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为中国说话
2015-12-09陈楚汉
笃 行 ·知行有道·
张维为:为中国说话
极度自信的代言人
2014年6月6日,牛津大学辩论社,两张旋转皮椅立于这个全球著名的辩论殿堂中心,在聚光灯与掌声中,来自中国的张维为先生快步入场,优雅落座。半岛电视台“Head to Head”节目主持人、政论作家马赫迪·哈桑坐在另一张皮椅上。他们周围环坐着200多位来自全球的听众。
对话一开场就剑拔弩张,哈桑引用张的观点提问:“你说自由民主是灾难性的错误,只是就中国而言,还是针对全世界?”
张维为答:不仅是中国,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一旦采用西方政治制度,其下场也都无不悲惨。
“如果西方模式不能运用到非西方国家,那中国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什么经验呢?”提问环节,一位听众问张维为。“如果你们认为我们的模式好,你可以跟我们学;如果你们觉得不好,我们无所谓。”张维为答道。
“嗤”,哈桑哼了一声,台下的听众都笑了。
过去两三年里,这样的公开辩论,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在海内外经历了很多场。他是“海归”学者中的中国模式的坚定捍卫者,也是本土派学者中始终主动出击的一位。
今年3月,一部视频短片《中国信心》让很多普通网民认识了张维为,在片中,张笑容满面,为台下的上海市民,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如何超越西方,“中国人,你要自信”。这部充满正能量的视频,在多家视频网站上获得海量点击,仅优酷网就有225万以上的浏览量。
在半岛电视台的辩论现场,当哈桑提及“文革”和“大跃进”时,一直保持风度的张维为开始屡屡打断对方提问,以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排华法案》反唇相讥。最后,哈桑不得不放弃这一话题,转向提问嘉宾。商学教授、华裔小说家梁玮说起《中国超越》的读后感:“他重新定义民主,重新定义人权,重新定义了一切。”
“啪!”张维为打了个响指,“非常正确,她理解我了。”
给领导人做翻译
家庭是张维为第一次接触政治的窗口。父亲是中科院华东分院(后上海科学院)的机关干部,家中得以读到当时仅供内部参阅的《参考消息》。从十四五岁起,他开始对国际政治和政治新闻产生兴趣。一家人住在徐汇区,这个区被上海人称为“上只角”,建筑精美,街道整洁,原先是法租界,建国后,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和老上海文化人取代了买办和洋人聚居于此。
延续到今天,张维为也是个典型的上海人,他喜爱收集各国古董和民国时期老上海的家具,专门有一间屋子作为收藏室。而在他俯瞰浦东世纪花园的家里,一大面墙上摆着非洲雕塑、老式手摇电话和流落海外又被他重新购回的中国文物,客厅地上也散落着青铜器。
“文革”开始时,张维为还在读小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一刻钟的路,经常遇到挑衅,也打过架。他很多邻居是科学家,都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关进牛棚,扫厕所,天天写检查。很多朋友一夜之间反目,互相贴大字报、揭发对方。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带给他一种对乱世的恐惧感。
相比于哥哥姐姐,“文革”带给张维为本人的直接伤害并不大。“文革”初期,他的姐姐写血书坚决要求去黑龙江下乡,结果生活太艰苦,吃不消,又想往回调。他的哥哥在清华读书,清华里两派武斗,犹如内战。根据上海市的政策,作为家
里最小的孩子,张维为幸运地躲过了上山下乡,被分配到上海市艺术品雕刻厂做了3年艺徒。在厂里,他参加了学鲁迅读书小组,也读完了马列全集。
“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他考入复旦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外交部翻译室。1983年到1988年期间,张维为曾给邓小平、李鹏、李先念、乔石等人做翻译,参与接待外国来访政要。从中国最底层跃起,张维为一下子摸到了中国权力结构的穹顶。
1988年,31岁的张维为辞去外交部口译的工作,前往日内瓦联合国总部,随后就在当地读博,此后24年都定居瑞士和法国。他确信邓小平的判断是对的,即使要民主化,也一定要因地制宜。
久居欧洲,张维为从未想过像自己很多同学那样加入外国籍。“我就从来没有犹豫过,因为我觉得瑞士国家太小了……(中国)文化是一个高级文化。”他笑着说。
习近平推荐他的书
2013年12月,张维为回国,创立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宣布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中国模式命名的研究机构”,宗旨是推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原创性研究。
在张维为家客厅沙发旁的桌子上,从左到右分别摆着毛泽东全身塑像,他本人与邓小平的合影,以及他自己的书《中国震撼》。客厅墙上,习近平向世行行长佐利克推荐《中国震撼》的网页被打印成照片,装入相框挂了起来。这本书与《中国触动》和《中国超越》并称“中国三部曲”,使他成为中国最畅销的社科书籍作家,3部书共卖了150万册。坐在自家的沙发上,张维为坦言自己偏爱这些风格稳重的强势领导人,称之为“政治定力”。
“接地气、正能量”
2011年4月23日,江南大学报告厅,张维为给400多名大学生作“中国模式”的演讲。讲完,他请听众提问,“越尖锐越好”——这被他自称为每次公开演讲都必说的“套话”。
提问环节,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问:这两年修路和经济发展,破坏了农村的环境。张老师,你在国外生活很多年,你生活得很好,但我对中国很失望。
张维为首先承认问题存在,然后话锋一转,“但是至少有一点,你今天可以在这个课堂我们来交流这个问题,就说明中国现在社会是开放的”。
公共平台上的张维为,非常懂得与受众沟通。很多接触过他的人认为他风度翩翩,仪态儒雅;生活中,张维为文质彬彬、有礼有节甚至带有些许孩子气。
被习近平推荐后,《中国震撼》热销,擅长做畅销书营销推广的出版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顺势请张维为在各地市民讲坛和图书馆作了20多场演讲。蔡欣是《中国震撼》的责编,做了10年编辑,她经常陪一些重要作家做活动,养成了帮忙拎包的习惯。但除非被众人围着要签名腾不开手,张维为总会拒绝让蔡欣拎包。“很有修养的人,就像外国的男人,很绅士的。”蔡欣说。
每到一处,张维为最爱去当地的开发新区和历史古迹看看。他会在企业和工厂里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会主动找出租车司机、广场舞大妈、建筑工人聊天,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对政府满意与否。
“中国三部曲”畅销后,上海人金仲伟决定摘取3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拍摄一部短视频,他与张相识多年,目前是观察者网总裁。上海电视台纪录频道的专业团队全程拍摄,并参照目前风行全球的TED风格,制作成一部颇具纪录片色彩的短片,冠以《中国信心》的标题发布。
该视频当天点击量就超过130万,很多微信公号甚至换上“在西方被禁视频”、“CNN都不敢播的视频”等标题转载。摄制团队做了收视统计,视频下的评论95%都是支持的,远超预期。
“这个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而且没有做任何手脚。”张维为说,“南方系式微跟这个有关系,人家需要正能量的东西,你天天在讨论宪制,老百姓根本不关心。”
张树春是在《中国信心》视频里出镜的一名出租司机。见张维为之前,他对市面上的专家、学者很反感。这位上海市劳模发现这些人在电视上什么话题都谈,有些熟面孔的学者坐自己的车,冷漠倨傲。但张树春觉得张教授不一样。在正式录制那天,张维为一上车,就对他说了声“你好”,然后和他拉家常,完全没有学者的架子。送到后,张树春自愿放下当天的活儿,去听张的演讲。
(摘自《人物》2015年第6期陈楚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