还欠着。他不管工程款结没结下来,到月就给大家开工资,从不拖欠,大家跟着钱学余干,心里舒坦。一旦钱学余回了村里,谁还能带着他们干工程?工程队就得黄,还不是树倒猢狲散?所以,平素里他们就向钱学余灌输,咱们村底儿太空,要是回村当这个主任,等于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得不偿失啊。
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县城回家的钱学余,看到残破的村部,看到破落的山村,还有村子四周贫瘠的山沟沟,心里也不好受,也想给村里多出点儿力,可是工程队已经拉了起来,在县城里也有了影响,回到村,这些年的努力就半途而废了。更何况这时候回村接手这个乱摊子,确实不好干。回村上干的念头他只是想一想,也就放下了。
村支书来谈不通,因为钱学余说得有道理——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在外务工,也是帮助村里人致富,钱学余不一定非得当村主任。于是,乡里的领导来找钱学余谈,毕竟他在外边闯荡了这么多年,懂市场经济,有新的经营理念,乡领导很希望他能回村里,带着大家共同探索发展的路子。
既然没答应村支书,钱学余同样也没答应乡领导。村民们坐不住了。村里的长辈们轮流和钱学余唠,一些村民也到他家里,希望他回村任职,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看着大家这么殷切地期盼着他,盼着他改变村里贫穷落后面貌,盼着他带着全村人脱贫致富,钱学余的心里多少有些活络了,答应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再说。
回家一商量,家人和亲戚都炸了锅,都反对他回村里任职,他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干工程好赖不济,一年也收入个四五万,当村官受累不讨好不说,还得罪人,跟你干的老百姓也没地方打工了,咱不能丢了西瓜去捡芝麻。”
本来性格很果断的钱学余,此时却犹豫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把他从小养大。他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村里四周环山,土质瘠薄,村里人都是靠天吃饭,即使是包产到户了,也只是勉强混个温饱。
小时候,钱学余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生产队工分日值低,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他靠打短工,为自己挣点儿零钱,好买衣服、交学费。贫穷落后的环境,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从很小的时候就激发了他与命运抗争、改变贫穷的想法。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他拼命干一年,挣了5000多个工分,却只拿回100多块钱。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进城打工。从在县城工程队当力工开始,凭着埋头苦干的劲头,很快学成六级瓦工,当上班组长、工程队长,在业余时间,他刻苦钻研建筑方面的各种业务,最后凭自己的努力,带起了70多人的建筑队,开始承包工程建楼房,成了当时让人们眼热的“万元户”,被看作是村子里的“能人”。个人事业发展算得上是春风得意,一帆风顺。
说实在的,让谁抛下刚刚风生水起的个人事业,带着一个落后集体去打拼,谁都会望而却步。
正当钱学余打定主意、准备在建筑市场上大干一把的时候,岳父把他找到了自己家。岳父家和他是邻村,村里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老人家没有吱声,他在冷眼观察。他看得出女婿的心在纠结,也在权衡着利弊。
毕竟是多年的老党员,岳父看到了当时一直处在贫穷、落后状态的小平房村,他也很着急,既然这么多人都看好他的女婿,他也相信女婿能改变这个村,他要做女婿的定盘星。腊月里,趁着女儿女婿回家,岳父语重心长地对女婿说:“学余啊,你在外边跑了这么多年,钱也没少挣,够花就行了,回来吧,村里的人都指望着你呢。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活在这个村里,就得为家乡人做点事情。一人富了不算富,让全村人都富裕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才是你真正的本事。”
岳父的一番话,让钱学余茅塞顿开,他不再犹豫,决定舍小家顾大家。既然从小就在心里滋长着改变家乡的梦想抱负,岳父的话也恰恰说出了他心底的愿望,那么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理想谱写在小平房村呢?他不再考虑亲友们的反对,也说服了村里那些跟随他干工程的人,让大家和他一块儿回村,追求共同的富裕。
没过几天,钱学余就义无反顾地到村里任职,因为换届的日子没到,暂时先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他不在乎名分,干的是实事。
下定决心容易,真的干起来,却难上加难,理想与现实有着天壤之别。
那时候,村民戏称村干部为“三要干部”,即要钱要粮要命。“钱”是农业税、特产税,还有三项提留款,平均每人每年70元。粮是交公粮,任务得完成。“命”是计划生育,谁家想超生,怀上了孩子,必须给“追”回来。交公粮和计划生育是国策,大家都懂,工作虽难,还说得通。最困难的是要“粮”,大多数人对此有意见,就是不交,还有一小部分人是因为家里穷,交不起。那时“交皇粮国税”是硬指标,政策与这些年国家反哺农业恰恰相反。那时候的小平房村拥有6个村民组、456户,钱学余包了3个村民组、223户,晚上一家一家地走,有的人家几年没交了,一下子就交一两千元,舍不得。可想想自己的儿子,或者是亲人跟着钱学余干工程,没少赚钱,不好驳他的面子,也不再做钉子户。实在太穷、交不起的,钱学余就自己拿钱给垫上,啥时有啥时还,没有就算了。
钱是收上来了,任务也完成了,也不再拖乡里的后腿,可钱学余心里难受啊,他的理想是给村民发钱,而不是天天向村民要钱,村干部应该带着村民去赚钱,让每一户人家不再为吃穿用发愁,这才是当干部的本分。
春节到了,村干部大眼瞪小眼都看着钱学余,村里没有一分钱收入,工资还是开不上。怎么办?没办法,收上来的钱要上缴,不能留下发工资。无工不富,钱学余把眼光投向未来,研究发展工业。村支书与钱学余决定召开村班子会商量一下。大家坐在村委会里的土炕上,你一言我一语地研究,定下来先恢复原来乡里下马的砖厂。
可钱学余回村办实业的第一脚没有踢开,投资找不到,贷款办不下来,砖的销路也不看好,第一仗没打响就偃旗息鼓了。
有人劝他,别折腾了,多少个村办企业都黄了,还是现实点儿,辞掉村官,干咱们的工程吧。钱学余是个有闷主意的人,没有人能动摇他办实业的念头。砖厂不行,就改成开发铁矿资源。
村里当时就有几个村民在私挖乱采矿石,属于危险作业,不仅开采量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大。
尽管如此,矿石是采出来了,可是没人要,堆在那里,变不成钱。钱学余通过关系疏通了喀左的一家选矿厂,硬是帮着把矿石送了进去。矿石销路问题是解决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送矿石的老百姓向钱学余反映说:“铁选厂不仅压低矿石品位,还不按时给钱。”这样的事情让钱学余听起来很是恼火,他通过和村班子商量,与开采矿石的村民沟通,决定由村出面与铁选厂协商此事,这一决定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成,村民们也都答应到时候给村里提取一定的管理费。由于钱学余的干涉,铁选厂不仅提高了矿石的品位和价格,还及时交付了矿石款,一年下来,村里也从中获得了两万多元的收益。
小平房村总算有了收入,年终村干部总算开了工资,剩下的钱,把村部的6间房收拾一下,烟熏火燎的黑墙刷白了,钉着塑料布的门窗换成玻璃的,置办了几套新的办公桌,把村支部和村委员会的大牌子挂出去。村部得像个村部的样儿,别像个破烂家。这次换届选举,钱学余满票当选了村主任。
第二年,也就是1992年底,管理费的收入更是翻了一番,村里有了四万多元的积累。到了第三年,钱学余就又在合计了,矿石是咱们的,让别人选铁精粉,大头还不是让人家赚了去?我们有资源,凭什么不自己干?
然而,投资铁选厂,光设备的钱就得100多万,村里的钱就那么万分之几,简直是骑毛驴惦记着开飞机。村干部说,见好就收吧,别不知足了。就连乡领导都说,这不是胡闹吗?几乎没有几个人支持他,阻力是空前的。
村里连开了几次会,钱学余动员大家投资,利息都抬到3分了,一年下来,一万块钱光利息就是3600元啊,可没人动心,会白开了。不仅没筹到钱,甚至有的人私底下还议论说:刚过起来的日子,现在又要瞎弄,以后还指不定要给咱们拉多少饥荒呢。就在这关键的时候,钱学余的妻子挺身而出,把家里的积累全拿出来了,还向亲友借了许多钱。如果铁选厂不成功,钱学余不但会一贫如洗、负债累累,更会受到老百姓的谴责,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诚心打动了身边的人,其他村干部也把家里的积累拿出来,终于凑足了50多万元。可是这些钱对于100多万的设备款来说还是不够,钱学余就找到厂家,和人家软磨硬泡,钱学余全心全意为了老百姓的赤诚情怀打动了设备厂家的领导,他们破天荒地把设备赊给了他。
选厂正式投产的一个月就生产了800吨铁精矿,实现产值10多万元,第二年生产铁精粉8000多吨,选矿厂轻装上阵,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村里第一次真正地有了钱,还减免了全村人上缴的部分税款和统筹提留款。用村里人的话来说,小平房村一步登天了。
1995年,钱学余又接任了村支部书记。
二、不愿姓“私”愿姓“公”
1999年,企业改制成了热词,上级要求,无论国企、乡企还是村企,一律改制成私企。
对于一刀切的改制办法,钱学余有自己的看法,他承认这些运转多年的企业,在管理模式、用人体制、资源配给等方面积弊太多,造成严重的人为亏损,不改不行。可小平房的矿山企业“五统一分”的管理办法,真正地使资源达到了有序开发、合理利用,运营成本最低,效益也是最好。尽管当时大多数铁矿效益不好,小平房的矿山和选厂却是例外,如日中天。
钱学余想不通,我们干得好好的,市里县里和镇里(那年万寿乡改为镇)为什么非得要改制?回答他的是,上边的精神,想不通也得做。
没有别的办法,钱学余只能实施拖延战术,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不管风头怎么硬,坚持集体经济的方向不能变,小平房的矿山与选矿厂不能改姓,必须姓“公”。
谁都知道小平房的矿山企业有模有样,谁不想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夜暴富,钱学余的拖延战术并没有挡住那些觊觎的眼睛。
守护着矿山的钱学余像一只困豹与一群秃鹫周旋与斗争着,用了四五年的时间,闯过了四道难关,每一道难关几乎都是殊死搏斗。好在有村民的支持,更有相关领导的支撑,他一道关一道关地熬了过来。
第一道关,那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按照改制的惯例,法人优先,优先到了几乎可以半给半送的地步。假如改制改到了钱学余的手里,大家也都能理解,毕竟铁矿选厂都是白手起家,启动资金钱学余拿出了一半,付出的心血也是最多,人家是功臣。
如果给钱学余一百万、二百万的利益,他可以不动心,他不缺这些钱。但是毕竟钱学余也是人,不是神仙,说全然不动心是假话。可是资源是全村人的财富、全村人的资产,他若据为己有,怎么抬头见乡亲?怎样活在村里?钱不常花人常在,不能认钱不认人。他提醒自己,踏实做人,即使没有陷阱,也不去想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有许多亲朋好友一个劲儿地怂恿他,按照上边定下的价儿把矿山选厂买下来。钱学余没有动摇,他打败了自己的私心,抵制住了诱惑,闯过了第一道关。
第二道关,就有些艰难了,那就是上级领导的关。有的领导和他商量,把小平房的矿山企业卖给某某;有的领导跟他吹风,说卖给某某人给的价更高。
这些领导,都是些得罪不起的人,也是名正言顺地执行上级的精神,面对着压力,钱学余始终不动声色。有的他耐心解释,说出不卖企业的理由;有的他据理力争,直言谁能想一想老百姓的利益?有的,他只能消极抵抗。要知道,每一次抵抗,都会伤害领导的自尊心,都是向权威的挑战,随时会因此与领导的关系弄僵,甚至可以免掉他村支书的职务,换个听话的人。他没有选择明哲保身。
钱学余勇敢地顶住了压力,除了遇到了理解他的领导和自己的公正无私,他身后还站着1600多名村民,他有这个自信。
第三道关,就是社会关。如何应对社会上的人,乃至地痞、流氓和混混儿。那些发了财的、手里有些钱的社会各阶层人士纷纷来找钱学余,劝钱学余不要死心眼,高价买你村的产矿权和铁选厂,“只要你同意,绝少不了你的好处”。钱学余笑着回答他们:“好处再多,也没有改制给我的多,我自己都没那个想法,你就别惦记了。”
大家一听,也是那么一回事儿,人家钱学余都没动心,你想买,那不是白日做梦吗?可还有不甘心的人,在背后策划一股股暗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社会人不好使,地痞流氓小混混冲了上来,他们三番五次地找钱学余的麻烦。
一大帮剃着光头的人闯进了钱学余的家,这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人,对钱学余是软硬兼施,张牙舞爪地要和钱学余“谈谈”,言外之意,不把矿舍出去,就要了你的命。钱学余拿出了他的沉稳劲头,坐在沙发上,稳如泰山,一字一板地说:“小平房村的矿产资源是属于全村百姓的,你们休想在我这拿到一分一毫的好处!”
惯用的伎俩没好使,那些人真的遇到了“茬子”,一个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的人,死亡的威胁,对他而言毫无用处。
到底是邪不压正,几轮较量过后,小混混们服了。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有个几番纠缠目的没达到的人,用极端的方式,对钱学余泄愤。那是腊月二十九的晚上,第二天就要过年了。钱学余隐隐约约地有一种预感,得罪了这么多人,有人放言不让你过好年,不完全都是威胁和恐吓,也有可能有人要玩真的。夜半时分,担心变成了事实。一声剧烈的爆炸骤然响起,家里四间房子的玻璃瞬间全部粉碎,满屋子玻璃碎片。那时,钱学余夫妇还没有睡,在后屋准备过年的东西,儿子躺在被窝里,厚厚的棉被隔住了尖锐的玻璃片,他们没有受伤。
钱学余追出去一看,家里的大门楼已经被炸塌,大铁门七扭八歪。
警察迅速来到了现场,认定有人在门楼下塞进了炸药包。
寒风中,妻子和孩子吓得瑟瑟发抖。乡亲们闻听爆炸之声,都赶过来慰问他们,一百多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冒着刺骨的寒风清理现场,帮助他们收拾被炸坏的家。等到大年三十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家里的窗玻璃重新装满了,大门楼重新砌上了,铁大门也重新焊好了,红对联贴上了,红灯笼挂上了。钱学余家依旧是喜气洋洋,一片过年的气氛,好像昨夜什么都没发生过。
十几年过去了,钱学余还在感谢乡亲们,那股亲情,温暖他一生,他觉得,对老百姓好,才是最值的。如果被吓住了,啥也干不了了。他向村民郑重承诺,不管别处咋租咋卖,小平房村就是认准了资源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这些困难和威胁,他都不怕,他最难把的还是最后一道关,亲情关。
钱学余最警惕的是亲情,他总结一些领导干部出现的问题,就是过不去亲情关。很多腐败问题是亲戚造成的。
看到了铁精矿的价格日日攀升,坐不稳屁股的是钱学余的亲人。他们总想绑架亲情,趁钱学余说得算,别亏待了自己的小家。可以说,钱学余和他的姐姐手足情深,小时候吃不饱饭,他常常到出嫁的姐姐家混饭吃,也把姐姐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姐姐受人之托,求钱学余,要卖给矿山一批材料。钱学余很清楚,姐姐肯定能在里边吃回扣。又不是大事情,只要钱学余大笔一挥,这笔生意就成了。可是,就是这小小不言的事情,钱学余偏偏不肯答应。企业的管理有着自身的运转规律,材料从哪里买,哪怕是根铁钉,都得经过市场论证,性价比要最好的。如果帮姐姐办成了这件事儿,那就破坏了规矩。
他劝姐姐,如果缺钱,弟弟给,不缺,这事儿就别管了。
可是姐姐已经答应了别人,觉得这点小事应该没问题,但是弟弟却这么不给面子,她也觉得没脸见朋友,气得直骂钱学余忘恩负义。
就这样,小平房村集体经济越做越大。2005年又建成了北山铁选厂,当年实现产值4200万元,利税1850万元。
三、不恋职位恋村民
最波澜不惊的是钱学余的第三次选择,也可以说是最不像选择的选择,但也是钱学余付出心血最多的选择。
按照相关政策,优秀的村支书可以转为公务员。2005年钱学余当选了万寿镇党委副书记。村里人慌了神,公务员是国家工作人员,钱书记当了公务员,就是国家的人了,不会留村里了。
各种传闻不胫而走,开始的时候,钱学余只当耳旁风。可公务员的事儿不是捕风捉影,村民们担心他走,心神不定那是理所当然。钱学余想给村民们吃个定心丸,他找到相关领导,高低不当公务员,不改变农民的身份。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的根深深地扎在小平房,血脉与村民融在了一起,公务员是国家的人,一纸调令,说走就走,离开了这片土地,就会水土不服。
相关领导解除了他的疑虑,说转成公务员只是一种待遇,国家给工资,是想鼓励优秀村干部在基层干得更好。钱学余放心了,没人要把他从自己热恋的家乡拔走,他又开始规划小平房的未来,他要把小平房变成人间仙境,盛世桃园。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这句话在今天,依然适用。中国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和农业。从传统乡村到现代乡村的转变,让农民脱胎换骨地转变,钱学余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小平房发展模式。
钱学余深深地知道,美好的心灵源自于美好环境。他用发展的眼光,改变了小平房村的自然环境。
20世纪90年代初,小平房和许多乡村一样脏乱差,道路两旁垃圾堆、猪圈、粪坑随处可见。刚刚上任的钱学余已经在心里绘制好了蓝图,要从源头上治理这一切。脏乱差的根源在于垃圾、柴草、粪便没有个去处,村民的传统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十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抓卫生、改环境,让农民活得有尊严的新村建设开始了。村里有了钱,钱就得用在村民身上。钱学余多年的工程队经历派上了用场。小平房开始建设村民新区,新区建起了一幢幢连体别墅,还配套修建了自来水泵房、供暖锅炉房、秸秆气化站等基础工程,彻底解决了农民烧柴取暖做饭上旱厕所等问题。
然而,农民的传统习惯十分顽固,建成的别墅,最初的价格是600块钱一平方米,连建筑成本还不到。可是,村民却不愿意买,就是迷恋热炕头,村干部们不得不一户一户地劝村民上楼,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生活。还让一些在外边闯荡过的年轻人劝自己的父母,大讲住楼房的好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动员上来了八十多户,第一批别墅建成的时候,还是空闲了好几户,只好便宜了来自建平县城里的人。部分村民在装修别墅的时候,悄悄地在一楼搭起了火炕。后来证明,土炕成了摆设,只能夏天住一住,图个凉快。
等到大家看明白了住楼房的好处时,第二批建起的别墅,村外的人就甭想进来了。四五年过去了,有465户村民住进了小洋楼,最大的面积30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200平方米。
新村建好了,休闲广场、娱乐中心、健身场馆、读书场所应有尽有。管理马上跟进,垃圾有人收,花园有人种,不文明的行为有人制止。慢慢地,讲卫生、知礼貌、懂规矩、守诚信成了村里人新的行为养成。
采矿废弃的毛石,选矿剩下的尾矿,历来是矿山最头痛的问题。钱学余就有这个本事,只要有土的地方,他都能盘活。当然,尾矿砂也不例外,他把它们当成了宝贝,特意成立一个运输队,把毛石砌在山里的沟沟岔岔,再填充进尾矿砂,施上农家肥,轧沟造地,修建了一道道高标准的果树梯田。
一举两得,就是用这种方法,小平房村多造出了1500亩耕地。村里通过“反租倒包”方式,以每亩地每年3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租回山坡上的耕地。之后,投资570万,打水井,建蓄水池,铺设滴灌水管,还从沈阳农业大学、营口等地雇来全省最优秀的食品专家和果树专家,建起了4000亩集中连片的南果梨生产基地。果园里,还有一道观光长廊,不仅可以享受花果山的美景,还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村南的一大片山,再也找不到沟了,全是梯田。
单从投资回报上来看,南果梨基地前五六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村里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算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账,小平房村却是功在千秋。村民们不仅可以在矿山就业,也可以在果园上班,当农业工人。
南果梨开始产果了,有些村民看到即将来到的丰厚回报,不想被人“管”,愿意当“美猴王”,没关系,从集中果园中辟出几块区域,实行统一管理,分散承包。最多的承包了150亩,最少的承包了30亩,等挣到了钱之后,再交管理费。管理方式的双向选择,既提高了生产经营的自由度,也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小平房村属于半干旱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改良后的土壤又特别适宜南果梨的生长,成熟后的南果梨酸甜适口,汁丰味浓,特别受人喜欢。2014年辽西大旱,水果全面歉收,而集约化管理的小平房南果梨基地却是大丰收,全村收获南果梨300万斤。
按通常的思维,这么高的产量,南果梨一定滞销,钱学余早就考虑好了这些问题,南果梨盛果期可达到50至70年,4000亩南果梨全面进入盛产期,产量这么大,必须先解决储存和深加工问题,他事先建起了四座超大的冷库,还有南果梨深加工厂,解决了南果梨长期保鲜、保存以及一些低等果的销路问题。
冷库里,村民储藏水果,村里只收电费和少量的管理费。钱学余算的不是投资回报的账,而是村民收入的账。
除了南果梨基地,村里还有2000亩无公害小杂粮基地,320亩无公害裸地蔬菜和保护地、花卉大棚基地,还有几座自然散养的鸡场。这些都是村里统一投资,廉价租给村民,从规划、品种、技术、供应到最后的收购“五个统一”,生产经营全部实现“订单农业”,从根源上解决了农产品的品质问题。
至此,一种全新的产业经营模式在小平房村宣告形成——以工业经济形成的强大实力做后盾,用工业反哺农业,让村民从中获取了四次长久利益:一是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而从事其他创收;二是连续获得高效种植业收益的土地租金,旱涝保收17年;三是承包果园或特色农业设施的农户,能直接获取十分稳定的经济收益;四是待这些集约经营的土地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和发展后劲,再以分果树等灵活形式“还给”村民,让子子孙孙都享受利益,小平房村民过上了有保障的富裕生活。这就是小平房村独具的特点,赵本山在小品中表演的做梦一夜中了180万,小平房村却把它变成了现实。
如今,小平房村可以叫成小楼房村了,他们走出了一条新的农村城镇化道路,不改变农业的根本属性,不改变农村的风土人情,不改变传统的亲情与邻里关系,改变的只是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在普通百姓眼里,钱学余应该是功成名就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八大代表。可是,他依然低调如旧,村里所有事情的最后决策,都由村民代表表决,村规民约管的是全村的人,包括钱学余本人,也必须遵守。村里的管理模式是决策充分民主,管理高度透明,行动集中迅速。比如,村里包括所有企业的财务支出,即使花出一分钱,也要经过五个人的审批,通报给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比如,别墅建得面积大,有村民代表提出有的家庭就剩下老两口,不想住大房子。建议合理,马上就改,村里再设计的别墅大小面积都有,供大家自主选择。比如,钱学余看着流经村里牦牛河边上的那片河滩地空闲着,心疼,想改造成麦田或者是蔬菜田,84名村民代表,就有1名代表不同意,说气候不适合,咱们又没有种小麦的经验,一票否决。
十年前,上级决定小平房村与镇里最穷困的石灰窑子和愁水坑三个村合并。石灰窑子是穷得连电费都交不起的村子,硬是让相关部门把电掐了,靠点蜡烛过夜,进村的路在河滩里,自行车都不能骑。和石灰窑子相邻的愁水坑,村名就告诉了别人,喝水都成问题。三个村子合并,小平房村得背负多大的负担?村民代表讨论,多数人不同意。
钱学余看到的不是石灰窑子和愁水坑的穷困,那种穷困小平房村也曾经历过,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小平房村的土地就这么多,再发展下去,就没有了空间,那两个穷困村地广人稀,正是小平房最缺少的资源,三村合并,优势互补。
正是钱学余宽广的胸襟和未来的眼光,说服了村民代表。
从此,小平房村扩充到了881户、3167口人,村党支部也改成为村党委,下辖8个支部。
并村之后,村里的人口翻了一番,后来,钱学余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搞土地“反租倒包”,之所以大刀阔斧地抓土地集约化,搞设施农业、原生态农业,都是这些石灰窑子的土地赠送给他的空间。当然,石灰窑子也从中大获收益,路修好了,电通了,四五百名劳动力在村里就业,进不去的野山沟被改造成了天秀山森林公园,路边的人家都被改造成了农家乐饭庄,绿色食物吸引着县城里的人们。村子成了建平县的后花园,新兴的乡村旅游业成了村子的另一经济增长点,每年吸引游客20万人。
如果有人找风景如画的村庄,小平房就是不错的选择,一路走过去,一路的风景,村里是花园,村上是果园,进入村子的深处,是公园。你呼吸的是不用过滤的净空气,喝到的自来水是矿泉水。再看这里的人们,老人们怡然自得,孩子们笑声爽朗,青壮年在自己喜爱的岗位上愉快地劳动。
有人问,小平房村有穷人没有?没有。这里生老病死都有人管,家有一辆轿车,几十万的存款,平平常常。有人问,小平房村有富人没有?回答也是没有。最有钱的人也就是几百万。除了特殊懒的人家,村里的收入没有太大的差距。小平房村的一切,是有限的共产主义,过年村里发米面油,上学养老有补贴,人人都享受养老和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