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的网络公开课(下)
2015-12-09徐欧露
笃 行 ·创新探索·
李克强的网络公开课(下)
2013年年底,中国经济有回暖的迹象,全年GDP增速达到7.7%。但是到了2014年的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是7.4%。中国确实有一季度发展速度偏低的问题,但作为中国经济的掌舵者,他需要再次在公开平台上打消大家的疑虑。
“去年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当年的预期目标。这个办法,应该说是有效的。”李克强在2014年6月两院院士的“公开课”上强调。
“这实际上是一个小幅波动,是在我们合理区间之内的一个波动,这种波动,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出现还加上我们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不断暴露的时候,这种情况可能要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还是要坚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合理区间”的概念,李克强在2013年的公开课上就已强调多次。“我们不追求高速度,更不片面追求GDP,但是合理的增长速度是需要的,所以我们就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实际上是要引导社会预期。”他用几组数据说明了“合理区间”如何确定。
“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已从原来的高速进入到了中高速阶段。我认为,7.5%左右,或者7%以上就是中高速。所谓‘中’是和我们过去比较,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仍然是高速。”李克强在公开课上说,根据测算,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均增长速度只要7%就够了。
就业问题是根本,他依然用数据说话,“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
经济下行后几年的GDP增速范围被完整呈现,“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7%,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下限为7.5%,而7.2%则是为保就业而定的。
上限由物价水平确定,“物价上涨不能超过3.5%左右,因为老百姓要过日子,而在我国物价统计方法中,33%即三分之一权重是食品。”
此后两年,中国经济如外界预测的那样,从一路狂奔变成了小步快走。2 0 1 4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定在7.4%左右,2015年则是7%。李克强两年前的预测调低了大家的期待,民众不会过于吃惊和恐慌。
看完公开课的网友留言,“公开让老百姓知道我们的政府是怎么想的,知道了更多政府的真实意图”。
除了GDP和经济下行,李克强还提到了大气污染、婴儿奶粉、稳定物价、涨工资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并用最平实的语言和例子给出了答案。在给基层代表的70分钟演讲里,他起码讲了四个故事,用了数个比喻:
他用“骑自行车”比喻“稳增长”政策:“你要是停着不动,没准儿就会摔下来,所以还要动,要稳中求进。”用“柴薪”比喻财政货币政策:“如果我们多发赤字,那就像古人讲的‘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还用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遭遇,来说明政府向市场放权的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百精把李克强政府归为“回应型政府”:“以前通过大众媒体的官方对话,只说政府想说的。公开课实现了官方议程和民间议程的相遇,我觉得是一种进步。”
此前,政府呈现的公开报告往往是正面向上的成就性展示,但互联网带来了一个透明的社会结构,人们期待看到成就,也期待看到正面对的困境。
“必须强调,我们未来前进
路上还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像财政、金融的风险,还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加剧,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经济发展面临后起国家追赶和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上占优势‘两面夹击’压力,等等。”
“说句实在话,压力是不小的。经济往下掉,滑出这个区间怎么办?”李克强向两院院士坦言,经济下行“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此外,中国的服务业和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社会保障方面“还是有问题的”,我国在养老健康服务业方面也“相对短缺”。“据了解,在一些特大城市,要进公立养老院,如果今年50岁开始排队,要排上30年,甚至40年,那就得至少等到80多岁了,这说明养老服务供给很不够。”他说。
李克强没有丝毫回避外媒对中国的质疑,在提到2013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的数据时,他做了“真实数字”的保证:
“今天我看外电,外电就在分析了,中国这经济数据看起来不错啊,是不是政府修改后才公布的?我就想起来我出访临走的时候,碰到一个记者,上来就追问我,请问一下,你对中国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怎么看?我明确告诉他,中国的经济数据,特别是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是中国统计部门依法公布的,请你们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年指标。”
“尽管我不懂经济,但是听了总理的报告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国家的经济现状和困难。了解了这些困难,不但没有失去信心,反而增强了信心。”一位出席大会的物理学院士告诉记者。
“以总理的身份进行信息公开具有一种仪式性的效果”,胡百精认为,“因为他的关键角色,重要地位,实际上扮演的是如何描绘,如何理解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运行图景的一个角色。是一个给全民注入信心、信任的仪式。”
这两个多小时的“仪式”,和《新闻联播》里配音为主、偶尔出现一两句同期声的效果不同——这位国务院总理与电视机或电脑前的每一个人面对面地谈论着他的这份工作,这份可能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工作。
(摘自《博客天下》2015年第20期 徐欧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