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及手段的应用
2015-12-09步方方
摘要:技校语文课堂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由于面对的学生的特殊性,要求它必须注重课堂内容的有效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内容;手段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48-01
技校生的学情比较复杂,这与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经历关系密切。首先,技校生很多是在一般性的初高中因为学习成绩太差不想读了才走进技校学学习的,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读完直接辍学后重新走进校园,换句话说他们很多是“没地方去了”或者“被逼着”来到技校学习的。这样的状况导致技校生的语文基础水平整体较差,这体现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习作中错别字、病句、格式、前后矛盾等问题频见,笔者在一次语文课堂讲到诗歌,提问学生“这首诗的韵脚是什么?”,一位学生就接口道“老师,什么是韵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此外,很多技校生的家庭情况也很特殊,比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留守少年等,他们或是缺失父母关爱,或是误解了父母的关爱,所以表现出青春期的叛逆性,对事事漠不关心,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这些特殊的原因使这些孩子被贴上了无可救药的“坏孩子”的标签。
面对这样特殊而复杂的学生,语文课堂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自然也必须迎合他们的心理,学生叛逆,矫枉过正,用语言及文学的力量感化和打动他们,使他们受到文学的洗礼及美的熏陶。
一、巧设导入环节,触及学生心灵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笔者根据文章诠释的主题,巧妙导入环节,触及学生心灵。以《合欢树》教学为例,文章诠释的是“亲情”,最能感化学生,在导入环节的设置上笔者没有以名人名事导入,或是从书本里了解的事例导入,而是以自己在外读书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真实事情导入,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告诉学生家不只是遇到困难挫折时的“避风港”,也不只是没钱时的“提款机”,它更是我们迷茫时、苦闷时、焦虑时的照明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家都在我们身后,只要转身,我们就看得到,这样的方式一下就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能很快的跟着课堂走,而在结束时,同样以自己的做法告诉学生要多和父母沟通,课后反思笔者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内心善良单纯,只是缺少长辈及师者的关注及引导。
二、探究学生心理,对症下药
技校生年龄一般在14--18之间,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感兴趣,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容易受到影响,而网络等各种铺天盖地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它们能比教师更快的接受一些信息,课堂上语文教师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点也会使课堂别具一格。在讲《口语交际·演讲》时,笔者选用了《超级演说家》的一些小视频进行讲解分析,视频的演讲内容都是近一段时期内网络上的一些热门话题或事件,演讲的方式也不是常见的从开头讲到结尾的很严肃的传统刻板的方式,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看完后结合所讲内容让学生进行分析,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课堂氛围积极踊跃。在社会新话题这个领域,技校生涉猎颇丰,若能迎合他们的心理,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一定能避免学生厌学的情绪。
三、引入激励机制,倡导师生平等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因而技校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性的教育课堂。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传承华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地为人处世。技校生正值花季,青春热情、富有朝气、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但同时这一时期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小大人”,对“尊严”看得很重,所以教师应在保持师者的威信同时尽量做到和学生平等相处。因此,当老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继而会去尊重他人。这是学生迈入社会的基础。
比如作业批改中,笔者多用激励性评语,如“老师已经看到了你的努力,以后会在课堂上关注你的”,“不要灰心,努力一点,就会很棒”,“老师认为你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放飞梦想,突破渴望!”。在批评中,要注重掌握批评的艺术。从人的心理需要来讲,人人都容易接收赞扬,但却置批评于千里之外。学生思想不成熟容易犯错,但如果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又及易改正。如果与同学打架了,您可以对他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是愿意多个朋友呢还是愿意多个敌人呢?”如果作业没有完成,您可对他说“老师每天晚上休息之前的最大愿望就是期待第二天能看到你的作业!”作文写得不妥的地方,也可对学生说:“如果把这个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语那就更好了!”如果碰到上课爱说话的学生,可选他为播音员,让他在课堂发言中为大家“播音”。总之,方法只有一种,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多种含蓄的批评引导孩子错误的方法及行为。给学生一份激励,才能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
四、故事驾驭课堂,拯救传统说教
技校生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走神、玩手机、甚至打瞌睡时常发生,大部分技校学生孩子厌倦教师的口若悬河的”长篇大论”,极为反感传统填鸭灌输式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注入快乐因子,让课堂气氛活起来,是为师者不可或缺的“必杀技”。
处在14--18岁的技校生很多时候愿意了解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中多穿插些故事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和作者相关的逸闻趣事。在讲授《天堂与地狱》比邻这篇文章时,介绍成功企业家洛克菲勒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对作者肃然起敬,接下来在阅读作者写给儿子的信时能够更加地虔诚。在讲授《一碗清汤荞麦面》这篇课文时,从母子三人身上直面人生的坎坷和挫折这个主题进行拓展延伸,给大家介绍蒲松龄当时写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的典故。从而深化了主题,强化了学生的认知。
总之,结合技校生的实际情况,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势在必行。